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下。这同样是右倾。表面积极,总责备下面,光说空话,这实际是帮助
了怀疑派。否认失调,否认紧张。这也是一类工作态度。
到底是否有赤字?是否通货膨胀?
会议初期要回答这些问题。会议中期,许多意见提出来了;怀疑、动摇
出现了。中央领导同志中也出现了。引起了大家注意。
23 日讲话之后,会议进人第三阶段。究竟站在什么方向。还是采取批
评、团结的方针。彭总在主席处讲过匈牙利事件(李井泉同志警告过他)。
个别地方可能出现,但整个国家决不会出现,出了偏差,中央马上纠正了。
综合平衡,苏联搞了20 多年,农业几十年未能平衡。
执行总路线过程中发生的偏差,不是路线问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是主观、客观相结合。今年850 万吨钢材,最后算账只700 万吨。也不要
被此吓倒。不要沉溺在小洋群中,两条腿要走稳当,如意算盘不能打得太
多,不要拍王鹤寿的桌子,各部是否有这类事?
几十万条错误,不能动摇总路线。问题只是偏差与不力,有的人碰到一
个问题出现,就又怀疑一番;只看到个别现象,又忘记了全局和真理。我
焦心如焚,置身其中。
另外一种态度,是站在局外指手画脚,做旁观者,中间派。尽管有的指
责是对的,但根本问题是方向,包括立场与目的。两种目的,两种态度。
定要弄清政治方向,才能划清界限。各人按自己的思想情况作回答。北京
来的人占一半多,当此紧急关头,要表态。北京来的人,在会议中哇啦哇
啦。
第二个问题讲工作态度。要正确算账,把账算清楚。地平线上出现了右
派进攻,还不到猖狂程度。公布了落实的指标,最高国务会人大常委会开
后,必定议论纷纷,会发生各种怀疑,甚至反对总路线。郑州会议后,纠
正了许多偏向,局部地区还有夏荒问题。
6 月 13 日分配了 850万吨钢材,加进口 52 万吨,但国内实际只有700
万吨,将影响多方面的工作。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既严肃又积极的态度,
不要被吓倒了。
财政信贷、物资、劳动三平衡,即货币总发行额同商品总额相除,这是
公式,不是教条。一切要同中国实际结合。面对客观事实,提出解决办法。
商品跟货币流通的矛盾,承认商品、商场的紧张。去年不仅吃多了,也用
多了。因而要大力提倡节约。
我不安了半年,并非对总路线动摇。但决不可盲目乐观。钢材订货,找
不到厂长,心里着实难过的。总之,积极负责,不说空话,面对铁的事实。
从武昌会议至今已8 个月了,大家在小组会上要作适当自我批评,不要怪
地方。
基建用钢材要减 32%,共 250万吨。生产用钢材减 52万吨,减9.2%。
从不切实际到切实际。对远景,要增强信心。要保持二五跃进速度。实
干、苦于、巧干。落实各项指标与措施。大家想办法。同心同德,不埋怨、
不畏难。
周恩来是当家人,他不能空谈总路线正确,空谈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在庐山自始至终务实。他知道北京来的人的心理:着急的是今年指标如何
落实、如何完成。他对此是一直不安的,也可说是忧心如焚的。这篇讲话,
言词之间,可以见到内心的矛盾。值此批斗升级、对事又对人之际,他一
方面要保卫总路线,遵从毛泽东的指示和意图;另一方面要保证工作正常
进行。既要务虚,又要务实;既要正视困难,又不能为困难吓倒。他已感
到即将出现他不愿出现的巨大风暴,要大家把工作做好。
周恩来讲话,最后才谈到血淋淋的事实:当年钢材要砍掉302 万吨!这
是那些煽动斗彭反右的人,不屑顾及的区区小事。
“党内右派在猖狂进攻。”毛泽东一声令下,“要划清界限”!于是不论
过去有没有表过态,或讲得重讲得轻的,都起而踊跃发言,大家直接对着
彭德怀、张闻天等开火。
——开始联系历史上的几次错误路线:立三路线、一次王明路线、二次
王明路线、高饶事件,认为凡紧要关头彭德怀都是动摇的,总是站在错误
路线方面。这次反对总路线,有其历史根源。
——思想上是个人英雄主义。说彭德怀自以为“有骨气,不信邪”,以
犯上为荣。百团大战是无组织无纪律。还有人提到会理会议,反对毛主席
的军事指挥问题。
——重提延安华北座谈会总结的彭德怀的四大错误:抗战战略方针上反
对毛主席,打百团大战;执行王明的一切通过统一战线;历来对群众运动
泼冷水;闹独立性。
——彭德怀。张闻天。李云仲等共同特点,都是说党内不能讲话。
——彭德怀说,他批评的具体对象是冶金部、农村工作部和宣传部,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