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简单了些。一个用黑曜岩雕刻而成的头骨有可能代表的是黑暗势力,但是对于墨西哥
人们来说,事情总是存在着双重性。任何地方只要有黑暗就一定也可以找到光明。你们
只是把阿兹特克文化看作是野蛮的,认为头骨是被用来恐吓人们的,但我们却并不知道
这是否就是实情。阿兹特克人的后代,即现代墨西哥人,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在使用
着头骨这一意象。
“在中美洲土著居民的心目中,关于生命与死亡总是存在着一种显著的双重性。它
们是并存的两个概念。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这种对于死亡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至今还存在于现代墨西哥。“死亡之日”庆祝活
动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每年的11月1日和2日的晚上,人们通宵举行活动,纪念那些先于
他们离世的人。城市里的大多数人都装扮成骨架的模样,或者戴上头骨面具,在大街上
游行,通宵狂饮狂欢。然而,通常是在乡村,那些仍然沿循古老宗教方式的人们会搭起
一座祭坛,有时还没有几个真人头骨,在它们上面则摆上本地区所有的鲜花和水果。女
人们负责装饰祭坛,而男人们则被允许吃任何他们特别爱吃的饭食,喝他们最喜欢的酒
及抽最贵的雪茄。杰色解释说:
“对于他们来讲,这是对死亡进行的一次深奥的宗教探讨。你是在以你希望自己离
世后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
“他们还认为自己能和祖先及亲人们的灵魂进行交流,这些灵魂被认为是在这一专
门的日子里重返物质世界,进入到屋子里和活着的人谈话。有些人则前往墓地,坐在他
们祖先的坟墓前,这样的话他们交流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但是这个没有什么不言祥或令人恐惧的。死亡之日是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庆祝的。
甚至小孩子们也真正喜爱这个节日,这不仅因为他们能吃到最精美的食物,而且还因为
这时他们有机会吃到头骨形的糖果。这些头骨是用晶糖制成的,还被染上了鲜艳的颜色。
那些常有真人那么大的糖,都带附上他们最喜欢的己故亲人的名字,而小一些的则起着
孩子们自己的名字,以此来让他们知道:同样的命运也在等着他们。孩子们把头骨吃下
去,糖溶化在他们嘴里的时候,这会帮助他们熟悉死亡,与死亡达成妥协,并且能意识
到有一天他们自己也会消失。这教会他们不要恐惧死亡,要看清它实际上仅仅是跨入另
一世界的一步,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你可以再一次见到你的祖先,并且还会过上比今天
好得多的生活。
“阿兹特克人的后代们对死亡的这些看法,表现出头骨未必就是用来恐吓和征服人
们的意象。相反,它倒更像是用来代表那些已经离世的人们。它是祖先的标志。”
我正要问杰色,死亡之日的仪式是否有可能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水晶头骨的使用,杰
色又接着讲下去:“不管怎样,我为你们又找到了另外一个头骨。这个不是用黑曜岩制
成的,它是一个地道的水晶头骨。”
“它在哪儿?”我很想知道。
“就在墨西哥城这儿。”他回答说:“它的主人认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哥伦布到
达美洲之前。”
克利斯和我想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打了几个电话之后,我发现这个水晶头骨属于一
个被称为瑞多斯的富裕墨西哥家庭。现在已交给他们最小的女儿诺玛·瑞多斯了,我安
排好要与她会面。我来到墨西哥城最时髦地区的一幢很别致的房子前,迎接我的是诺玛
的一个助手。诺玛在她家里做着内部设计的生意。在装饰着油画与新采的鲜花的大厅尽
头是餐厅。在这间通风、自然光线明亮的屋子里存放着她的水晶头骨。它被置于餐具柜
上,几乎被一大碗熟透了的水果完全遮住了。
这个水晶头骨比真人头骨要小,它长着一张像猴子似的脸,坐在一个用金子做成的
底座上。一个巨大的,经过精雕细琢的黄金和水晶十字架从它头顶炫耀似的冒出来,使
它显得更矮了(见图片15)。这令它看起来有些古怪。整个设计安排似乎是完全不成比
例,很是失衡。整体效果有种巴罗克艺术式的怪诞与华丽,这与诺玛装饰考究的家有些
格格不入。
图片15:诺玛·瑞多和她的十字架水晶头骨。
诺玛本人现在进了这间屋子。她长得很迷人,穿着雅致,留着齐肩的头发,脸上呈
现一种自豪的表情。“这么说你已经看到了我的水晶头骨了?”她说:“在我看来它非
常美丽。”她走到头骨跟前。“自从19世纪40年代起就一直在我们家里。我不知道它是
买来的,还是在政府接管教堂物品时,有人送给我的一位曾祖父的。”
我向诺玛解释说,简·沃尔士博士的理论提到,多数墨西哥的水晶头骨实际上都不
是原产于墨西哥的,而是制成于欧洲,然而运送到墨西哥出售给有钱的游客和轻信的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