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_与子偕行【完结】(80)

  “爱卿真忠义之士也。”赵桓眼光发亮,欣喜异常地说道:“执政有何阙否?”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赵野见问到自己分内事,上前说道:“陛下,尚书右丞宇文粹中随上皇东幸,其职尚阙。”心中叹道:‘真是便宜了李伯记。’

  “朕即封卿为尚书右丞。响午了,众位卿家可去崇政门外庑用膳,午后再议不辞。”

  众人看看天色不早,来回奔波也是颇为疲倦,闻言倒是乐意退朝休息片刻。

  赵桓自与朱氏相见后,午膳也没有了胃口,想来想去左右每个主意,一会要死守祖宗的社稷,一会又惧怕金军势力想要出狩。

  一旁侍立的王孝竭见赵桓心事重重,知道这位官家还是拿不定主意,当即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皇后、国公的车仗何时出宫?”

  赵桓楞了楞神,脱口说道:“午后悄悄出宫,派禁军城外相候。”

  “遵旨”王孝竭又说道:“那――陛下……如今,金军正在过河,陛下……”

  “过河”赵桓打了个冷战,放下手中的筷子。双目无神地望着眼前一桌子的美食,忽地说道:“王孝竭,传旨,午后召众位大人福宁殿再议去留之计,着封李纲为东京留守。”

  王孝竭会意地一笑。在这一顿饭的功夫,赵桓又改变主意了,显然又想出狩。

  福宁殿议论刚开始,李纲便先生为主,诉说唐明皇出狩川中的历史教训。并诉说:“出狩就是龙脱于渊,前途实不可测。”并言唐明皇闻潼关失守,即时幸蜀,宗社、朝廷碎于安贼之手,屡年然后仅能复之。

  范祖禹在旁边也极力主张坚守并说道:“唐明皇其失在于不能坚守以待勤王之师。今陛下初即大位,中外欣戴,四方之兵不日云集,金人必不能久留。舍此而去,如龙脱于渊,车驾朝发而都城夕乱。虽臣等留,何补于事宗社、朝廷且将为邱墟,愿陛下审思之。”

  “此真乃危言耸听。”耿南仲白了眼李纲,范祖禹二人一眼。不屑地说道:“相公言过了。”

  赵桓还在犹豫间,王孝竭从内门入,在赵桓身恻说道:“陛下,皇后、国公已经出城,正由禁军护卫南下。”顿了顿,又细声说道:“陛下怎可久留在此。”

  赵桓闻言脸色大变,猛然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声音变了个调。说道:“诸位爱卿勿在议论,朕将亲往陕西,起兵以复都城,决不可留此。”说罢,不知为何,流下了两行泪水。

  李纲急得跪倒在地,顿首流涕道:“事尚未到绝地,陛下真要舍弃社稷、万民……”由于气急攻心,言辞已不能出,几乎到了以死相邀的地步。

  正在此时,皇叔燕王赵似、越王赵俁晋见,二王见此情景,问明情由,不禁面面相嘘。做为外藩,他们对朝廷大事是不好发表甚么意见的……

  赵桓又缓缓地坐回御座,神情激动,亦不能言语。

  李纲继续说道:“金军已然过河,陛下西去,其必以轻骑追之,何能去远?”

  燕王赵似、越王赵俁见赵桓仍在犹豫不决,也感到不能再格守外藩不予朝政的制度,当下赵似说道:“陛下,臣以外藩本不应议论朝政,然祖宗百年基业危在旦夕,臣不得不进一二言。金人败盟入寇,陛下当以大义晓谕天下臣民,据守京城,万不可将宗庙社稷之地,弃之而让与蛮夷,陛下若是西去,必然凉了天下亿兆臣民拳拳之心。”

  赵俁亦说道:“陛下,臣亦以为陛下不可弃守京城,京城乃陛下之根本,弃之亦如龙脱于渊,虎落平阳,而大宋江山危也。”

  “京城可战将吏不下二十万,金人远来已是强弩之末,陛下以逸待劳岂有不胜之理?”

  “陛下,祖宗创业不易,岂能轻弃。”

  “二位大王言之有理,臣请陛下速做圣断,以奋军心。”

  两位叔辈亲王的话相当有分量,赵桓的神情稍稍恢复,情绪稍定。即取纸御书“可回”二字,用皇帝玺宝,传命王孝竭取快马追还皇后、国公。

  良久,赵桓直直望着李纲缓缓地说道:“既是卿留朕,治兵御寇专以委卿,不令稍有疏虞。”李纲惶恐不安,再三顿首受命。与李棁同出治事。

  当夜,李纲宿于尚书省公厅,而其他宰执宿于内东门司。

  三更时分,皇后车驾将近半夜还是没有回来,赵桓越发不安,又生逃逸之心。

  第十五章

  正月初五,李纲自尚书省上朝,在路上见有官员复传有南狩之事,而且太庙神主已被请出。

  李纲大为吃惊,慌忙感到祥曦殿,见殿前司班直侍卫与禁军将吏皆已整装待发,乘舆服御停放在殿前,六宫妃嫔袱早已在车旁等候,

  正在他惶然无措时,宣正郎、龙卫神卫四厢副都指挥使吴革大步走到他面前,施礼说道:“相公,陛下决意出狩,下将等禁军将吏恳请相公进谏陛下,将吏们家眷俱在汴梁,愿死守京城。”

  李纲用赞许的目光望着吴革,说道:“吴太尉真是识大体之士,可叹那些君子们却无太尉半点见识。”说罢快步走到正在列队的禁军将吏前面厉声喊道:“尔等是愿以死守宗社乎,愿扈从以巡幸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