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军不支,湘军长驱而入,直抵岳阳城下。王金镜命令放火焚烧后退出。1
月27 日上午,联军占领岳阳,俘敌1300 余人。
联军攻克岳阳,西南各省人心振奋,纷纷要求乘胜进攻武汉。湖北第1
师师长石星川、襄阳镇守使黎天才、第3 师师长王安澜宣布独立护法后,他
们彼此配合,共同成立湖北靖国军联军,公推黎天才为联军总司令。当时鄂
省北军主力都集中在荆、襄,同黎天才起义军大战,武汉空虚。如果南军乘
虚进取武汉,与黎天才护法军会师湖北,将使南北战局发生重大变化。但桂
系军阀不从大局出发,旋即与直系军阀秘密勾结,认为北军攻占荆、襄,南
军夺取岳阳,各得其所,双方均应适可而止,转战为和,迅速召开和平会议,
谭浩明下命严禁前线各军跨入鄂境一步,又把护国军第二路林俊廷部调回广
东对付广东方面的国民党。这样进攻湖北、直捣京畿的大好时机,就被桂系
军阀断送了。
桂系军阀对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一开始就采取听其自生自灭的消极
态度,后来更发展到公开进行破坏。广东代督莫荣新杀害了孙中山任命的潮
梅前敌司令金国治,又诬指大元帅府卫队的连排长及卫士多人,任意枪杀。
孙中山派人到各县招收民军以扩充自己的实力。莫荣新得到消息,通令各县
指这些招兵人员为土匪,一律就地枪决。单是增城一县就有69 个招兵人员
被杀。孙中山在困难的环境下,想另求发展,准备自己带兵打福建,桂系又
不肯给以物质支援。广州又有两个招兵人员被捕,孙中山立刻写信要求保释,
莫荣新连信也不回就把这两个人枪决了。孙中山忍无可忍,决定不顾一切和
桂系硬拚一下,把莫荣新赶出广州。
第二十章 炮轰观音山
1918 年1 月3 日晚,孙中山率领亲信将领及少数警卫部队,亲登同安、
豫章两舰,驶到中流砥柱炮台指挥开炮,向督军署所在地观音山轰击,同时
命令朱执信促李耀汉、李福林等同时发难,许崇清、邓铿、罗翼群协助陈炯
明响应举事。孙中山亲发数炮,又督促炮手续发70 余发。除李安邦巡舰不
时向长堤桂军机关扫射外,陆上部队全无响应。陈炯明认为此举“冒险”、“轻
率”,按兵不动,袖手旁观。滇军虽经大元帅参议刘德泽运动,但因第4 师
师长方声涛、旅长朱培德、张维新等极力反对,亦不能行动。其他部队则表
示中立,徘徊观望。莫荣新先得密报,接受其参谋长郭椿森的献计,采取“不
理睬”政策,电令熄灭灯火,不许还击,同时打电话到海珠的海军总长办公
室,请程璧光迅速进行调处。
程璧光一向反对广东内部破裂,他不同意炮击观音山。他接到莫的电
话后,急忙派海琛舰向豫章舰、同安舰传达“停止炮轰,开回省城”的紧急
命令。这两艘军舰起事后得不到陆军的响应,势孤力薄,又接到上级长官的
命令,只得开回省城。
炮击观音山的第二天,各界要人及国民党一些元老们,对这一事件主
张进行调解。
孙中山向桂系提出5 个条件:(1)承认军政府为护法各省的最高领导
机构。
(2)承认大元帅有统率军队的全权。
(3)承认广东督军由广东人选任,必要时大元帅得加以任免。
(4)被捕民军代表交军政府处理。
(5)广东外交人员由政府任命。
莫荣新表示,1 至3 条须向陆荣廷请示;其余两条修改为“须得军政府
同意”。这等于一条也不接受,但是,莫荣新故作姿态,装出一副息事宁人
的样子,亲自到大元帅府向孙中山道歉问疾,并答应接济元帅府卫兵月饷2
万元,又循孙中山之意,派罗诚为广东交涉员,且受军政府任命。
1 月9 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招待军政及工商各界代表,说明炮击观音
山的事实经过,揭露桂系的真面目,指出军政府成立以来,由于地方当局采
取不合作的态度,以致形同虚设,贻误讨逆战机。他表示这次炮击观音山,
莫督军既未还击,又能接受条件,军政府有了生路也就不必苛求了。
时人称孙中山炮击观音山为“炮打莫荣新”,既打击了桂系军阀的嚣张
气焰,也提高了军政府的威望。
但是,军政府越来越陷入困难境地。陆荣廷和唐继尧采取“虚与委蛇,
敷衍中央”手段,不愿就任元帅职务,以便把孙中山架空,让孙中山在广州
有府无军,有政无权,当一个光杆大元帅,使军政府形同虚设;继而密谋策
划另立西南各省联合会议,与军政府分庭抗礼。
1 月15 日,西南各省护法联合会议在广州成立,推岑春煊为议和代表,
伍廷芳为外交总代表,唐绍仪为财政总代表,唐继尧、程璧光、陆荣廷为军
事总代表。20 日,莫荣新等13 人联衔通电公布《中华民国护法各省联合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