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英]约翰·科斯特洛【完结】(154)

  之内击沉了两艘航空母舰。

  “飞龙号”还在奋力前进,速度约每小时三十海里。除了枪炮手以外,

  所有的人都转过来救火。大部分救火设备被炸毁,为了装备晚间出动的轰炸

  帆群而搬到机库的炸弹和鱼雷爆炸了,一排排的灭火水桶是无法阻止它们爆

  炸的。大火从上面的甲板烧到底下的甲板,轮机舱的水手就象被困在一座火

  焰的坟墓里。“飞龙号”仍在行进,好象一把漂浮的火炬,拖着一股浓浓的

  黑烟。下午刚过六时,它被从中途岛起飞去进行另一次袭击的B—17 “飞行

  堡垒”轰炸机发现。这是那天的第二次,陆军航空队的炸弹没有击中敌舰。

  随着夜幕的降临,中途岛剩下的海军陆战队的轰炸机和鱼雷飞机起飞进行夜

  间袭击——但是它们没有发现这艘正在燃烧的航空母舰,它在涡轮机停止

  前,比预料的要走得远得多。

  午夜一时后,山口多闻海军少将开始准备下令放弃舰只前的正式仪式,

  同时,这艘燃烧着的航空母舰发生了一系列爆炸。在缭绕的黑烟中,加来止

  男舰长郑重地将天皇的朋片转移到一艘驱逐舰上,矮个子山口多闻海军少将

  站在一个饼干铁盒上,发表慷慨激昂的告别演说。他同他的旗舰舰长对饮了

  一杯水之后,两人领着唱了“君之代”国歌。幸存者被送到驱逐舰上,山口

  多闻和加来却停下来欣赏月色,然后退到各自的舱房切腹自杀。最后命令一

  艘驱逐舰发射鱼雷击沉“飞龙号”,但在黎明时分,它还在漂浮,舰上的七

  十名水兵仍然活着,他们在这艘烧坏了的航空母舰于正午最后沉没之前被救

  走了。

  连续的打击击沉了南云的攻击舰队的最后一艘航空母舰,标志着他的惨

  败。“这一仗完了,”这是山本海军大将的文书军士在那天下午五时三十分,

  将“长良号”巡洋舰刚刚发来的不幸的电报递给总司令官时的反应。电报说:

  “ ‘飞龙号’遭炸弹袭击起火。”参谋部的成员紧闭着嘴巴,围着海图磋商

  了一个多小时,核查剩下的海军部队的部署。角田觉治海军少将率领的两艘

  航空母舰和一批重型巡洋舰,对荷兰港进行了第二次空袭后,正从北太平洋

  火速南下。近藤海军中将率领的一艘轻型航空母舰,两艘战列舰和四艘重型

  巡洋舰正从西面驶向中途岛;栗田海军中将率领的四艘重型巡洋舰和三艘水

  上飞机供应船从西北面全速驶往该岛,断后的是主力部队——巨型战列舰“大

  和号”、两艘较小的战列舰和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如果这几支可怕的力量能

  够同南云剩下的两艘战列舰和三艘巡洋舰会合,山本就会看到仍然有希望赢

  得一场“海上决战”。为了集合他的分散的舰队,山本总司令官当晚发出乐

  观的信号:“敌人舰队几乎被消灭,正往东撒退。”山本下令按计划在第二

  天占领中途岛。

  最后一个回合

  南云接到山本下午七时发出的命令:所有部队“立即接触敌人并将它们

  歼灭”,对他来说,这道命令是很不切合实际的,在遭到最后袭击之前离开

  “飞龙号”的那架飞机发回的最后情报表明,敌人在海上还有更多的航空母

  舰。

  “敌人的全部实力是五艘航空母舰、六艘重型巡洋舰和十五艘驱逐舰。

  它们正向西行驶。我们保护着‘飞龙号’向西北撤退,速度每小时十八海里。”

  山本的参谋长宇垣海军少将认为,南云这样断然违抗山本的命令,说明他“不

  想进行夜间战斗”。宇垣知道,美国人不论在太平洋的什么地方都不可能有

  五艘航空母舰:他估计最多只能有两艘在活动。山本希望将埋伏在中途岛北

  面的所有舰队投入夜战,届时他将拥有足够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来赢得一次胜

  利,弥补帝国海军在白天遭到的失败。因此,他命令近藤海军中将接管作战

  指挥权,部署他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南云的舰队奉命立即改变航向,“参加

  夜间战斗。”

  山本的计划又一次寄希望于敌人将会就范。但是,只有当美国舰队继续

  东进,才有可能在中途岛附近发生夜战。实际上,斯普鲁恩斯非常清楚继续

  带领第十六特遣舰队西进是危险的。对日本无线电情报所作的分析提供了明

  显的迹象:另一支大舰队正从西北方向驶来,曾经袭击荷兰港的航空母舰显

  然正从北面压过来,以便切断他同夏威夷之间的联系。此外,在黄昏时袭击

  过“飞龙号”的B—17轰炸机报告它们正在受到“零式”战斗机的攻击。这

  些战斗机可能来自那艘燃烧的航空母舰,也可能来自附近的另一艘航空母

  舰。即使雷达使他的舰船占有战术优势,斯普鲁恩斯还是断定:在夜间追逐

  南云的遭到打击的舰队,有可能使他和弗莱彻在白天赢得的胜利前功尽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