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花犹豫地拾起纸团看看,也凑到间壁墙的小孔处,向隔壁看看,原来是她常见的女子。她放下心来,沉思了一下,背向房门,也写了个纸条,从小孔里塞了过去。
蜀花的纸团到了陈天仇手里,上面写的是“我是好人家的女儿,不幸被转卖几次,现在可能要被卖到什么王府去。求姑娘救我。”
陈天仇思忖片刻,又写了几个字“勿急,你表面上听候他们摆布,我想办法救你。”
当这个纸条传过去后,因为出了响动,蜀花屋子的门开了,监视她的女人说:“没事快睡吧。”蜀花只好答应了一声,与陈天仇的奇遇,给蜀花眼前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有如落水者抓住了一块木板,开始了新的生存的憧憬。
陛见的日子终于到了。刘铭传在太监引导下进入长春宫时,西太后和奕譞、奕劻、翁同和都在,刘铭传甩下马蹄袖,伏在地上叩头说:“臣刘铭传奉旨进京陛见,听候太后懿旨。”
“起来吧,你多大了?”西太后和霭地问。
刘铭传爬起来答:“臣今年49岁了。”
“我说你这么硬朗呢,”西太后说“49岁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你十多年前就开了缺,那时三十多岁,在我大清,你是第一个年轻轻就摔耙子走人的吧?”
一听这活不中听,奕譞忙代答,刘铭传是因为眼疾请求开缺回乡的,太后忘了?
西太后:“我记性没那么不好,可我听说,刘铭传你心里又气,我看你眼睛没什么毛病啊。”
刘铭传说自己确实因眼疾请求开缺,就是现在,也是时好时犯。
“回头请林太医给你瞧瞧,”西太后说“我不怕你有脾气,我最看不惯拿糖,动不动摔耙子给朝廷颜色看。”
“这都是市井传言”翁同和站出来替刘铭传开脱说,刘铭传贤良方正,是个可信赖之人,几次淮河大水,干旱,刘铭传都倾其所有,总共拿出几百石粮食赈灾,口碑甚好。
西太后:“不用你说,我若不知道他是个忠厚之人,我也不宣他进宫来了。我看不上的,早把名字都忘到脖子后头去了。”
一见西太后有了笑模样,刘铭传忙说:“谢谢太后,铭传愿为国家尽绵薄之力。”
西太后吩咐太监:“来呀,赏他个座。”
刘铭传忙又谢恩,太监撮了个小杌子放在西太后脚踏旁,他坐上去,头与西太后的腰部比齐。
西太后喝了一口茶,问:“我听说你有两件宝,都是什么呀?”
刘铭传说,不算什么宝,一件是一柄羽扇,是当年曾大帅送他的。
“这曾国藩也挺小气的,”西太后说,“送一把羽毛扇给人。”
刘铭传说:“臣猜测,曾帅是想让我学学诸葛孔明,多长点智谋,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另一件呢?”西太后问。
“是我的洋枪教习毕乃尔送我的一柄军刀,”刘铭传说,“是德国克虏伯军工厂出品的。”
西太后对毕乃尔倒有浓厚的兴趣,听说这个毕乃尔入了大清国籍,她问,这人忠于我们呐?还是忠于法国?
刘铭传说:“当然是我们了,我这回也把他带来了。”
西太后说:“夷人呐,粘上毛比猴都精,你要小心,别让他吃里扒外。”
大臣都乐了,奕譞说:“老佛爷什么都知道。”
奕劻也说:“老佛爷问的这些,连我都没有听说过。”
西太后有点沾沾自喜:“你没听过的多着呢。”又转对刘铭传说,“老子不是说过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三是最吉利,最大的数,你有两件宝不好,我给你凑一件。”
刘铭传忙说:“谢老佛爷。”
西太后命李莲英:“把洋人送我看戏的千里眼拿来。”李莲英答应一声下去,少顷托出一支单筒望远镜来,西太后把望远镜镜头拉开,演示一下。
西太后吩咐李莲英说:“给他吧,千里眼,看得远,这本来是打仗使用的玩意儿,拿来给我看戏!台子离我不过才有几丈远,以为我眼神不济到那份上了吗?”
奕劻说:“谁这么说可是有眼无珠了,老佛爷仰起头来能看清树上的麻雀是公是母。”
西太后哈哈大笑:“你真能扯臊。”她转过脸,问摆弄望远镜的刘铭传:“朝廷要用你,你不会再说有眼疾不出山了吧?”
刘铭传说:“岂敢,愿为朝廷效力。”
西太后冷丁想起一件事,马上叫:“小李子!”
李莲英马上弯腰趋前:“奴才在这呢。”
西太后说:“没去看看,今个德国呀,俄国呀,还有小日本子,尤其别放过英国,看看他们的使馆升没升旗?”
李莲英说:“喳!自从昨个老佛爷吩咐去看他们旗杆,今个一大早就派人去看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西太后看人家使馆升没升旗有何讲究。
西太后觉察了众人的诧异,便道:“唉,啥事不操心也不行。这看升旗也有个讲究。这不是法夷在观音桥打胜了吗?若是各国为他高兴,一定升旗,若是不乐意,就不会升,我品了好几回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