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科尔德维从地下唤起的巴比伦,看到许多古迹,看到
五彩缤纷的残片和昔日的繁华的痕迹。先知那利米是怎样讲的呢?
“于是沙漠里的野兽和岛上的野兽将住在那里,猫头鹰要住在里面,它将永远无人
居住,世世代代无人居住。”
第十四章 契晨-伊特萨(Chichen-Itza)遗弃在丛林中的巨城
又一座玛雅弃城在南美丛林中被发现,人们期待这次发现能打
破破译玛雅文明的坚冰。然而,随着发掘的深入,新的疑团又
不断涌现,考古学家们仿佛步入了新的怪圈。
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实在大多,因此,任何一种猜测都看似合理。
——玛雅学家 普莱斯考特
一轮明月挂在森林的上空。
玛雅人弃城北去已经过了1300年。北迁以后,玛雅人建起了新帝国,新帝国则亡于
西班牙人。这天,美国探险家、考古学家爱德华·赫伯特·汤普逊由一名向导陪同,骑
马穿越新帝国的国土,寻找玛雅最大、最美、最富、最豪华的古城契晨-伊特萨。一路
上人、马都历尽艰辛。汤普逊疲惫不堪,低头昏睡,马腿每一磕绊他就险些跌下马鞍。
行进之中,向导忽然发出喊声,他向前望去,看到一片奇景。
漆黑的树梢上显露出一个陡峭而高大的土山,土山的顶巅一座寺院沐浴着银白的月
光,像是玛雅阿克罗波里斯山顶上的“帕西农庙”(希腊雅典的雅典娜女神庙——译
者)。走得近了,愈加显得高大。那印第安向导下了马,卸去马鞍,铺开毛毯准备过夜
了,但汤普逊却着了迷地望着那雄伟的建筑,不忍入睡。向导准备床铺时,他却跳下马
步行前进。从土山脚下有一道陡立的石级直通山顶的寺院,石阶上长满杂草和灌木,有
几处已经倾圮。汤普逊认得这种建筑形式属于金字塔一类,也懂得埃及的金字塔的用途,
但这座玛雅金字塔不像吉萨的金字塔那样本身就是一座陵墓,从外形看倒有些像巴比伦
的通天塔,但是看来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那道巨大石阶的载体,而石阶则逐级上升,直
通日月神的庙宇。这个结构的目的比通天塔还要明显。
汤普逊拾级而上,他看到那些丰富多采的浮雕装饰。塔顶高约96英尺,他站在顶上
纵目四望,边看边数:一座,两座……周围一共六座建筑。这些建筑都藏在暗影里,有
的只在月光之下露出石砌的表面。
这里不是别处,正是契晨-伊特萨。在举国北迁的开始,契晨-伊特萨不过是个前
站,后来发展成为最大的城市,新帝国的中心。
随后的几天中汤普森多次登上这个古墟之巅。他写道:“一天上午,我站在这座古
寺的屋顶上,看着初升的太阳染红了远方的地平线。周围是深沉的幽静,夜间的喧闹停
止了,白天的匆忙尚未开始。天地都像是屏息等待着什么,随着阳光高照,整个世界唱
起来了。树上的鸟儿和草里的鸣虫组成一部大合奏。大自然教给原始人崇拜太阳,今天
的人类内心深处还保持着这种教义。”
汤普逊静静地立着,完全陶醉了,在他的眼里整个森林仿佛消失了,他似乎看到眼
前一片广场,长列的信徒登上山坡走向神庙,耳边响起圣乐,宫殿里人们在寻欢作乐,
寺庙里忙着作祈祷,他极力在喧闹的森林里寻找这一切。随后,他的幻境悠然消失,古
代的景色不见了,因为这位考古学家发现了自己的使命:绿树丛中出现一条狭窄的小径,
昏暗中若隐若现,这条路可能通向契晨-伊特萨最著名的奇迹:圣井。
墨西哥和尤卡坦的考古史中,至今没有出现谢里曼、勒亚德、比特里这样杰出的人
物。除斯蒂芬斯有所开创以外,还没有什么人在探险方面有所收获或在寻宝活动中做出
杰出成就,也没有谁用铁锹挖掘时突然发现珍贵的古文物。
汤普逊至少有一方面相当于尤卡坦的谢里曼,因为他动身前往契晨-伊特萨的决定
是根据一本书,而这本书除他以外谁也不曾认为具有实际价值。谢里曼对古籍的信任也
不过如此,汤普逊也令人想起勒亚德;勒亚德远征时身上只带着60英镑,同行的只有一
个人,而汤普逊深入原始森林时连一个便士的存款也没有。他遇到的困难足以使任何人
退缩不前,而他应付困难的顽强性较之比特里是毫无逊色的。
斯蒂芬斯的第一批收获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人们纷纷议论玛雅人是不是早已消失的
亚特兰蒂斯人的后代,古以色列部落的后代,古美洲印第安人的子孙,还是别的什么种
族。
汤普逊于1879年在一家畅销杂志发表文章,他赞同玛雅人是亚特兰蒂斯人后代的说
法。这是他早期发表的文章。到了1885年他亲自到达尤卡坦时,思想上还在不断考虑玛
雅人的祖先问题。当时他只有25岁,在美国领事馆中是最年轻的,但当他到达现场以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