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利益和中国在外蒙的地位的企图。这些事件不仅在中国政府内,而且在中国国民
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
因此,中国之所以不愿意与加拉罕先生谈判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在外蒙问题
上有自己的条件;二是加拉罕先生提出了中国先同意恢复外交关系的先决条件。这
两个条件妨碍了谈判的举行。
本来,只要苏俄发表一个正式声明,承认中国在外蒙的主权,放弃在外蒙所采
取有损中华民国地位的措施,那么在外蒙问题上的僵局就可以打破。但苏俄对此颇
为犹豫。数月之后,莫斯科企图把俄国人在外蒙古的活动说成是由谢苗诺夫将军领
导下的白俄分子干的。
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主的强有力的中国舆论界对于谈判的迟迟不能开始大加指责,
非常不满。北京大学是中国知识界的重要堡垒。当时蔡元培是校长,而且也是公认
的所谓“自由主义运动”的领袖。直至大选完毕,曹锟就任总统职位,并且组成了
在他领导下的第一届内阁之后,政府才得以着手准备举行谈判。
谈判的第一步是指派王正廷为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与苏俄的全权代表进行谈判。
1923年3月4日,黄邦将军任外交总长时,王正廷被任命为中苏谈判代表代表团团长。
根据外交部的决定,此项任命是由王正廷本人通知加拉罕先生。两位全权代表之间
通过书信往来,并不通过外交部。这样,王正廷有权进行谈判,拟定一个协议草案,
但无论他与谈判对方达成什么样的协议,都须以政府同意为准。
谈判如期开始。王正廷的助手中有一部分是从外交部选派的,其中包括外交部
外政司第一科长赵权等人。谈判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
直到3月,王正廷和加拉罕才在加拉罕的下榻处,原俄国大使馆草草签署了一个
协议草案。
那天的谈判在天黑以前就开始了,由苏方设晚宴招待王正廷,饭后继续进行谈
判,直至次日黎明前两位代表在协议草案上签字方宣告结束。
签字程序刚一结束,苏方就拿出了香槟酒,加拉罕先生为两国友好关系的恢复
祝酒干杯。并将酒杯伸向王正廷,称之为“未来的中国总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这种言语有失外交官的身份的,有干涉中国内政之嫌。
当时的外交总长顾维钧,得知协议草案已经签署后,立即给王正廷打电话,认
为王没有向他汇报就在协议草案上签字,是失职行为。王正廷听罢此言,只好解释
说,协议草案尚未正式签署。于是,顾维钧想看一看草案全文。
一、二天后,那个被称为指导两国关系的总原则的协议草案送到了顾维钧的手
中,当他仔细审阅那个草案时,不禁大失所望,极不满意。于是顾维钧认为其中的
一些条款必须加以修改。他起草了一个报告,把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归纳为二条:
第一条是有关涉及外蒙的一些问题。协议规定废除沙俄同中国签署的以及同其
他列强签署的有关中国的一切条约。但苏俄同所谓的“独立外蒙”签署的条约和协
议却没有提到。既然特别指明是沙皇政府所签定的条约,这就是默认了苏俄与外蒙
的条约。顾维钧认为,中国政府绝对不能轻易作出这一重要的让步。
第二条是苏俄从外蒙撤军问题。苏俄正是依靠这些军队来维持他们所谓的外蒙
“独立”的。虽然双方代表对撤军问题曾进行了讨论,但协议草案中的有关条款却
规定,一旦中国同意撤军是有条件的,从而使自己处于完全听任苏俄摆布的境地,
而苏俄则可以认为中国提出的条件根本无法接受而长期屯兵外蒙。此外,这一特殊
条款的含意也今人十分不快,似乎苏俄在那里驻军是合法的,而且有权在撤军之前
提出种种条件。
顾维钧认为这种修改是必须进行的,因此他起草了一个报告,连同王正廷与加
拉罕签署的协议全文一起呈交内阁。
或许有人会问,王正廷如此匆促地与苏俄特使达成协议,他个人动机究竟何在?
这个协议在内阁又能否通过呢,还是让历史来告诉你吧!
3、内阁否决王正延——加拉罕协议
顾维钧的报告呈交内阁之后,内阁成员们都对此事极为愤慨。原因有二:第一,
王正廷实际上没有注意到他是在代表一个政府谈判,从而表现出对政府的轻蔑态度;
第二,他们也极力反对有关外蒙的二项条款。
不过,财政总长王克敏更加反对的是与处理庚子赔款有关的条款。庚子赔款是
苏俄政府于1919年宣布废除的不平等条约的一项内容。沙俄在庚子赔款中占有很可
观的份额,虽然苏俄在协议草案中再次声明废除这一条约,但该条款又同时规定,
扣除以庚子赔款为担保的各项义务所需之后,所剩余的款项要由苏俄确定其用途。
王克敏先生坚决反对这笔余款的支配完全交给苏俄,因此,他建议立即解除王正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