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更在意这件事的是,柳茗烟提到负责此事的正是江临!
-
相较于盛京的雨势,京郊镇上的雨势更大,雨蒙蒙,镇上的山野田间皆笼罩在一层烟雾中,淅淅沥沥的雨丝润湿了连绵不断的土地。
突然,阴沉沉的天边闪过紫蓝色的雷电,紧接着轰隆隆的雷声响个不停,惊慌了人心,很多鸦雀惊慌失措的扑腾翅膀朝天边远处飞去。
雨势很快变大了,夹杂着雷声,田边做事的佃农慌忙裹紧蓑衣往家跑。
青山脚下的浦江县,与浦江紧密相连。
浦江边的一个简陋棚架里蹲着一人,正是负责巡视浦江水位的马长安。
就着雨水,他吧嗒了一口水烟,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脚底下暗涌流动的江水。
远处忽的疾步奔来一身着蓑衣的男子:“马大爷,可一切安好?”
马长安的双眼盯着江水,冷如雨丝般的嗓音:“悬,若雨还不停……”
转身望着被雨水笼罩着的连绵桑田,摇了摇头。
男子看着眼前满脸雨水的马长安,顺着目光望了望那些被雨水浇得耷拉下来的桑苗,他张口想要再说什么,却被突然昏暗天际边的巨大雷声打断了。
轰隆隆的雷声,庞大的雨势,翻涌的江水。
“不成了,赶紧挨家挨户喊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春三月的雨水,较之以往很不一样,连着下了十几日,盛京城里有些低洼的街口巷子,积了水,还连淹了好些房屋。
本是说要回来与崔嫣然一同用晚饭的裴知瑾,却是一直没有再回过府,派人回来传话,说朝中有事情未处理好,待办完事情了才回。
此时裴府的大客厅里,一张大圆桌,摆了酒筷,各式菜肴也已经上了好几道。
裴老夫人要礼佛,在院里摆饭,没有过来与大家一同用饭。
王氏几人坐在大厅两侧的座位上,显然在等着谁。
一大早就得来消息,说裴知瑾可能在今日能抽个空回府里一会,但等了好一些时间,距离说好的时间也早已经过去了,都依旧没看到人回来。
雨,铺天盖地的下个不停,阴沉沉的天边,瞧不见半丝阳光。
就着雨声,有人穿过雨帘快步奔来,是派去传话的小厮。
满身雨水的他没踏进干净清爽的客厅,恭敬的站在门外等屋檐下:“回夫人,大少爷不在京中了,说是京郊的浦江县的河坝被冲垮淹了,险情严重,已经在赶去浦江县的路上了。”
得了这个消息,王氏思索了片刻,晓得官场事情的重要,便让传话的小厮退下换衣去。
受方才消息的影响,大家吃得也不是很尽意。
“嫣然啊,知瑾他人在官场,难免会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你就多理解些。”王氏说道。
“嫣然知晓的。”
一顿饭如同嚼蜡般,崔嫣然吃得也不知啥味。
但落在旁人的眼里,却是一副思念过度的模样。
“母亲,你莫要担心那么多,新嫂子害羞得都不好意思吃饭了呢。”裴靖宇打趣道。
桌上顿时笑了起来,一改先前的沉闷。
欢声笑语过后,王氏又状似关心般问道:“如今已经是一家人了,先不提旁的,为裴家开枝散叶定是头等大事,不知你和知瑾有何打算?”
看着王氏眼含试探的模样,另一侧柳玥兮毫不掩饰的目光,崔嫣然心中顿时明了,原来是在这等着,这才是王氏的重点。
成亲的第二日,王氏有派人过来取放置在床上的白绢布,皎洁如白雪般的白绢布落在旁人的眼里,就是坦言她崔嫣然不得夫君的喜爱。
但是此事裴知瑾已经坦言他饮醉了,这事就此掀过,不必再提。
不曾想王氏却在此时将这话题再此提及。
崔嫣然略一低头,如同娇羞模样:“这事,母亲不如待知瑾回府了,再去问问他。”
开枝散叶这事又怪不得她,心里对裴知瑾的气更加上一层楼了。
王氏道:“话虽如此,但古来男子皆无不三妻四妾,既然嫁为人妻,自然是要帮夫家做好此事,莫不要待到夫君心思落在了旁的女子身上才追悔莫及。”
“母亲的话,嫣然会记在心里的了。”崔嫣然边说边眼眉微弯,捕捉到柳玥兮窃窃自喜的模样,丝毫不在意是否会落在旁人的眼里。
王氏的心思,还有柳玥兮的心思,在座的人岂会不懂,但崔嫣然岂是可任由他人摆弄之人,她所想定是不愿被他人计谋的。
恐怕方才的关心皆是幌子,借今日这次的吃饭提出这件事才是真的。
“姨母,表哥事情忙,一时忽略了表嫂,”柳玥兮道,“表哥做事一向都是很在意的,如今朝中事务繁重,加上又遇百年大雨,表哥都忙不过来,待表哥忙完这阵子之后,定是会晓得姨母你的意思的。”
崔嫣然冷眼瞧着这两人一唱一和的,宛如一台戏,不愿再多费口舌:“多谢柳姑娘为我夫君担心,不过,我两人感情好着呢。”
柳玥兮面色一变,脸上的笑意已有些泛僵了。
在崔嫣然回屋的长廊上,十分意外的看到了裴靖宇在长廊尽头的月洞门下,瞧着样子,似乎是在等着自个。
“我恰好知晓柳玥兮为了嫁给裴知瑾要使用的计谋,不知嫂子可愿一听?”
