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启官下楼来了。”伍国莹嘴里应道,同小山子扶着步履蹒跚的潘振承,缓缓从后门进来。潘振承推开伍国莹和小山子,正欲行礼。
李湖摆摆手:“免了免了,潘翁,你为何要这样?”潘振承向李湖诉苦:“商欠严重,亏空巨大,去年至今,许多行商几乎没做生意。更令行商负担不堪的是——”李湖打断潘振承的话:“你不用说下去,是本官横征暴敛,派捐无数,掏空了十三行!”
“末商不敢指责抚院。”
“可你想赖掉的,就是本抚索要的派捐!”
潘振承央求道:“望李大人宽限缴银日期,来日情况好转,一定加倍捐输。”
“宽限?宽限一年还是两年?灾情十万紧急,就是宽限一天也不成!”
“十三行确实拿不出义银。”
李湖的突暴眼睁得滚圆:“拿不出也得拿!本官不怕担逼死人的骂名!”潘振承对伍国莹道:“国莹,你去把会所账本拿来,呈交给陈藩司核查,看看这三年行用都用到何处去了,会所欠各洋行多少银款。”潘振承转到李湖面前:“李大人,请您随末商走一趟。”
小山子举着灯笼在前面引路,李湖跟在潘振承身后进入迷宫般的通道,通过三扇石门进入银库。潘振承接过灯笼去照空空的贮银架,仅最顶头堆放少许元宝。潘振承道:“这是会所仅有的家底了,两千六百七十五两。若核对账底,会所倒欠行商一百万银两。”
李湖眼睛盯着一扇挂锁的门:“里面还有一间库房。”
“那是贡品库房。”
“打开看看。”
潘振承先开锁,然后再按机关,石门缓缓打开。
库房里堆满了贡品箱,李湖掀开箱盖,打开一只包装盒,里面装有一架金光灿灿的自鸣钟。李湖再开一只贡品箱,里面装的是做工精美的珐琅彩花瓶。还有一只箱子竖在墙角,比人还高,“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李湖问道。
“是铜胎镀金西洋女神雕像,光这一件,十三行就花了五万银两,从英商手中买的。”
“这个和珅,不惜劳民伤财,取悦圣上。”李湖抹了一把汗水责备道,“启官,一个多月前你拿和珅派的礼单给我看过,我当时跟你打过招呼,不要理他。”
“不成呀,事情发生了变化,若是李大人遇到这事——唔,末商还是请李大人先看上谕吧。”潘振承从袖袋中掏出上谕,递给李湖。李湖肃然起敬捧在手中看,说道:“皇上着你代纳西夷贡,礼单之外的贡物免收。你是该遵旨照办。”李湖环视满屋的贡品箱:“替皇上收下的贡品放在哪只箱子里?”
潘振承苦笑道:“皇上日理万机,加上朝臣和地方官一味说好话,皇上真以为万国竞相朝贡,不知年年送到京师的洋贡大都是花钱买的。今年的情况更特殊,几乎全用真金实银采办,共耗费一百零二万三千银两。”
“你做这事之前,怎不跟我通气?”
“抚台您那时去五邑巡察,后来又遇到洪灾,末商上抚院扑了个空。而京师那头催得火烧屁股。”潘振承又从袖袋里掏出一只信封:“李大人看这个,和中堂收到我的哭诉信,又下了手谕。”李湖接过信看,黧黑的脸膛露出鄙夷,“果然是和珅捣的鬼,借助龙威吓唬行商,限三天之内办齐,若不遵命他就要奏请圣上封口闭关。”李湖冷笑道:“皇上圣明,哪会听他巧言拨播弄?你们也太老实了,他说办你们就屁颠颠照办。”
“我的李大人,您比末商更了解朝廷。和中堂圣眷正隆,权倾朝野,他的话差不多成了圣旨。更何况,和中堂迎合的是圣意,皇上打心眼里喜欢万国朝贡,贡品越多越好。”
李湖的心情既痛苦,又沉重,他走近贡品箱,抓起一把吕宋珍珠,喃喃痛惜道:“皇上啊,紫禁城大小宫殿满是珍珠玛瑙、异器奇物,您就不可节俭一点吗?穷奢极糜,实乃国之不幸啊。”
潘振承道:“十三行耗尽财力,代办的洋贡还不知能否令皇上与和中堂满意。”
李湖沉默不语,眼帘里洪水滔滔,灾民流离失所,浮尸遍野。李湖的突暴眼骤然血红,鼓得吓人,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像行将爆发的火山。一股难以抑制的怒气夺腔而出:“拍卖贡品,筹银赈灾!”
潘振承骇然一震:“这可是贡品啊,望抚台三思。”
李湖愣了一愣,发狠说道:“本抚拍卖的就是和珅邀宠悦圣的贡品,不是皇上着你们代收的贡品。赈灾要紧,有事我顶着!”
却说陈用敷看过账本,一句话也没说,他实在无话可说。十三行的行用,有七成捐输给地方官府,其中藩司衙门占总额的八成。行用的两成派做粤海关传办方物的赔垫,一成用于督抚关正采办贡品及各种应酬。督抚中,惟有李湖没有委托采办贡品。
李湖、潘振承汗流浃背回到公堂,陈用敷起身恭立。
李湖端起茶杯大口地喝着,接过伍国莹递来的毛巾擦汗:“在地库里还不怎么觉得,出来方知那鬼地方真是热,像呆在蒸笼里。”陈用敷拿扇子给李湖打扇,李湖道,“行了行了,我还没娇到弱不禁风。至祥(陈用敷号),你配合我做一件大事,立即草拟一则公告,大意是:存于十三行的贡品准备解送京师,皇上惊悉广东洪灾严峻,体恤广东苍生黎民,免贡品进京,贡品义卖,得款用以赈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