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底,皇贵太妃已经病危,一直拖到七月初一皇帝奕才下达尊博尔吉济特氏为康慈皇太后的谕令,奕长长地舒了口气。
病入膏肓的博尔吉济特氏只当了九天的皇太后就去世了,在其去世后所上的谥号中没有道光的谥号“成”字,这位道光的第四位皇后被称为“孝静皇后”,而不系“成”字,就意味着不能在太庙中有一席之地,不过是个挂名的皇后。
奕对不给母亲系道光谥的做法非常不满,而咸丰对恭亲王的防范也愈发明显。
太后去世仅一个月,咸丰就下令解除了奕的全部职务——包括军机大臣,并让已经25岁的奕回上书房学习。
在咸丰看来,有载垣、端华、肃顺就足够应付日常的政务了。
咸丰同弟弟恭亲王奕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恭亲王奕的处境比起雍正时期的十四爷要好多了,起码没被软禁。
是咸丰的“孝悌”之念还未完全泯灭,还是连整人的手段都比不上高祖雍正呢?在另一个世界的博尔吉济特氏,如果知道自己刚去世,咸丰就对奕翻脸,又会有何感受呢?更令她不可能料到的是:八年后咸丰去世,在又一次政局的巨大变化中,由于恭亲王奕的特殊贡献,咸丰的儿子同治让孝静皇后得到“系谥、太庙”的待遇,从“孝静皇后”变成了“孝静成皇后”。
可美中不足的是,她的女婿景寿却在这次事变中被罢官,“叹人生,终难定”……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F09 咸丰懿贵妃叶赫那拉氏
玩弄权术她堪称轻车熟路,应对国际局势却总是一误再误;如果在洋务运动的基础上再向前迈一步,她就成为中国的明治;遗憾的是她不仅未能迈出这步,甚至还把试图迈出这步的人给扼杀了,使中国失去向近代转轨的机遇;更可悲的是,为了泄私恨在19世纪90年代还迷信起“刀枪不入”,结果是“扶清灭洋”终成虚话,而“辛丑条约”却实实在在地套在国民的脖子上;迨至提出所谓“预备立宪”时,早已无力回天……
生逢末世(1)
咸丰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
玩弄权术她堪称轻车熟路,应对国际局势却总是一误再误;如果在洋务运动的基础上再向前迈一步,她就成为中国的明治;遗憾的是她不仅未能迈出这步,甚至还把试图迈出这步的人给扼杀了,使中国失去向近代转轨的机遇;更可悲的是,为了泄私恨在19世纪90年代还迷信起“刀枪不入”,结果是“扶清灭洋”终成虚话,而“辛丑条约”却实实在在地套在国民的脖子上;迨至提出所谓“预备立宪”时,早已无力回天……如果道光择立的皇太子不是皇四子而是皇六子、如果咸丰也像他的父亲道光那样到去世时至少有六个儿子健在、如果咸丰的寿命起码也像他的父亲那样活到六十多岁,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就不会给咸丰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留下如此大的空间,然而历史没有那样多的如果……
叶赫那拉氏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被封为懿贵人,那一年她16岁,比刚刚即位改元的咸丰皇帝小四岁。
贵人的封号在宫中是偏低的,比贵人还低的是“常在”、“答应”,而比贵人高的有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后。
尽管叶赫那拉氏在宫里的起点并不高,但在咸丰四年晋升为懿嫔。
咸丰的第一位皇后是他在藩邸时的嫡福晋萨克达氏,她在道光二十七年同皇四子成婚,可怜这位原配在咸丰即位前32天去世,咸丰即位后被追封为孝德显皇后。
咸丰的第二位皇后是钮祜禄氏,虽然比叶赫那拉氏小两岁,但她在咸丰居藩邸时就嫁了过去。
在追封萨克达氏孝德皇后不久,咸丰就册封钮祜禄氏为孝贞显皇后。
对叶赫那拉氏来说,能否往上熬,主要的就看能否生儿子了。
咸丰在即位时还没有一儿半女。
但要争取到生儿子的机会也没那么容易,且不说后宫粉黛中有名分的就有18位,此外在圆明园还有被金屋藏矫的江浙美人分别被安置在“杏花春”、“武陵春”、“牡丹春”、“海棠春”,期望能同皇帝共度良宵,就像海市蜃楼一样。
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里,不使出浑身的解数就很难引起皇帝的垂爱,更何况咸丰是个子嗣不旺的人,从他结婚时起在七八年的时间里将近20个后妃就没有一个能生下子女,可真有点邪了。
第一个怀孕的,是同叶赫那拉氏同时进宫的丽嫔他他拉氏,他他拉氏在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生下位公主。
紧接着懿嫔叶赫那拉氏也有了身孕,而且居然在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大阿哥载淳,咸丰兴奋不已,挥笔写下“庶慰在天六年望,更钦率土万斯人”的诗句。
到咸丰七年(1857年)这位为皇帝生下惟一儿子的叶赫那拉氏已经被晋封为懿贵妃。
玫贵人也在咸丰八年(1858年)生了位阿哥,但不久就夭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