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有罗卓英第19 集团军(辖第79、第49、第70、第78、第32 军),周礨
第31 集团军(辖第13、第18、第92、第37、第52 军)、樊松甫的湘鄂赣
边区游击总队(辖第8、第73 军)、龙云第一集团军(辖第58、第60、新3
军)、杨森第27 集团军(辖第20 军)、王陵基第30 集团军(辖第72 军);
商震第20 集团军(辖第54、第53、第87 军),以及战区直辖第74 军。兵
力有53 个步兵师,以及其他特种、游击部队。
第十战区,辖陕西之一部,司令长官蒋鼎文。部队有蒋鼎文兼任总司
令的第34 集团军(辖第27、第90 军),战区直辖第16 军。兵力有9 个步
兵师、1 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师、1 个骑兵旅,以及其他特种、保安部队。
鲁苏战区,辖苏北及山东,总司令于学忠。部队有第51、第89、第57
军和一支游击总队。兵力有7 个步兵师,以及其他特种、保安部队。
冀察战区、辖冀察方面,总司令鹿钟麟。部队有第99、第69、新5 军
和河北民团。兵力有5 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以及其他特种、游击部队。
蒋介石除了重新划分战区外,撤销了广州、西安、重庆各行营。重新
设立桂林和天水两个行营,统一指挥南北两战场。同时,在沦陷区设立战场
党政委员会,直属军事委员会,各沦陷区设立分会,其任务是“发动民众对
敌全面抗战,并消灭伪组织,阻止敌政治、经济、文化之侵略”。
南岳军事会议后,国民军事委员会制定了《第二期作战指导方针》,其
方针是: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游击部
队,加强敌后之控制与扰袭,化敌人后方为前方,迫敌局促于点线,阻止其
全面统治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同时,抽出部队轮
流整训,强化战力,准备总反攻。
蒋介石虽然也提出“转守为攻,转败为胜”,但他这只是“有限度之攻
势与反攻”,而将大部队调去整训,保存实力。这样一来。日军和蒋介石各
自从不同的意图和业已形成的客观态势出发,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
战场,摆在抗日战争主要战场的地位。
实际上,中国抗日战争从广州、武汉陷落后,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战
略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的抗日战争更加呈现犬牙交错形态。中国军民从“七?七”
事变后,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抗战,日军的兵力已大量消耗。随着抗日战争的
扩大,战线的延长,日军的兵力越来越分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
战争的广泛开展,敌后根据地的相继建立,使日军的后方受到日益严重的威
胁;由于军费支出的剧增,租税日重,使日本国内人民厌战的心理日增;战
争的长期化,使其军事进攻的锐气大受挫折,日军上下都有泥足深陷之感,
各种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
战略相持阶段的出现,表明日军“速战速胜”的方针彻底破产。日军
本来采用的是“闪电战”,叫嚷“三个月灭亡中国”。侵占南京前,他们便估
计“南京的陷落就意味着中国政府的投降”。尔后断言攻占徐州,会促使蒋
介石政权屈服或瓦解;后来又寄希望于占领广州、武汉而征服中国。日寇在
战争的第一阶段,其进攻的主要矛头是针对着国民党,其口号是“反蒋反共”,
或“灭党(国民党)剿共”。
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前只有17 个师团,但到了1938 年底扩充
到34 个师团,4 个独立混成旅团,并把其中的31 个师团和4 个混成旅团近
100 万兵力用于中国战场,占日军全部兵力的94%以上,花了近一年半的时
间,才占据了华北、华中、华南的一些主要的点和线。中国军队仍控制着绝
大部分领土,它原有主力并没有被消灭,新的主力军即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正在成长起来。而此时的日军伤亡已达40 万人,损失飞机700 余架,
舰艇100 艘,消耗了大量的各种军用物资。日军的锐气日减,士气低落,已
深感战争的烦闷和疲惫。
日军在后方占领区,虽有10 余个师团和4 个独立混成旅团担任驻守和
警备,但只能控制主要城市和交通线,成为大海中的孤岛,经常处于被动挨
打的境地,它的生存正在受到严重威胁。正面战线无力再发动战略进攻,后
方地区又不断丢失,日本侵略者处于两头失控的艰难局面。
1938 年7 月,日军在苏联边境挑衅,受到苏军的猛烈反击,双方在张
鼓峰发生较大规模的战斗,日军死伤1400 余人,遭以惨重失败。1939 年5
月,日军又挑起诺蒙坎事件,先后出动五六万部队向苏军进攻,经过3 个月
战斗,被歼1.89 万人。从此之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不敢轻举妄动了。日本
侵华战争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使国内的阶级矛盾加剧,中产阶级动摇,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