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84)

  晚9时整,埃塞要打着一面旗帜,冲上罗文布劳酒馆的讲台——那里

  将举行民族主义会议——宣布国社党要进行全国革命。

  希特勒出来后,对霍夫曼说,埃塞已感觉好多了。于是,两人便漫无

  目的地在施林大街散步。片刻后,戈林走上前来。希特勒将他拉到一边,两

  人谈了一阵。回来后,他说,他牙痛得很厉害,必须马上走。此时,霍夫曼

  如坠五里雾中。他问,那晚希特勒究竟要搞什么名堂?他鬼鬼祟祟地回答道,

  他“很忙很忙,是忙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说完,他便返回国社党总部去

  了。

  此时,冲锋队员们正在脱去工作服,穿上冲锋队的制服——腰间和袖

  口装有松紧带的灰皮茄克,卍字袖章,灰色的滑雪帽,以及挂手枪的皮带。

  他们即将奔赴集合地点。二连的卡尔·凯斯勒需按指示前往阿兹伯格酒馆报

  到;鞋匠约瑟夫·里希特则被派往霍夫布劳。“奥贝兰联盟”的成员也在出

  动。他们戴的不是卍字袖章,而是薄雪罩,头上还戴着钢盔。关键的部队,

  即元首的百人卫队,则在托布劳集合。他们的领队,一个好抽烟叶的头头,

  正在大声训话:“谁不是全心全意的,现在就走。”他说,不管当晚在贝格勃

  劳酒馆会发生什么情况,他们的任务是首当其冲。“我们要将政府赶下台!”

  天黑后,一辆小汽车在施勃纳·里希特的门前停了下来。从车内出来

  的是鲁登道夫。他与施勃纳·里希特交谈了几分钟便走了。片刻后,里希特

  与他的仆人也飞车而去。“汉斯尔,”施勃纳·里希特说,“今天进展若不顺

  利,明天我们全会进监狱。”他们在党的总部见到了希特勒和党的其他领导

  人。经过一阵磋商,一群人便坐上两辆小车,前往贝格勃劳酒馆。那时是晚

  8时左右。那间啤酒馆坐落在伊撒河彼岸,离慕尼黑市中心约半英里。这是

  个零乱不堪的大楼,左右两边各有一座花园,里边有众多的餐厅和酒巴间。

  主厅是市内除“济卡斯”、“克罗纳”以外最大的,里边放置着许多结实的木

  圆台,可容3000人就座。官员们知道可能会有麻烦,早从市内调来12

  5名警察,以控制人群。此外,在听众中还安插了一队骑兵和不少军官。一

  旦发生紧急情况,四分之一英里外的兵营里还有一连身穿绿色制服的州警在

  那里待命。

  待希特勒的车队过得伊撒河来,大厅的大门已经关闭,除要员外,谁

  也不准进去。因为全部座位被占,汉夫施坦格尔竟无法将一小批外国记者带

  进场去。8时零几分,希特勒的红色轿车“麦塞蒂斯”以及跟在后边的施勃

  纳·里希特的车驶抵了啤酒馆。人群在团团打转,这使希特勒颇为担心。他

  的卡车队能从这人群中通过吗?两辆小车缓缓驶近前门。此门由一群警察把

  守。为使马上就到的部队通过,希特勒忙劝说警察离去。之后,他便率众人

  走进啤酒馆的大门——赫斯在把门。由于发生争端,希特勒一进,门便被关

  闭,把领着一名美国女记者的汉夫施坦格尔关在门外。他警告警察说,如果

  把外国记者关在门外,那就会出乱子。

  但,实际上给开道的是叼着美国香烟——德国之罕物——的美国记者。

  在客厅旁,希特勒站在一根大柱附近,注视着讲台附近的密集的人群。台上,

  卡尔正在讲话,声音单调。他遣责马克思主义,号召为德国的复兴而奋斗。

  他的神态像个老学究,似乎不是在演讲,而是在讲课。听众客气地听着,不

  时以啤酒解乏。

  汉夫施坦格尔暗想,希特勒也得喝啤酒才更能与环境吻合。于是,他

  便花了30亿马克在服务台买了三瓶啤酒。希特勒不耐烦地等待他的褐衣卫

  队,不时呷上一口气酒。满载其他冲锋队员的卡车业已在外边等待,作好了

  一切准备,只待八时半后动手。头戴钢盔的卫队终于抵达了——这是行动的

  信号。卡车空了;武装纳粹将大楼团团围住。数量上处于劣势的警察,见此

  情景,一个个被弄得目瞪口呆。由于对政治战毫无准备,他们一筹莫展。

  戈林率领的卫队,带着连发手枪,涌进大楼。希特勒的保镖乌布里希·格

  拉夫正在衣帽间里等待卫队前来。此时,他走近希特勒身旁。希特勒已脱去

  身上的军大衣,只穿着巴伐利亚式的长尾黑晨衣。格拉夫在希特勒耳旁嘀咕

  了几句。据一旁观者说,就像顾客求大班给找张好桌子一样。20多名警察

  堵住了去路。卫队队长喝道:“别挡道——到那边去!”警察乖乖地向后转,

  像美国的警察老兄那样,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前门出去了。

  希特勒把手中的啤酒撂在一边,拔出他的勃朗宁手枪。在冲锋队的“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