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对美国标志性建筑的狂热争夺史_[美]米切尔·帕赛尔【完结】(6)

  九月九日,阿尔弗莱德·史密斯系着领带,手拿银铲和约翰·拉斯科博、皮埃尔·杜邦、威廉姆·兰姆一起来到大厦在第五大街的入口。五千人聚集在一起观看阿尔弗莱德·史密斯为大厦奠基,奠基石是一块四千五百万镑重的瑞典花岗岩。阿尔弗莱德·史密斯在奠基石背面放了一个铜盒,盒子里装着一份大厦的历史记录,阿尔弗莱德·史密斯本人与两位合伙人、建筑师们的留影,当时通用的共计一百美元的硬币与钞票,另外还有一份当天的纽约时报。“如果这个大楼将来有一天要为建设另一座更棒的大楼而被毁掉时,那时的人们将会通过这些实物来准确地了解今天的历史,”阿尔弗莱德·史密斯抱着大楼总是会越盖越高的想法,无比感叹地说。

  在此之前的十年中,纽约的人口增长了二百万,总数几乎达到七百万。纽约市计划拆毁一批建筑,到一九三〇年九月,一千五百九十八座建筑已经夷为平地,一千二百六十五座有待拆毁。摩天大楼仍然是新事物,地产专家所关心的问题是大楼究竟能建多高。一个工程师向美国焊接协会宣称建造一里高的大楼是完全可行的,而这一高度相当于帝国大厦的四倍。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克莱德?莫理斯教授则预言当高风袭击这些超高建筑时,居住者可能会得一种类似晕船症的疾病。

  一九三〇年九月下旬,钢铁工厂的工人用铆钉固定了帝国大厦上的最后一块钢铁。一面美国国旗在一千零五十八英尺的高空升起,大厦顶梁上的十几个工人欢呼着向它挥帽致礼。直到今天,走过纽约市中心大街的人们一抬头就会看到威廉?兰姆这一简洁优雅的设计作品,帝国大厦与以前摩天大厦那种层层叠叠的古典装饰不同,它的大理石外表全部采用笔直的线条,去除了飞檐或其他饰物的累赘。另外传统的做法是将窗口嵌在大厦前面,这样可以使居住者从视觉上感觉到大厦的高度,威廉姆·兰姆抛弃了这种设计方案,他认为这种做法对一座高一千英尺、宽二百英尺的大厦不起作用,它会使大厦看上去像由一个又一个的凹陷的方框组成的单调表格。威廉姆·兰姆设计的窗口高度几乎与大理石表层齐平,大厦表层由闪闪发亮的镀镍钢板组成,看上去非常平滑,像用机器打磨过一般,坡度平缓的尖顶使大厦看上去比实际高度还要高。

  天际争雄(4)

  在铺天盖地的有关帝国大厦的报导中,在阿尔弗莱德·史密斯有关潮流变迁的沉思默想中,一个潜在的严重问题却一直没有被认真考虑过。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九日,即瓦尔道夫大楼被拆毁几个星期之后,股票市场急剧下跌。短短一天之内,一千六百万股票被大量抛售,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私下里,阿尔弗莱德·史密斯忧心忡忡。约翰·拉斯科博也几乎整夜未眠,直冲云霄的帝国大厦会给他带来巨大回报的预言立刻显得站不住脚了。如果约翰·拉斯科博不那么虚荣的话,或许此时做一些补救措施还为时未晚。但最终没有丝毫迹象表明几位合伙人对这件事做过理性的思考。

  如果阿尔弗莱德·史密斯曾经相信帝国大厦不用花多大力气就会获得巨大收益,那他就完全错了。阿尔弗莱德·史密斯的当务之急就是寻找承租者,而当时的情形却是商人们都在削减用于办公室的费用,很少有人需要租赁新的办公大楼。他曾寄希望通过这次投机行为从政治失意的痛苦中摆脱出来。但这份工作却困难重重,耗尽了他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阿尔弗莱德·史密斯对大厦前景的信心让人疑惑。“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厦一完工就会全部租赁出去,”在市场急剧低靡两个多月之后,阿尔弗莱德·史密斯还在一直坚持着。离大厦竣工的日期越来越近了,行人议论纷纷:“他们怎么来填充大厦呢?到哪去找那么多公司来租出去呢?”

  这场经济危机影响了每一个阶层的人们,尤其是对刚刚成为移民到美国的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和犹太人来说,这更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帝国大厦简直就是阿尔弗莱德·史密斯成千上万的雇佣工人的天赐之物,这份工作对他们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重要。一九三一年四月初,帝国大厦的建造工作已接近尾声。一天上午八点,一个三十岁穿蓝衬衣、灰裤子的意大利木匠在来到工地,说他想找份工作。他显得很沮丧。他乘电梯升到楼顶,然后从一个窗口跳出,摔死在第二十一层上,工人们发现了他血肉模糊的尸体。警察调查发现此人曾经在大厦工作过,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孩子。

  好像经济方面的坏消息还不够糟糕一样,阿尔弗莱德·史密斯和他的合伙人在飞艇系泊方案上又面临技术难题。任何人只要考虑到在如此高度卸载乘客所需解决的力学问题,就都无奈地放弃了。从力学上将,高建筑物会使微风变成无法计数的气流,都市高楼耸立的街道就像不断喷涌气流的烟囱一样,屋顶反射阳光也会产生方向不定的小风暴。在变化莫测的风暴中,庞大的飞行器要克服多大的困难才能降落到帝国大厦尖利得有如桅杆的升降台上呢?难道阿尔弗莱德·史密斯真的希望看到旅客离开在大风中颠簸的飞船登陆到一个离地面四分之一英里高、漫长而动荡的跳板上吗?世界的最富有经验的飞行员,驾驶齐柏林飞艇做寰球飞行的第一人——雨果·艾肯那的回答令人尴尬:“我决不会驾驶齐柏林飞艇冒这个险,”他对一个晚报记者说。尽管如此,一九三〇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钢铁工人还是冒着浓雾,不辞劳苦地在大厦顶上安装了二百英尺降落台的最后一个螺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