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宫中的秽乱一言难尽。
刘鋹的将军邵廷琄再一次步钟允章后尘,他向刘鋹进献忠言道:“我大汉乘唐代之乱,居岭南五十年,幸中原有故,没有对我们大动干戈。但今天我大汉更因为境内无事而自大,可现在将士不识旗鼓,人主不知存亡。天下大乱久矣,乱久而治,自然之势也。我听说中原已经有了真主,将来一定会尽有海内,其势非统一天下不能终止。我大汉应勤修兵备,以防御中原。如果不能,就倾境内珍宝侍奉中原,遣使通好。”
刘鋹懵然,以为中原不足虑,并厌恶邵廷琄的直言,内心甚为不满。
清人吴兰修《南汉纪》引《九国志》说,邵廷琄少年时就做了黄门,也就是很小就进入宦官行列,给事禁中。但他言论峭直,“与群阉异”。成年后,有文武才干,博览书史,尤善骑射。总宿卫兵时,军务严整,应该是治军之将才。他对儒士也很尊重。对刘鋹一直很忠诚。刘鋹在城东南六十里建一宫殿,此地山水奇绝,刘鋹常到此地避暑。邵廷琄也很喜欢这个地方,就在带兵时,要求解除兵权来做宫使。刘鋹答应了他,但并没有解除他的兵权。他还很有精巧的构思,据说南汉的弓弩不能射远,他亲自制作草图,督工制作了射程较远的弓弩。刘鋹喜欢在荔枝熟了的时候,带上宫中女在荔枝树下大排“红云宴”。邵廷琄认为人主应该知道稼穑之事,就劝谏刘鋹“宗社安危,系于陛下,愿加检慎,不可荒于游宴”,国家宗社的安危,跟陛下关系甚大,愿陛下勤加检点,慎重做事,不可以因为游玩宴聚而荒废国政。这话,刘鋹听来如天外人语。邵廷琄所言,实在是“失言”,有如对牛弹琴。
刘鋹不仅不听,还无能约束守军。南汉北边的藩帅就时常侵扰大宋南边州郡,因为南平、马楚诸国已经平定,南汉已经直接与大宋接壤。
到了乾德二年(964)九月,大宋帝国的南面兵马都监、引进使丁德裕与潭州防御使潘美、朗州团练使尹崇珂、衡州刺史张勋,开始率兵收复南汉占据的郴州,克之。郴州的守兵都跑到韶州去了。
到了这时,刘鋹才想起邵廷琄那一番话来,于是赶紧任命他为招讨使,领舟师屯洸口(在今广东英德市)。
宋师那时正在准备对西蜀用兵,暂时放过南汉,潘美等人守郴州不再南下。
邵廷琄抓住机会,赶紧招亡叛,训士卒,修战备,史称南汉朝廷“赖以少安”。
但有人投匿名书信给南汉朝廷,说邵廷琄“将图不轨”。南汉主刘鋹相信了这个匿名信。于是下诏,遣使赐邵廷琄死。
士卒们听说有此诏书,纷纷来到军门见使者,齐言邵廷琄无反状,请加详细考察、验证。使者不许,邵廷琄自尽。军士们为之立祠纪念。
这封匿名信是一个无头无尾的悬案。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说是“忌功者诬其谋反”,邵廷琄戆直无畏,应该有得罪人处,按照小人出牌原理,此境不难推想。但也有可能是为宋师离间所害。汉、宋已经接壤,潘美等人守大宋南疆,应对南汉有情报工作。邵廷琄的边防守备中规中矩,让人一望而知是行家干活,但此类事,对敌手而言,就是障碍。兵不厌诈,反间计屡见不鲜,即使宋师有此举,也可以理解。世上已无邵廷琄,大宋将来对南汉用兵,少了一个重要障碍。
当初,宋师克郴州,擒获南汉官员十余人,其中一人名余延业,被送到汴梁后,赵匡胤召见了他,问他南汉国内军政事,余延业很详细地说了累朝南汉君王的奢侈残酷之状。他告诉赵匡胤,刘鋹曾经制作烧烤、水煮、剥皮、剔肉、上刀山、爬剑树之刑,或者让罪人跟虎、象搏斗致死。赋敛繁重,只要有人进城,就得先交一个大钱。有的地方,比如琼州,一斗米要交税五个钱。还招募了两千人下海采珍珠,每人都有指标,为了完成指标,下水的人都在脚上系了石头,拴了绳子,直下五百尺,很多人因此而溺死。刘鋹还有一个奇异的规定:番禺(今广州)城内通行铅钱,城外通行铜钱,犯禁者罪至死。这样规定的意思是,凡百官俸禄如果给铜钱,就一定是来自“上恩”。垄断货币规格,此事古今中外仅此一例。刘鋹还经常率众“游幸”,一出门就是十天半个月。这期间,就要境内有钱人家提供朝廷宴犒之费,动辄供千人吃喝。
凡此种种,全境之民,其苦犹如倒悬。
赵匡胤听后,大吃一惊。老赵也是经过见过的人物了,但是南汉之酷毒,还是出乎他的经验想象之外。
太祖赵匡胤此时不经意说出了一句圣君名言:
吾当救此一方之民!
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王继勋也来上书,说刘鋹肆为昏暴、民被其害的事实,又说南汉边境不安,多次骚扰宋境,因此就便请王师南伐。
赵匡胤虽然欲救民于倒悬,但还是在考虑和平解决方案。虽然,他一面以右补阙王明为荆南转运使,为将来用兵岭南做粮草兵器准备,一面给南唐主李煜写信,要他跟南汉主联系,先让南汉将往年攻取的湖南诸州返还中原。以此来免除对南汉动武。
李煜给刘鋹写信,详细陈述原委和祸福。
刘鋹不从。
一年后,南唐李煜再次令知制诰潘佑作书数千言,晓谕南汉主刘鋹归降中国。李煜还专门派遣给事中龚慎仪出使南汉。这一篇书信写得洋洋洒洒,史称“文甚辨丽”,详细分析了南汉与大宋对峙的不可取,以及祸福所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