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土尔扈特蒙古人首领和鄂尔勒克心灰意冷。他挚爱骑射游牧的中华北疆,眷恋
那豪爽勇猛的手足同胞,可他忍受不了那种兄弟相残的情景,他更不愿自己的族众
受到欺凌。他决定率族众全身而退,另寻乐土。
1633年,和鄂尔勒克率领族众,携带毡帐等生活必需品,赶着畜群,北上寻找
安身之地。
苍茫河山,何处可以安家立命?土尔扈特人远离故土,只身北上。那漫长的旅
途留下了多少酸楚的泪,那多情慈善的额尔古纳河记下了多少次再回首!
游牧人离不开水和草。历尽艰辛的土尔扈特部族人终于遇到了一块乐土,伏尔
加河下游。这里荒无人烟,水草肥美,正适合骑射民族生存。土尔皇特人感激上苍
慈悲,慨叹终于找到了一块乐士。
善良的土尔扈人定居下来在他们心目中,这里是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而实际
上,造化捉弄人。他们那辛酸的历史就从这里开始。
客居异域的土尔扈特部格守祖先传下来的规矩。他们仍然住毡包,穿皮袍,骑
骏马,仍然骑射游牧。那多少年来约定成俗的东西、仍旧约束着每一位蒙古人:集
体决定部中大事,和平解决纠纷,礼佛敬喇嘛……
只可惜,好景不长。对我中华北疆垂涎三尺的“北极熊”来到了这里,从此,
乐土有了许许多多的纷扰,有对沙俄逼迫的愤慨,也有对故土的眷恋。
沙俄对当年铁骑西征、威震欧亚的蒙古人心存敬畏。他们软硬兼施,威逼利诱
土尔扈特人就范。
沙俄看中了土尔扈特部的皮毛,牲畜,于是,就不惜豁免原来每年三千卢布的
关税,变相地进行商业侵吞,妄想成为蒙古人最可爱的伙伴,达到结成同盟的目的。
狡诈的沙俄深知,让草原上的游牧人臣服很难,所以他们声称,如果不敢订约,
那么哥萨克人会经常光顾这里。用武力逼迫的方式,先后和土尔扈特部签订了十二
个条约。
为了民族生存,深明大义的和鄂尔勒无忍辱负重。他深感这里很难成为真正的
乐土。
寄人篱下是蒙古人所不愿的。一向来去自由、桀骜不驯的蒙古人,戴上了枷锁。
处在那异域的伏尔加心胸开阔,赐予了远方游子衣食丰足,人丁兴旺,可那伏尔加
河的不肖子孙,却在排挤他们,压榨他们,土尔勒克又何不是如此!土尔扈特部心
系故国。
和鄂尔勒克死后,他的儿子书库尔贷青、罗卜藏诺颜曾感到习惯不同,言语又
不通,还是祖国好啊!
言毕,一饮而尽。他命令手下,拿大碗来,要与诸位大人一醉方休。
来访的客人深为土尔扈特部的气氛感染,他们很理解也很同情这些游子。对于
这种眷恋故国之情。任何话都无法宽慰。他们也尽情地豪饮,与族众同乐、同醉。
在他们居庄的十四天里,每天都有盛情的宴会,每天都能听到思念故土的言辞。
看到那酸楚的眼泪。
没有不散的筵席。大清来访的使臣要离开了。阿玉汗派自己的亲信阿扬尔,携
带礼物、信函回访永熙帝,阿玉汗的小儿子策楞敦多布还向康熙帝敬献一杆鸟枪。
“娘家人”要上路了。阿玉汗率族众送行,阿从汗恳切、诚挚地请佛祖保佑圣
主唐熙,并再三请殷扎纳等人转达他向康熙的祝福。
土尔扈特族人手捧檀香,双手合十,恭谨垂着,口中称诵:
“尊贵的客人啊,佛祖保佑!”
殷札纳等人也非常激动,有这样的子民,确实是皇上鸿福啊!他们饮下壮行酒。
然后上马,与土尔扈特部族众挥手道别。
草原上,清朝客人的马队已渐渐远去了。阿玉汗等人仍然立在那里、木然、凄
楚而又哀怨。他们那饱经磨难的心,跟着那来自故土的人去了,远去了……
殷扎纳等人回国后,面见圣上,详细描述了出使情况,和土尔扈特部的心愿。
圣主康熙嗟叹不己。
礼尚往来。旅居他乡的土尔扈持部、不断派人来清廷,或者礼佛,或者进贡通
好。清政府一直是礼遇有加,待如上宾。
1731年,土尔扈特部台吉多尔齐派遣阿尔巴图、沙喇布丹津等人来到北京,请
求拜见达赖喇嘛,言辞恳切,唯恐皇帝不恩准。雍正帝不但很痛快地答应了他们的
请求,而且还就这件事给理藩院下了一道圣旨:
“……他们住在遥远的北疆,多年来受俄罗斯压制,竟有这样诚挚的愿望,实
是我大清的荣耀。应该好好地提供粮草等物,送他们去礼佛,回来后,要多给他们
些茶叶、钱币。”
阿尔巴图等人在清廷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拜见达赖喇嘛的神圣使命。土尔扈
特部欢欣鼓舞。
1756年,阿玉汗之子享罗布喇什,再次派遣吹札布借道俄罗斯,历尽千辛万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