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10英里的峡谷,沿着这条峡谷屹立着一连串村落的废墟遗址。大型的村落座落在谷
底,其它的耸立在谷壁边上,高高地悬在谷底村落之上。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个单一独立、
向四周伸延的建筑,平顶、多层,少则十几间,多则上百间。
曾参和肯兄弟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来测量、绘制和勾画这些废墟遗址的草图。曾参本
人对废墟遗址的石匠手艺特别感叹不已,许许多多砖形的石块整齐地拼接在了一起,就
像“一件宝贵的镶嵌工艺品”,后来,有的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仅是切措克托村(查
科峡谷村落里的一个),就使用了5000万片经过打磨和切割的沙岩;这可能是在长达一
个多世纪里各个阶段修建的结果。
曾参回到首都华盛顿后,向他的上司提交了一份有关这次随军旅行的报告。尽管其
主要内容是关于他对路线的勘查和测绘,他还是提到了废墟遗址的事。他报告的一个版
本于1852年发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查科峡谷的兴趣。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勘察
测绘的、找矿藏的和旅游的人蜂涌进入美国西南部,在今天我们称为“四角地带”的区
域找到了散布在那里的类似废墟遗址(所谓的四角地带即指犹他、科罗拉多、新墨西哥
和亚利桑那四州相交接的地带)。有的废墟遗址跟查科峡谷发现的一样,是独立式的村
落;有的则是悬崖上的住宅,一个叠一个地修在岩檐之下;还有的就是天然或人工修造
的洞穴。这些住宅规模小的就一间两间,大的就不得了,看上去当年似乎有成百上千人
住在那里。
1874年,西部开拓地区摄像师威廉·亨利·杰克逊在科罗拉多州西南部旅行时,他
打听到了附近一个叫伟达方山的地方有很不错的废墟遗址。他于是去了那里并摄下了一
幢两层楼的住宅。方山的岩壁高800英尺,而住宅则立于崖顶小道突出的大石之上。
1876年,当杰克逊把这张照片在费城的美利坚百年博览大会上展出时,获得了巨大的成
功。不过,当时美国人并不知道杰克逊和另一个更为壮观的悬崖式建筑群失之交臂,那
住宅群其实相隔并不远,就在旁边的一条支谷里。
当时美国西南部最充满激情的探险家首推安托夫·班德利尔,一位中年的伊利诺斯
银行家;秀丽壮观的风景和远古的文化遗址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班德利尔于1880年得
到美国考古协会的一笔资助金(这种协会的出现在当时可是一个崭新现象),得了这笔
钱后,班德利尔去了新墨西哥州的圣达非,买了一头驴,开始了他的旅行。他花了18个
月的时间交叉横贯于新墨西哥。然后径直去了南美洲,在那里一呆就是10年。他在新墨
西哥访问了167座废墟遗址,其中最壮观的是由他的印第安向导胡安·约·蒙大亚带领
着他去的。蒙大亚带着班德利尔从圣达非出发,跨过里约格兰特河,来到一个名叫里托
佛利爵的峡谷(也称为豆溪)。班德利尔在这里巨大的悬崖下看见了一长排已濒于崩塌
的住宅;住宅后面则是天然或人工的洞穴,显然是一个被遗弃城镇的一部份。今天,为
了纪念安托夫·班德利尔,利托佛利爵峡谷已改称班德利尔国家考古纪念公园;班德利
尔曾把此地称为“我所见到的最为壮观的东西。”
在废墟遗址发现过程中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人是理查德·维士利尔,一个科罗拉多州
的牧场主,他急于利用探察西南地区废墟的机会,为自己发一笔横财。1888年他因追寻
被暴风雪驱散的牛群来到伟达方山这块高地之上。站在他从未到过的悬崖边,他透过飞
舞的雪片,竭力向前,向下望去,所见之物着实让他吃了一惊。半英里以外,沙崖峡谷
的那一边是一叠一垛的崖屋,静静的空无一人。这一大片建筑就是威廉·亨利·杰克逊
14年前访问伟达方山失之交臂的废墟遗址。维士利尔和他的妹夫乘着天色还亮就下到谷
底,再寻路向对面的悬崖城爬去。接着他俩一间屋一间屋地逛,随手拿走了那里的文物
——那些静静躺在那里,600年来没人动过,甚至没人知晓的文物。
维士利尔和他的家人把这些废墟遗址当成赚钱的好机会。整整一个冬天他们都忙着
去那里收集文物,开春即以3000美元的价在丹佛卖掉一批。到了1893年,维士利尔已经
先后出售过4批,其中包括陶器、工具、绿松石珠子,甚至木乃伊。用今天的标准来看,
这些滥发文物财的行为应该受到遣责,因为他们既不按科学的规律约束自己,同时对美
国的土著传统文化麻木不仁,甚至称得上亵渎,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可是在维士利尔的
时代却非常的普遍,当时许多博物馆都从这些文物滥发者手中买到价值连城的东西。
其实也不能全怪维士利尔,他的确也请求过史密索宁博物馆和哈佛大学的皮波蒂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