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欲仿效拿破仑,信乎?”袁笑答:“余欲为华盛顿,非拿破仑。华盛顿为
历史中最有名人物,建造自由国,余何故欲为拿破仑而不为华盛顿乎!”弥
勒:“现在中国最要之事为何?”袁:“对内对外均以和平。此为最要之事。”
袁世凯欺骗性的宣传收到相当效果,不但全国商民大多信以为真,就连那博
学的政活动家章太炎也确信袁世凯“帝王思想是其所无,终身总统之念是其
所有”。
“宋案”罪证公布和袁世凯违法大借款,使革命党人的反袁情绪更加激
昂,他们当中的一批激烈分子纷纷主张立刻兴兵讨袁。国会选举后,宁调元
致电胡汉民,呼吁说:“总统厉行暴民政治,意思即是法律,喜怒即为赏罚,
好恶即为贤不肖,致朱烈头血未寒,而共和已归破坏。我东南最初起义各省,
亟宜联为一气,协筹对付。”广东都督胡汉民反袁比较坚决,他和护军使陈
炯明联名,强硬表示:“粤省兵力雄厚,械亦精利,军心固结,谁为祸首,
破坏共和,当共弃之。”但军权在陈炯明手里,而陈对起兵讨袁表示冷淡。
谭延闿则态度相当暧昧,只是因为湖南革命党人力量颇强,他不能不附和革
命党人的政治主张。赣督李烈钧刚刚取得民政长事件的胜利,宋案后强烈主
战,通电表示:“如果有神奸世蠹,必欲推倒共和,即为国人之公敌,赣虽
地瘠兵单,愿以昔日推倒专制之精神,再随各省之后而调护之。”他并积极
与各省联络,建立了赣、皖、粤、湘、闽等省的联盟。
皖督柏文蔚和赣督李烈钧积极备战。临准关1 旅和安庆省城军队,以
剿匪为名,向皖北前线开进。李烈钧在九江上游瑞昌县属临江码头镇屯扎重
兵,部署炮兵阵地,以控制长江。码头与湖北武穴隔江对峙,江面狭窄,形
势险要。
一批激烈分子纷纷主张立刻兴兵讨袁。何海鸣、张尧卿、韩恢、尹仲
材、王宪章筹组铁血监视团,举何海鸣为团长,表示袁世凯如拥兵自卫,“同
人等一致进行,誓以铁血相见。”湖南、浙江等省的革命党人纷纷致电本省
都督与省议会,要求与袁世凯政府断绝关系,宣布独立。湖南籍革命党人张
通典、周可均、曾继梧、陆鸿逵、章勤士、宁调元、张孝准等,要求谭延闿
拒绝承认大借款,驱逐在湖南境内所有袁世凯派遣的官吏;张尧卿、吴作霖、
刘天猛、丁洪海、颜炳元、葛天民、熊仁等要求谭延闿迅率湖湘子弟首先独
立,讨贼问罪,为各省倡。浙江省的革命党人吕东升、王逸、陆惠生、张人
杰等,要求浙江都督朱瑞拒绝承认违法借款,宣布与临时政府断绝关系,并
使各银行团知难而退;丁匡一、韩一飞、周维新、汪铁民等要求立即宣告独
立,与万恶之临时政府断绝关系,为各省倡。国民党江西支部在5 月2 日发
表通电主张各省协电国会,提出弹劾书,勒令袁世凯解职投案,否则,以武
力为后盾,请各省联合组织护国军并特别国会解决一切。并说:“同人眷念
国基,眷怀前路,愿糜身骨,共讨叛奴。”然而,当袁世凯调兵遣将,积极
备战的时候,革命党人起兵讨袁的计划,却再次受到挫折。
第四十章 广东内耗
革命党人起兵讨袁,那拥有兵权的地方实力派,则依然迟疑不决。孙
中山电令广东独立,而广东不听,他欲躬亲赴粤主持其事,但若靠广东一隅
讨袁也不是长久之计。
广东省都督胡汉民本讨袁坚决,只是受到陈炯明等人的制约,才持消
极态度。
胡汉民、陈炯明入主广州,曾共同致力于广东军政府的建设。胡汉民
是孙中山得力的助手,他长期流亡海外或香港,在广东商绅中影响不大,他
又是一介书生,手中无一兵一卒,很需要实力派人物作后盾。而陈炯明在广
东声誉鹊起,又是握有重兵的“党中同志”,其地位足以支撑艰巨。因此,
对于当时的胡汉民来说,陈炯明是不可缺少的帮手。就陈炯明来说,他虽有
一定声望和实力,但毕竟加入革命党不久,资历甚浅,要在革命阵营中营造
自己的地盘,就必须凭借革命党及其领袖孙中山的这面旗帜,所以陈炯明对
胡汉民也只能是支持和迁就。且胡汉民曾解饷10 万,以济陈军。胡、陈入
主广东时,他们之间是“同”多“异”少,“同”著“异”伏。在新生的广
东军政府中,胡汉民任都督,陈炯明任副都督,廖仲恺、陈少白、蒋尊簋等
人基本控制了财政、外交、军政各部;朱执信、胡毅生、姚雨平等人,则是
枢密处的主宰者。因此,革命党人掌握了军政府的大部分实权。
胡汉民、陈炯明携手在巩固广东革命政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