同时明确提出:我们不能搞平均主义,还是要按劳分配,现在有些人把供
给制、公共食堂等同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其实这完全是两回事,社会
主义并不一定要采取供给制。公共食堂这种办法。社会主义要贯彻按劳分
配,就要强调保护消费品个人所有权,这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存在的。对
于穷和富的观念要慢慢改变。劳动好,对国家贡献大,所得报酬就多,生
活就富裕,富是由于劳动好。由于不爱劳动,好吃懒做而生活穷苦,是活
该,是可耻的。《发言》还精辟地谈到当时流行的“共产主义风格”的宣传
问题:共产主义风格,为集体牺牲个人的思想,这些可以宣传,可以用来
要求少数人,先锋队、先进分子,但不能当做制定现行政策的根据。如果
社会主义不能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要,就没有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也就
建设不起来。
关于产生缺点的原因,《发言》同意《记录》说的,主要是由于缺乏经
验。但不能以说到此处为满足,而应该从思想观点、方法和作风上去找原
因,这样才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今后重犯错误。这也是张闻天发言
的主旨所在。关于主观主义和片面性,《发言》专门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
强调主观能动作用是对的,但强调过了头,以致不顾实际可能性,这就成
了主观主义。好大喜功也是好的,但要合乎实际,否则就会弄巧成拙,欲
速不达,好事变坏事。从主观主义进而谈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领导经济
光政治挂帅不行,还要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有的人根本看不起经济规
律,认为只要政治挂帅就行;有的人公然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说是不用算
经济账,只要算政治账。这是不行的。今天总结经验,尤应从经济规律上
进行探讨。
综合平衡的问题,当时也是很有争论的。有的人以“平衡是相对的,不
平衡是绝对的”这一哲学范畴的法则,为大跃进出现的严重失调辩护,甚
至认为就是要冲破平衡,不平衡是好事。《记录》中“综合平衡”一节是我
起草的,内中有四句话:“统筹安排,供需协调,瞻前顾后,合理布局。”
因字数所限,没有展开讲透。《发言》明确地说,经济建设就是要找出相对
平衡,按照相对平衡办事,利用相对平衡制定经济计划,要使之大体是个
平衡的计划。遇到某一个方面被突破,便要做到及时平衡,这就是所谓积
极平衡。还建议在《记录》草稿中加一条“经济核算”:任何产品,都要讲
成本,要算账,这跟“算账派”是两回事。用毛主席的话说,经济工作要
越做越细,就是要精打细算。不算账,社会主义是建立不起来的。有一个
时期,我们的建设有不计成本、破釜沉舟的偏向,说是要算“政治账”,而
“政治账”同“经济账”是统一的,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发言》认为,
我们国家还是一穷二白,资金有限,必须根据节约原则,严格控制资金使
用,最合理地使用每一块钱。因此,毛主席要大家学政治经济学。领导经
济建设,不懂或不熟悉经济规律是不行的。中国经济建设有其特殊性,但
是有关的普遍规律仍然起作用,问题在于两者相结合。政治经济学,不仅
高级干部要学,广大干部也要学。
大跃进时期,不按科学办事的事情太多,报纸上放肆地报道,随便吹牛,
放卫星,越外国,引起很大的混乱,国外影响也不好。庐山会议前夕,在
外交部的务虚会上,张闻天就讲过不要吹,说有些东西我们自己认为是正
确的,但究竟正确与否,还有待实践证明。因此,《发言》强调,必须学习
科学技术知识。许多东西我们缺乏常识。不能随便把原有的行之有效的东
西推翻,更不能随便吹牛。生产技术措施没有科学根据,光用土办法蛮干
不行,蛮干是要死人的。对于已有的科学成果要重视,“一切经过试验”,
试验确实成功了,再推广不迟。但实验室里成功了的,还不等于在生产中
也已成功。赶超世界水平之类的话,要谨慎,的确比人家高明,再讲也不
迟,而且以自己不讲、让人家替我们讲为有利。
《发言》针对性极强,如此明快而尖锐,几乎毫无顾忌。最后说到根本
关键还在健全党内民主生活时,尤其如此。上海会议时,张闻天在小组会
议上曾说过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问题。《发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主席常
说,要敢于提不同意见,要舍得一身剐,不怕杀头等等。这是对的。但是
光要求不怕杀头还不行。人总是怕杀头的,被国民党杀头不要紧,被共产
党杀头还要遗臭万年。所以问题的另一面,是要领导上造成一种空气、环
境,使得下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形成生动活泼,能够自由交换意见的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