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的指挥小组在3时30分召开了25分钟的会议。他命令全旅于4时30分开始行动,并指示他的指挥官们,不管组织得多么不好,在他们向运河推进时,都要队形整齐。当该旅来到通往塔萨的公路时,碰上了难以想像的交通堵塞,看来交通控制已经失灵,15.5英里的路程他的旅竟走了两个半小时,到达塔萨交叉路口已是晚7时。他们仍未与突击舟会合,因为船只在向西通往运河的道路上离塔萨3英里的地方。这时马特部队遇上了更为糟糕的交通堵塞,3英里的路程就用了2个小时。晚上9时,马特终于到达了本应在上午10时交给他们这些船只的所在地。每辆半履带车装载一艘船,旅的其余人员则坐一般车辆(包括大轿车)行动。马特知道,一旦进入敌人火炮射程,一般车辆就不能行驶,因此,他让每辆半履带车搭载25名士兵,让他们分层平躺在车内,车上再覆盖一条船。在交通堵塞的塔萨,所有普通车辆都陷入了沙地,只有四轮驱动车辆能继续行进。但车队运动缓慢和经常停顿,也使全旅得以在途中完成渡河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发放救生衣和其它装备。
由于半履带装甲车比原计划的要少,马特不得不在部队向运河运动时,按现有兵力调整他的计划。他把“场院”(上船地区)及在那里的部队交给副旅长,作为在东岸的火力点,以压制西岸的敌军。同时交给副旅长的还有由一名校级军官指挥的交通调整哨和突击工兵分队。旅侦察连乘坐的是一般车辆,他们只好落在后面,丹中校的营就不得不承担夺取西岸桥头堡的所有任务。“场院”有两个上船地点:一个是绿滩,一个是红滩,分别用红绿灯照明,渡河部队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颜色,西岸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渡河计划要求安农旅从南面行动,扫清马特旅的接近路,到达“中国农场”西面的上船点北侧3英里处。
当马特距运河6英里时,已是晚上10时30分左右,他接收了一个归他指挥的坦克连,该连在他的行军纵队先头运动,随后是副旅长指挥的渡河突击队、旅的前进指挥所和丹的营,旅的其余部队尽量跟上。行军纵队从阿卡维什公路-提尔图尔公路交叉路口出发,走了750至1,000码,就一直处于火炮、导弹和重机枪的火力之下,一些车辆和船只被击中。每当他们为了识别而开灯时,就会引来一阵炮火袭击。午夜后,突击队便离开了主要公路,朝西向约2英里外的“场院”运动。
安农旅比预定时间提前通过了交叉路口,并报告说该地区没有敌军。但是,为了绝对有把握,马特命令他的副旅长,将坦克连向北推进800码,在交叉路口占领阵地,以掩护任何可能来自北面或东西的敌军袭扰。坦克连向前运动时,进入了敌人在交叉路口设置的伏击区,全部被歼,而马特却没有收到任何有关这个连命运的报告。中午12时20分,建立了交通调整哨,到12时30分,由副旅长指挥的突击组进入了“场院”。安农旅于傍晚通过“场院”后,将火力对准了运河对岸的目标区,这时,马特命令他指挥的全部火炮支援向运河西岸宽1,000码、纵深220码的地段射击。马特指挥所现已位于“场院”入口,当以军炮弹向西岸倾泻时,一切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交通调整,都已准备就绪。
就在他们准备下河时,发现“场院”北部的泥土比预想的要松软和泥泞。因此,他们改变了计划,准备在一个上船点乘船,而在西岸仍按原计划在两个登陆点登陆,与此同时,埃军炮火继续袭扰马特部队,通往“场院”路上的交通调整哨被敌火直接命中,在“场院”入口的一辆半履带车也被击中,四条船被击毁。
在部队下车和卸下船只后,半履带车准备沿折返提尔图尔的公路继续向北和向东驶去。但驶出不久,负责这些车辆的军官返回报告说,他们碰上了埃军的装甲部队和步兵。这时,又接到报告说,前往交叉路口掩护马特翼侧的先头坦克连已被全部消灭。在离马特指挥所约700码处,这些空载半履带车碰上了埃军,因而返回。本来他们行进的是一条有秩序的单行道,而现在,这条狭窄的公路却要在猛烈的炮火下改为双行道,一行是返回来的空载半履带车另一行却是正在前进的满载人员装备的同样类型车辆。
尽管埃军就在渡河点附近,沙隆仍敦促他的师渡河。10月16日凌晨1时35分,以军第一波渡过运河,在埃军进攻东岸10天之后,踏上了运河西岸。
工兵排除了运河西岸的蛇腹形铁丝网和绊网障碍物,但是没有发现地雷。他们用手电发出了一切顺利的信号后,便沿运河向计划中的第二个上岸点运动。当两个上岸点都设置方向信号灯后,部队便开始渡河,正在紧张等待渡河信号的全军人员松了一口气。以色列炮兵用成吨的炮弹轰击着这块狭窄的上岸地带,但这个地带已经没有埃及人了。
部队开始徒步前进。旅前进指挥所于凌晨2时40分渡河。早晨5时所有步兵部队渡过了运河。6时43分,海姆的第一辆坦克搭乘一只木筏渡过了河,到上午8时,马特部队按计划控制了一个由大苦湖向北延伸3英里的桥头堡。
此时,南部军区司令部正在一片紧张气氛中注视着战局的发展。由于看到东岸所发生的情况以及走廊正在进行的艰苦战斗,国防部长建议撤回伞兵部队,说:“我们试过了,那不是个办法。”他建议放弃渡河的想法,因为“埃及人会在早晨在河对岸把他们全都干掉”。戈南回答说:“要是我们事先早知道会这样,我们也许不会倡议渡河,但现在我们已经过河,那我们就要苦干到底。今天没有桥头堡,明天会有一个的,明天没有桥,过两天会有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