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要求绝对忠诚。这些他成功了,所用之方法——如同在1932年那
时一样——是以自杀相威胁。听众被吓得目瞪口呆。大会主席赫斯连忙向他
保证,他走到那里,室内的每一个人都将以无可怀疑的忠诚跟他走到那里。
元首的精神立刻复活了。2月中旬,他作好了采取下一步的准备——
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这个地区包括了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土以及莱茵河东
岸长达30英里的较长地带,其中包括科隆、杜塞尔多夫和波恩三城。1月
20日晚,英国国王乔治五世逝世。这位君主之死,更令他野心勃勃。乔治
死后,由威尔士亲王爱德华八世继位。此人是个有个性者,善独立自主,对
德国之众多要求均表同情。在继位国王的首篇广播演说中,他明确宣布不予
改变。
次日,来自华盛顿城的消息证实了这点。汉斯·路德致电威廉大街说,
美国国务院西欧事务处处长在与新任国王的一次“极坦率的”交谈中得悉,
国王“不同意法国复活友善关系和将英国拴在法国大车上所作的努力..”
他更反对法国拟将德国强置于其膝下的企图,并宣布,他对德国之困难处境
深表同情。在爱德华登基后的第一个月内,科堡公爵与他交谈三次,亲耳听
到了爱德华国王的保证。“我提出一个问题:如鲍尔温(首相)与阿道夫·希
特勒进行会谈,这是否对未来之德英关系有所稗益?”公爵报告说,“对此,
国王的回答是:‘这里谁当国王?是鲍尔温还是我?我自己就想与希特勒会
谈,在这儿谈或在德国谈。请将此话转告他。’”
有了英国这样的鼓励,加上国联对意大利之侵略行径所采取的措施既
半心半意又有气无力,这便加强了元首占领莱茵兰的决心。既然英国不通力
阻止墨索里尼,那末,如他效法墨索里尼并步其后尘,英国充气量不过作作
公开抗议罢了。
2月12日,他召见驻巴黎代办,商讨法国对重新将莱茵兰变为军事
区会作何反应一事。同日下午,他对冯·弗立契将军谈到了军事行动问题。
陆军参谋长对此一点儿也不热心。
为何不举行谈判?希特勒争辩说,谈判要花上几个星期。又说,他只
想搞个象征性行动。将9个步兵营及一些炮队开进莱茵兰需多少时间?弗立
契说,两天;但警告说,若有一星半点的战争危险,就不该行动。
希特勒原则上同意了,但把驻意大利大使马尔里希·赫塞召回国内,
并说,他目前“正在考虑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德国是否应以巴黎批
准法苏条约为由谴责罗加诺公约,并在莱茵兰驻军?此时,据赫塞的正式备
忘录说,元首透露,他早认为1937年春是占领莱茵兰的恰当时刻。但政
治的发展又使他怀疑心理上的时刻是否已经到来。“他在问自己,是否应找
墨索里尼,建议他以罗加诺公约受到违反为借口,谴责罗加诺公约,接着他
便予以效仿。”
不管是何种情况,希特勒此时正在下决心采取行动,但又向法国人保
证他是有和平意图的。“两国保持友好,此非明显地有利于两国吗?”2月
21日,他对记者贝特兰·德·尤弗纳尔说,“我希望与法国缓和紧张局势..
你仍认为德国有可能侵略,这太离奇了。”听了这番话后便安静下来的法国
人,本应注意元首后来对尤弗纳尔批评《我的奋斗》一书时的回答:“你要
我修改此书,好像我是个作家准备重版自己的作品似的。我不是个作家。我
是个政治家..我将在历史这部伟大的著作中加以修改!”
直到次日,赫塞大使才将希特勒对可能批准法苏条约的严重关切转告
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回答说,他是不同意这份条约的,但它与意大利无直接
关系。这至少表明,如德国谴责罗加诺公约,墨索里尼将会袖手旁观。于是,
元首便下令开始“冬季训练行动”。3月2日,勃洛姆堡向三军司令下达预
备令,于“Z—日”将部队开进莱茵兰非军事区。3日后,勃洛姆堡将“Z
—日”定在3月7日,星期六。舞台已布置好了,但因某种缘故希特勒丧失
了胆量,问他的军事副官弗雷德里希·霍斯巴赫上校,行动日期是否仍可推
迟。回答是可以。希特勒接着说的话更有意思:找到能取消“冬季训练行动”
的最近日期是哪天。
那天下午,英国外相艾登回到伦敦。当晚,他便向内阁汇报说,法国
人拟求助于他们对莱茵兰的权力。“对英国人民来说,这是个值得怀疑的事
业,”他在回忆录里评论说,“那时,为反对德国占领莱茵兰而主张与法国一
道采取实际行动的人,在英国千里挑一也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