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增加形势的严峻,不过他还是乐观的。
经过4 月上海会议,“以钢为纲”的问题也大都暴露。农业和工业两方
面,因大跃进造成的后果都很严重。两次郑州会议之后,农村“五风”等
问题已开始有所纠正,但对形势的总估计,从毛泽东起,一般还认为只是
一个指头顶多两三个指头的问题。这时有许多省粮食已很紧张,出现成片
地区挨饿甚至死人的情况。山东、安徽、湖北、甘肃、云南等省都比较严
重,广东边境县已有到湖南抢粮的。
神仙会
研究党史的人,一般以1959 年7 月23 日毛泽东讲话批彭德怀为界,将
庐山会议分成前后两期,前期是神仙会,后期为反右倾。也有将会议分成
三个段落的(各半个月):7 月2 日到16 日彭德怀信印发,为真正的神仙会;
16 日到8 月1 日,从纠“左”与反右的对立交锋,突然转到大反右倾;8
月1 日前为政治局扩大会议,8 月2 日到16 日为八届八中全会,大批彭黄
张周,最后全会通过保卫党的总路线和关于反党集团的错误两个决议,为
反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
为什么叫做神仙会?
1958 年11 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前后,就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经历来说,除
开江西和长征,恐怕是遇到了抗战时国民党封锁边区不发军他后,从未遇
到过的困难;也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后,从来未有过的紧张。大家已不断
检讨,顶风迎浪苦斗了大半年。一般认为,许多问题在解决中,形势已开
始好转,复杂而沉重的心情有所解脱,可以让大家来开怀畅谈,总结一下
经验教训,安排好今后工作,以便继续鼓劲干下去。夏天到庐山开会,可
以避暑,远离尘嚣,精神都放松一下,过一阵较闲适的生活。庐山天下名
山,富历史古迹,多神仙故事,权且都来当当“神仙”吧。
我是第一次登庐山。7 月4 日寄出的家信中写道:“1 日下午7 点半开船。
甲板上啖荔枝,谈形势,早稻丰收在望,人们心情倒还舒畅,江风甚凉,
留连甲板,12 点后始人睡。2 日天亮之后,庐山在望。九江曾是口岸,立
过租界,岸上仓库颇密,昔日繁华当远胜长沙。一路车队爬上牯岭,共24
公里,登1100 余米,转400 个弯道。云雾满山林,不识真面目。当年蒋介
石仆仆此道,乘四人抬滑杆,一条公路也修不成。这次中央来开会,当地
主人紧张动员,尽力招待。北京部长们多住在原来一所疗养院,其他散居
山崖诸楼台,不辨方向。案头有《注意事项》,诸如加衣盖被之类,并云:
此间空气清新,使呼吸加深,胸阔肌肉加强,血液循环增进,红血球增多,
氧同化作用良好,食欲增加,发汗咳嗽减少,等等。窗外满岭松杉,烟云
弥漫,清风习习,时感阵雨欲来。午饭前,看完两本《庐山指南》。午饭吃
两碗半,午睡一小时,晚饭照旧,当是‘空气清新’奏效。整理带来文件,
阅当地报纸。预报有雨,不敢外游,夜观赣剧《思凡》、《惊梦》、《悟空借
扇》,皆主席所点也。”
以下是3 日所记:“晚上跳舞,舞场为一小教堂。上帝有知,都进不了
天堂的。一切都极安静。有戏、有舞,却消没在山风松涛之中。跟北戴河
另一番滋味,那儿总是让你挂念着海,想到海中飘游整日才好;这儿是‘深
山养道之心’,尘嚣世俗之感皆被融化也。”
4 日晨又记:“清晨被阵雨惊醒。夜来风雨声,云雾知多少。至今只见
窗外庐山,真面目还不清楚,讨论问题增至18 个。先开小组会,我在中南
组。”
7 月10 日第二封家信中写道:“7 月5 日上午阴晴未定,同京官们登含
鄱口(壑谷正对鄱阳湖,似口含湖水也),归来得句,三、四两句甚为小舟
所欣赏:
含鄱口上鄱阳含,水色天光变幻间。
高处为云低处雾,笑谈不觉失群山。
情景完全写实。”这天同游的是哪些人已记不清楚。但一阵阵雾气扑面而来,
两人对面座谈,忽然不见人影,转眼之间雾散云开,又一切重现。此种反
复图像,至今如在眼前。
初上山的几天,人们游兴极高,诗风很盛,这同毛泽东的两首诗传开来
很有关系。6 月23 日,毛泽东到湖南,24日下午畅游湘江,25日由周小舟
陪同到韶山。28 日小舟随同到武汉。毛泽东即乘船到九江,29日上庐山。
小舟与我们同船来山。《到韶山》、《登庐山》两首诗,一上山毛泽东就写给
小舟、乔木二人,附信征求意见。我与小舟同在中南组,这时他就兴致勃
勃地将原件给我看,并将两首诗抄在我的记录本后面。诗中词句,同后来
发表的有些出人。《登庐山》还有小序:“1959 年6 月29 日登庐山,望鄱阳
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由此可见当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