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了共产党支部,有刘振亚、王铭武、袁血卒同志等十多名党员。赵、董
牵头,季振同联络团长黄中岳参加,一万七千多人起义。没有季振同的作用,
就不可能把部队全部拉出来。季振同是有很大功劳的。后来改编成第五军团,
军团长是季振同,董振堂任副军团长,黄中岳任十五军军长,共三个军。
五军团这次暴动,是人数最多的一次。1930年程子华在湖北领导阳新、
大冶暴动,那次才一千人左右,过来后成立了八军。上海党中央《红旗》上
称作“模范兵变第一声”。而宁都暴动,一下子过来一万七千多人,而且武
器好,能打仗。
后来,季振同、黄中岳二人因有通敌的嫌疑被免了职,董振堂任五军团
的军团长,肖劲光任政治委员。十五军是季振同、黄中岳的老底子,左权任
军长,我调到那里任四十四师一三○团政治委员,团长是刘振亚。
毛泽东天才的军事指挥艺术
粉碎蒋介石的三次“围剿”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军队,在江西省长鲁涤平指挥下,对毛
泽东、朱德领导下的红一方面军进行了第一次“围剿”。敌人低估了红军力
量,想“长驱直入,分进合击”一举歼灭红军。总前委会一致同意毛泽东同
志提出的“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我红军大踏步战略撤退,使进剿之敌三
次扑空。待敌人疲惫不堪时,我则实行反击,五天打了两个胜仗,歼敌上万
人,活捉了国民党“围剿”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
第二次“围剿”,是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指挥发兵20万,敌人采取稳
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办法。敌我双方对峙很久。我红一方面军以优势兵力,
先打弱敌,从富田打开缺口,然后由西向东,各个击破。对战斗力比较弱的
公秉藩、王金钰两个师进行包围歼灭。我军横扫七百里,歼敌三万多,从富
田一直打到建宁。这一仗打得非常艰苦,也打得非常好。我率领的三十五师
一○五团的任务是带一部电台,从敌人后边绕上去。
取得了两次反“围剿”的胜利之后,蒋介石气急败坏,亲任“围剿”军
总司令,开始了第三次“围剿”。蒋介石以非常快的速度长驱直入;我们没
有估计到他们会来得这么快。毛泽东在黎川召开前委扩大会,除军团长、政
治委员以外,要一个基层干部参加,组织上决定派我去。我作为团政治委员
参加了这次会议。在毛泽东主持下,会议确定继续采用游击战的办法同敌人
周旋。我们熟悉地形,处在暗处,敌人到了陌生地段,处在明处。要利用这
个优势,避实就虚地同敌兜圈子,相机消灭敌人,粉碎敌人的“围剿”。这
次“围剿”,陈诚、罗卓英、赵观涛、卫立煌,加上广东的蒋光鼐、蔡廷揩
----------------------- 页面 27-----------------------
诸部,一下子插到我们的苏区。毛主席指挥打了几个圈子,在兴国的高兴圩、
老营盘等地歼敌四万三千余人,缴枪两万余支。当时已成立了一军团 (辖四
军、十二军)、三军团(辖三军、五军、六军)。在高兴圩,一军团首长让
我团抢上一个山头,占领山下小河中的一个亭子,把敌人切断;以便一、三
军团主力分别在高兴圩、两营盘歼灭敌人。
我们跑步上山;敌人也在从另一面上山。团长石金山带领我们四个连在
山上与敌人打了个遭遇战。我们集中火力一下子,把敌人压了下去。这时,
团长牺牲了。我立即下命令:一连长代理团长。可打了一阵子一连长又负了
伤;二连长接着上。后来二连长也负伤了。三连是预备队。我说,三连长不
能上,我自己兼连长,继续打。
天快黑了,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只有消灭这股子敌人,保住阵地,才
能下去。为此,我把机枪连布置好,作为正面主力;让三连采取两面包抄的
办法压下去。三连执行了命令,我们从两面压下去。那次战斗敌人除少部分
逃跑外,基本被消灭了。三连最后也只剩下十八个人,干部只留下一名副排
长。我还记得,这位副排长姓邓。尽管伤亡很大,可我们完成了战斗任务,
巩固了前沿阵地。
这是很硬的一仗,没有全部消灭敌人,倒牺牲了我们十一师师长曾士娥。
这一仗后,我们撤离阵地休息,敌人又尾追过来。我们熟悉地形,处在
暗处;他们在明处。我们看得见他,他却看不到我们。我们一会在这儿,一
会在那儿,转了几下。最后在兴国的一个地方我们消灭了韩德勤一个师。到
此,第三次“围剿”基本粉碎了。
三次“围剿”期间,在上海的党中央派任粥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代
表团到苏区。这是中央到苏区的第一个代表团。上级决定这个代表团在第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