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利格提议让英军列队上船,叮嘱他们保持安静。但是他们就
是憋不住。二等兵莱斯特。哈西记得有一个英军说,“我从没想到
见到美国佬我这么高兴。”在河边负责船只的韦尔什中尉听到英国
佬们不停地喊着“美国佬,上帝保佑你们,”他被激怒了,告诉他
们如果再不闭嘴,大家就统统会丧命。
英军上船了;海利格用交互战术撤回了自己的队员;不一会儿
,大家准备好起程。戈登最后一个回到船边,他坐在押后的小艇上
,穿越了河流。“有些兴奋,也有些急迫。”他说,他肯定德国人
随时都会将他们所有人击沉。但是他们始终未被发现。到凌晨1点3
0分的时候,全体人员安全抵达河的南岸,越过无人地带来到大堤后
面的美军阵地。
第二天,辛克上校签署命令,嘉奖此次行动中的英勇行为。他
声称“营救部队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沉着是这次营救成功的主要因
素。这次行动组织严密,实施完美,敌人根本不知道受困人员被撤
离。
“这支掩护部队的所有成员勇于进攻,勇敢无畏,服从命令,
忠于职守,特此予以表彰。他们的名单如下。”
其中包括戈登的名字。我对他说,对于这次危险的行动他主动
请缨并且如此出色地完成,他应该感到骄傲,他回答说他成功的惟
一原因是海利格选择了他。“这不是一次志愿行动。我的意思不是
说我不会主动请战,我只是想说我并没有主动请战。”
10月28日,101师的责任区扩大。506团调防到河岸东面,正对
安海姆。E连的防线位于德里尔村附近,这样使得E连处于盟军向德
国发动进攻的最东端。E连是来接替一支英军部队的。
E连进入新的阵地之后,军士长利普顿和副营长温特斯与英军指
挥官交谈起来。英军指挥官说他们能够看见德军四处调兵,并且沿
铁路向东在挖战壕。(E连现在位于德里尔村,处于506团的右翼;
在这个位置其防线正好形成一个锐角,有一个排面向南,另一个排
面向东,还有一个排待命。)
“那么,既然你发现了他们,为什么不开火?”温特斯问道。
“因为我们开火,他们会还击。”
温特斯和利普顿将信将疑地彼此看了看。E连可总是尽力压着德
军的头打,一旦抵达前线便采取积极防守战术。
在德里尔村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保持积极的侦察巡逻,炮兵也
继续猛力轰击。德军依然凭借占据河北高地的优势,因此白天行动
是不可能的。前线的两个排待在散兵坑里。雨几乎下个不停。没有
人身上真正干过。胡须没法刮,没有澡洗,没有休息。真是痛苦的
生存。
在后方,在指挥所以及更后的地方,条件有所改善。炮兵轰击
仍是问题,但能够吃到热饭,还有其他一些补偿。队员们通过收音
机收听一个德国宣传播音员“安海姆的安妮”的节目。在播放美国
歌曲的间歇,她邀请队员们过河投降,享受舒适生活,直到战争结
束。补给人员可以将《美国佬》和《星条旗》等杂志带给队员。10
1师的新闻日报《袋鼠纪事报》恢复出版。德国人散发一些小册子《
为什么为犹太人打仗?》,506团的战俘审讯队也用喇叭向德国军队
发出投降邀请。
双方宣传的惟一效果,就是引来一阵大笑。
温特斯干厌了。当副营长“不带劲儿,很不带劲儿。在军队我
的最大的乐趣,我所做的最满意的事是当连长。当下级军官很辛苦
,要从两方面考虑,考虑自己的战士,也要考虑索贝尔上尉。但是
作为连长,却可以施展自己的那点儿才能。我亲自上前线,在现场
亲自做出许多关乎我们连队前途利益的决定,并完成每项任务。”
但是作为副营长,“我是个管理者,不用做出任何指挥决定或
者类似的东西,只是向连长、向营情报参谋提些建议。”
我说,有些人认为得到这样的机遇是一种解脱。
“我没有这种感觉。”温特斯回答道。
哈里。韦尔什中尉带领的2排的防线面朝东。他的指挥所设在一
个谷仓,离铁路大约50米左右,德军在铁路上设有岗哨。他的排兵
力下降到了两打。即使他派一半的人担任警戒,那也意味着12个人
要负责1,500米的防线任务。间隔200多米设一个岗哨,德军侦察员
就很容易在天黑以后渗透进来。他们经常这么做,目的并不是要发
动进攻,而是要弄清美国人并没有增加兵力,因为他们也和盟军一
样,已经接受了眼下这种静态的局面,他们自己的防线也很脆弱。
有了10月5日的经历,温特斯对前线漏洞百出的情形非常担忧。
一名参加10月22日-23日营救任务的战士将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