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英]约翰·科斯特洛【完结】(27)

  个过份简单的贸易障碍问题。这种观点同国务院里的一些人的尝试是相抵触

  的。由于远东危机连续几年不断恶化,美国在处理远东问题时的选择余地很

  小,国务院的这些人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比亨培克灵活。美国可以对日本采取

  胡佛一直不愿冒险采取的强硬立场,或者象格鲁在致新总统的信中所说的那

  样,“逐步体面地但从长远来说也许不是效果更小地撤退,容许我们的条约

  权利遭到废弃,开放的门户被关闭,我们的既得经济利益遭到破坏”。到一

  九三○年,美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还不到二亿美元,而每年向日本的出口额

  接近二亿美元,美国从经济上说有充分理由奉行这种方针。

  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因此,要撤出中国,对

  罗斯福来说在感情上和政治上都是不可想象的。而格鲁提出的方案被采纳为

  新政府的远东政策的指导原则,他的方案是:“虽不咄咄逼人但坚定不移地

  坚持并不断坚持维护我们在世界这一地区的合法权益。”它包括鼓励中国作

  为一支打击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这个方针需要赫尔早日拒绝蒋介石要美

  国担任调停人的建议。当有人建议美国带头提议对日本实行武器禁运时,国

  务卿也不准备扮演“国联的贤明顾问”的角色。罗斯福认为制裁将导致战争,

  他并不比他的前任更想做这种危机四伏的事情。次年,当大使威廉·布利特

  建议奉行西奥多·罗斯福的“庞大海军”政策,并说“我们说话应该温和,

  但建造军舰应三倍于它”的时候,总统对布利特表明,不可选择使用武力。

  日本退出国联和日本帝国海军扩建军舰的预算迅速增加,预示着海军军

  备限制的告终,以及旨在维护太平洋地区现状的华盛顿条约体系将随之崩

  溃。格鲁大使报告说,日本军方现在把美国视为主要敌人,“因为美国阻碍

  他们进行民族扩张”。这是一个明确的告诫:华盛顿鼓励中国坚决拒绝承认

  满洲国的政策,最后会逼得日本要么屈服,要么在大陆逐步发动一场全面战

  争,以彻底解决争端。

  波托马克战略

  这种警告促使华盛顿对桔色作战计划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项计划已

  经多次修改,以便考虑削减海军拨款。现在,由于太平洋舰队强行穿越重洋

  所需要的时间太长,这项计划几乎已经不可能实行了。陆军力量不足,还不

  到十万人,而且没有现代化的飞机和坦克。海军也没有达到条约规定的人数,

  缺员三万人。由于要节约维修开支,舰队只能全速行驶四个小时。为了开始

  建造二十六艘新战舰,罗斯福挪用了国家复兴计划的二十五万美元——一名

  义上说是为了使造船厂有活可干。这样一笔经费,是不能使美因同日本计划

  在十年内建造的一百五十艘新战舰相匹敌的,但是,一九三四年的裁军会议

  (温斯顿·丘吉尔讽刺它是“一出庄严而拖延时间的笑剧”)的失败,使国

  会议员们大为惊恐,从而通过一项法案,批准建造一百艘军舰和一千架飞机,

  这是美国海军力量达到条约规定限额所必不可少的。

  总统面临“职业和平主义分子”在公众中掀起的风暴,他们指责总统进

  行新的海军军备竞赛。总统却担心,美国海军即使按计划加强力量,也将不

  得不放弃菲律宾。一九三四年四月,东京外务省采取了不祥的行动,发表一

  项强硬抗议,反对向中国提供“技术和经济援助”。美国亚洲舰队司令和菲

  律宾驻军总司令随后提出一项绝密报告,警告说:日本的海上和空中力量的”

  惊人增长,已经使美国的现有力量保不住马尼拉湾和科雷吉多尔”。这样彻

  底承认美国的太平洋防御计划是欺人之谈,是在国会通过让菲律宾一九四六

  年独立的泰丁斯一麦克达非法案之前仅一个月。这项放弃美国在远东主要基

  地的法案,是孤立主义情绪的产物,它破坏了国务院的对华政策,毁了桔色

  作战计划的信誉。尽管如此,桔色作战计划仍然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基石,因

  为虽然海军计划人员强烈主张把舰队撇到夏威夷去保卫东太平洋,但没有别

  的可取的方案。

  “波托马克战略”固有的这种谬误,一直支配着华盛顿的海陆军将领们

  的思想,直到炸弹落到珍珠港和菲律宾,才被彻底炸毁。到一九三五年秋季,

  这种危险已经变得十分明显。海上列强的代表将在英国举行会议,讨论华盛

  顿和伦敦海军限制条约于次年到期后该怎么办。若不能把日本帝国海军的力

  量继续限制在原来的限额内,远东就会形成事实上的“日本统治下的和平”,

  因此英美代表团拒绝同意日本提出的力量均等的要求。由于希特勒的德国已

  经骗取英国支持它实施一项建造战列舰和潜艇的计划,海军大将冈田启介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