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155)

  在希特勒发表广播演说过程中,美国驻柏林的临时代办正与一个人共

  进晚餐,此人是曾协助希特勒上台的帝国银行的总裁赫加尔玛·沙希特,是

  有能力让人当国王的人物之一。

  他透露,他是希特勒朝里的金融和经济顾问;他向这位美国人保证,

  纳粹“并无实行他们著名的煽动性改革的企图”,所以,“所有大商家都对新

  政权表示同情。”

  最后一语虽属言过其实,但是,没有工业家和军方的支持,希特勒是

  当不上总理的。军官团的人多数同意卡尔·多尼茨(海军中正在起步青云者)

  的看法,即这不过是在希特勒和赤色分子之间所作的一种选择罢了。

  军方之所以支持希特勒,与工业家们一样,是有其自己的打算的。这

  希特勒也清楚。他对将军们的评价并不高。“我当总理前”,多年后他承认,

  “我认为总参谋部像一条猛犬,必须紧紧抓住它,因为它威胁着所有的人。”

  时至今日,他与将军们打交道的经历都是不愉快的。在慕尼黑时,洛索夫“出

  卖了”他;施莱彻尔则极力阻挠他当总理。现在,既然掌了权,他就得下决

  心与军方讲和,并利用他们为德国的振兴效力。

  在出任总理后的第4天晚上,他采取了第一个步骤:他应邀到冯·哈

  麦·施坦因将军家里进晚餐(将军曾公开蔑视纳粹)。这次晚宴是新任国防

  部长冯·勃洛姆堡安排的,目的在于将元首推荐给军方领导人。晚宴后,他

  起身发表讲话。在这些人物面前,开始时他有点拘谨。他谈到了国家正面临

  着的灾难性的经济问题。他的答案并不是扩大出口,因为全球均生产过剩,

  而德国先前的客户均已发展起了自己的市场。他的结论是,失业和经济衰退

  将继续下去,直到德国恢复了*?先前的世界地位时为止。

  室内,人们听得津津有味。这种解决办法是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希望的。

  希特勒继而说,和平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像癌一样在生长的民主”,

  必须铲除。德国要振兴,重新武装实为首;祖国一旦重新复兴,就“必须征

  服东部的土地,并无情地将它日耳曼化。”为了不因其为未来制订的蓝图而

  产生恐慌,希特勒向其听众保证,他们无需为其国内外政策操心。他不会动

  用军队去对付国内的骚乱;在今后几年内,军队应致力于“实现其主要目标,

  好好训练,在遭受侵略时保卫祖国”。关于冲锋队,他再次保证,只有军队

  “才允许携带武器,其建制不予改变”。

  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对希特勒的印良象好,认为其他在座者的感

  觉也相同。然而,瓦尔纳·冯·弗立契将军和弗雷德里希·弗洛姆将军,却

  惧怕侵略一说,而里特·冯·李勃将军则认为,希特勒试图贿赂他们。“商

  人的货物要是好”,后来他讽刺说,“就无需像市侩那样大声兜售。”

  反应虽不一,希特勒却争取到了一批新的追随者。那些希望将新政府

  变为军事专政以作为恢复君主政体之第一步的人们,已准备批准国社党的改

  革;许多带恐惧心理的人们,出于对冯·兴登堡元帅的尊敬,也倾向于听之

  任之。

  希特勒动用了他曾鄙视过的、宪法所赋予的紧急权力,强行通过了一

  项法令(“目的在于保护德国人民”),对政治集会和报纸加以控制。无论是

  巴本还是其他阁僚,均未对希特勒的条文提出抗议。在此一致意见面前,兴

  登堡只好屈服,签署了这项法令。不久,另一道紧急法令也被通过了——用

  起自己的人选代替了普鲁士政权。人们虽有抗议,但希特勒的回答却又是合

  乎情理的——新任普鲁士总理巴本,定能拿住新任内政部长戈林——但,事

  实是,希特勒已完成了走向独裁的第二个步骤。

  德国出现了新贵。汉堡区总裁是新概念的产物,是中下层阶级中一夜

  之间便飞黄腾达的数以千计的人物之一。教师、律师和商人也成了领导人。

  如此众多家境清寒的人们在政治上飞黄腾达,先前是从未有过的,他们都是

  老纳粹战士,由于对希特勒和党忠心耿耿,现在可分到了红息。

  像希特勒那样,把自己看成是元首,为取得领导权充分作好准备的总

  理,在德国,也许未曾有过。对纳粹党,话却不能这样说了。是靠了他之磁

  性般的吸引力以及实现其权力和地位的梦想,党才得以维持的。不错,新贵

  们确曾按当地水准进行了国家社会主义革命,但是,这是由于保守派的自命

  不凡,自由派和左派的混乱使然。

  正当普通党员在笨拙地组织村镇城市和省的机构时,他们的元首却在

  建立对于被击败的对手的权威。在陌生人面前,他很谦虚,甚至有点儿狼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