第35章 绣娘 竟然是他
天色渐晚, 为着避嫌,崔嫣然停下脚步,站在长廊下, 并没有走近眼前的月洞门。
裴靖宇的话令她着实有些意外。
崔嫣然唇角含笑, 抬眸瞧了他一眼:“裴二公子, 这话莫不是胡编乱造的吧?”
此等娇滴滴的话语丝丝缕缕落入裴靖宇的心中, 心尖被迷得一颤一颤:“昨日夜归,恰好被我听到了些许墙角, 母亲一直还是有要把柳姑娘纳入府里的心思。”
这等心思恐怕府里上上下下无人不知了吧。
崔嫣然面上不显,详做不知情反问:“柳姑娘姿色过人,的确可人, 不知是要为家里的哪位做主呢?待知瑾回府了, 我也和他说说,毕竟是一家人,相信知瑾也盼着柳姑娘能找个好归宿。”
裴靖宇:“反正我言尽于此,看好身边的人, 免得最后变成为他人做嫁衣。”
话锋一转, 有意一提:“听闻盛京的宁国府家里失散多年的世子被寻了回来, 恰好还是位熟人,不知嫂嫂可知晓这事?”
“我又不是官场中人, 怎会知晓这等事呢。”
听闻此话, 裴靖宇心下了然,那人定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知崔嫣然, 笑道:“那下回见着了,我定会为嫂嫂引见。”
崔嫣然心底隐约想到了季闻礼,思及此处:“那就先谢过二公子了。”
说完,崔嫣然回到了屋里。
竹苓去厨房打水。
梳妆桌前, 崔嫣然自己散了头发,看到漆金红帖,透过镜子想起了裴知瑾临前的那一吻,面红耳赤的。
崔嫣然:“……”
竹苓带着小丫鬟把里间的水准备好了,贴心的为崔嫣然洗漱。
竹苓坐在板凳上,一边用干的巾子帮崔嫣然绞干湿漉漉的头发,轻轻揉搓,一边小声说:“少夫人,其实我跟在公子身边多年,并不曾见过公子对哪位女子上心,至于府里的表姑娘,连话都没多说过两句呢。”
其实也不怪竹苓误会,今日府里的那些话语,句句都在暗示着王氏要裴知瑾纳了柳玥兮。
崔嫣然笑道:“放心,我心里明亮着呢。”
是又怎样呢,崔嫣然可没有忘记来盛京的目的,脑海里一直没忘记去岁家中的惨事。
崔嫣然躺进了被窝后,竹苓很快的收拾好,把屋内的烛火熄灭就到房前守夜去了。
一夜好眠,起床后,崔嫣然先是照旧与府里的人一同用过早饭后,就回屋里收拾准备出门。
今日正好是绣坊官署招新绣娘的日子,崔嫣然梳了个清爽的发髻,穿了一件浅黄色襦衣一条墨绿色长裙,衣裳都料子是自己店里的,针脚密实,衣袖处增添了浮雕花纹,能随光线变化而变化,这也是她的小心思,区别与旁人衣裳料子的不同。
崔嫣然与王氏交代一声,便带上竹苓,主仆俩人出门了。
连日的阴雨天气一扫而空,京中的繁华景象也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影响,依旧是那么的繁盛热闹,甚至更胜以往。
-
绣坊官署位于前堂大街,崔嫣然刚下马车,就看到官署大门处排起了长龙,有不少的女子正在等候着。
前边不远处的路旁,停了许多各式的马车,可见今日前来参与绣娘招新的有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