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商埠_祝春亭/辛磊【完结】(548)

  这……这……”陈用敷吓得一脸煞白,惊颤道,“李大人,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我们拍卖的不是皇上着行商代收的贡品,是和珅额外勒索的方物。别婆婆妈妈了,出事我一人担着。”

  陈用敷仍然惊魂不定:“李大人,那就赶快上折子呀,有了谕旨我们立马照办。”

  “广东到京师有万里之遥,一来一去要等多少天?筹银救灾本抚一天也等不及。”李湖不悦地睇陈用敷一眼,“喂,你平时做事够威够胆,何时变得像你的前任姚成烈,做事缩手缩脚,胆小如鼠。”

  潘振承插话道:“李大人,陈藩台的担忧有道理,和中堂托办的方物就是献圣的贡品。兹事体大,须慎之又慎。”

  李湖道:“潘翁你别管,陈用敷越怕,本抚越是要扯他进来。至祥,你就在会所草拟拍卖公告,结尾写上:广州富庶商民,明日巳时来十三行参加义卖。”

  陈用敷用蚊子大的声音答道:“卑职遵命。”

  李湖道:“潘翁,你找一个地方,我想静一静。”

  潘振承道:“上楼,楼上安静。”

  潘振承陪李湖上楼。

  馨叶亭亭玉立在楼梯口,向李湖施礼:“民女馨叶给李大人请安。”

  潘振承靠近馨叶轻声问道:“你怎么没走?”

  馨叶眼波顾盼流转:“听说李大人要来,民女怎敢不在此恭候呀?”

  李湖进了茶室,坐下问道:“馨夫人,启官上吊这幕戏,是你们二人合谋的吧?”馨叶将茶放李湖面前的茶几上,笑吟吟道:“李大人聪慧过人,什么事都逃不出您的法眼。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情,民女实未料到,民女原以为,抚台会宽限几天。”

  “灾情十万火急,怎能宽限?”

  “百万火急,也有个轻重缓急。”

  李湖愣了一愣,“此话怎讲?自从发洪水,本抚还不曾听人敢说救灾可延缓。”

  “李抚台杀了顺德县令耿石,谁还敢说个不字。”

  “现在不正有个敢说不字的人?”

  潘振承焦虑地朝馨叶眨眼睛,馨叶假装不知,对李湖说:“民女只说了不字,还没有道出说不的理由。”

  李湖用平缓的口气道:“请馨夫人直言,李湖不想做酷吏。”

  “李大人这次的筹款总额是三百万两,其中广州商人占二百万两,另一百万两由佛山、惠州、肇庆、潮州、韶州等大墟市商人分筹。广州的二百万两,两大官商集团洋行盐行就占了一百五十万,其余五十万由民商筹集。现在,盐行的五十万和民商的五十万已经基本入库,而外界认为富可敌国的十三行,筹银只有一个愁字。”

  李湖忧愁道:“官商筹银犯愁,官府缺银赈灾更是犯愁。”

  “现在不能说愁。民女听启官给李抚台算过一笔细账。”

  “启官没同我说。”

  “启官想说而不敢说,亦不便说。”

  “好吧,你替启官说。本官洗耳恭听。”

  “据启官分析,三百万两捐银,李大人准备用于三处:一,直接用于御洪赈灾,大约需要一百万两,这是当务之急,必须马上发放。二,用于灾后重建家园,约需一百万两,可暂缓一步,这要到洪水退了以后。三,还有一百万捐银,抚台要留做重修全省防汛水利,必须从冬天枯水季节开始,大概需要三年完成。眼下,想必藩库已经收到过百万的捐银,缺额的部分其实是可以缓筹。”

  潘振承插话道:“这个道理李大人懂。你想想看,如果不借助洪灾,李大人想重修全省防汛水利,必然会招来一片反对,各界筹银也不会那么积极。”

  李湖叹道:“本抚做事一贯急躁。说实话,杀了耿石,本官已不想再杀第二个人,当然也不会太为难筹银实在有困难的捐商。三天无法筹齐捐银,到时候难道本抚真会杀他们的头?但是,想减免捐银,万万不可。”

  陈用敷上楼进了茶室,惊诧地看潘夫人一眼,将手中的公告草稿呈给李湖:“卑职已草拟好义卖公告,请中丞过目。”李湖接过公告草稿,匆匆浏览一遍,对潘振承说:“启官你给看看。”

  潘振承道:“李大人,此事不宜操之过急。末商还是那句话,兹事体大,须慎之又慎。”

  “你何时变得像个妇人,唠叨个没完。”李湖转过身子向着馨叶,“馨夫人说话有男人的气魄,还有女人独到的心细。馨夫人,你看看。”潘振承朝馨叶丢眼色,馨叶立即心领神会,说道:“民女谬承抚台大人错爱,却不识抬举,拒不从命。”

  李湖愕然:“这话是何意?”李湖说着补了一句,“你是认为不该公告?”

  “李大人耳聪心明,民女佩服。贡品义卖确实不宜公告天下:其一,皇上并无恩准;其二,不可落下白纸黑字。”

  李湖对陈用敷说:“陈藩司,不要公告了,但义卖必须进行。”

  陈用敷疑惑道:“不公告全城商民知晓,义卖如何进行?”

  潘振承道:“公告虽然可以招来少许富豪,但更多的人是来看热闹的。万一抚台一定要举行义卖,较稳妥的办法是私下邀请富豪前来参加,眼下广州谁有钱,并不在官府掌握之中。现在的官商接连捐输报效,已是名声在外,败絮其中。末商以为,哪些商会筹银顺利,商盈户肯定不少,这是其一。其二,富者未必是商人,比如关西霍氏家族无一人经商,但祖公是尚可喜时期的王商,霍氏的家道延续了五代仍不见中落,每年来十三行采办家用洋货,都是大手笔。其三,广东私盐贩卖历来猖獗,官府却未把私盐贩列入商册,其实,部分大盐贩的财力,比盐行的大官商还要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