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故里_星河有风【完结+番外】(4)

  霍澄瞧着院子里五六个男孩女孩,最大的也不过十岁模样,看上去应该是下人的孩子。想不到这慕怀清能跟他们处这么好。

  一个模样矮胖的妇人走了过来,正是负责照看慕怀清的刘媪。

  赵季青怜刘媪生活不易,所以安排她一家住在府上使些杂役。正好慕怀清与她住处相近,自从赵小苒大闹一场后,赵季青就派了她来照顾慕怀清。

  刘媪挥手道:“菜菜,你带着他们去别的地方玩!”

  菜菜是刘媪的孙女儿,很活泼水灵的一个小姑娘,几个孩子都听她的话,跟着她一块儿走了。

  刘媪上来给慕怀清行了礼,又对霍澄道:

  “霍郎君怎么从后门进来了,大郎君这会儿应该在自己房中,老身带你过去?”刘媪对慕怀清还算照顾,此时见赵知行的朋友跟着慕怀清进来,怕又闹出什么事。

  霍澄心底显然没这么多弯弯绕绕:“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过去。”

  慕怀清道:“那就麻烦刘媪带我去见爹爹了。”

  霍澄惊讶道:“咦,你要去见赵伯伯?”

  慕怀清欠身道:“霍兄,告辞。”

  霍澄在身后喊:“慕兄,方才多有得罪啊!”

  慕怀清挥挥手,示意自己并未放在心上。

  -

  赵季青正在办公,听下人通报说慕怀清求见,连忙道:“快请进来。”

  慕怀清由人领着进了赵季青的书房。

  书房内家具朴素,但从颜色可以看出用料是一等一的好,漆红的书柜上摆满了书籍,倒应了外头爱书的传闻。慕怀清在来到赵家的时候就打听过,一些读书人说赵知州不光爱民,也爱书,修缮整理了不少书籍给书院州学。

  赵季青见慕怀清来,停下批改公文的笔,关切问:“你身体如何了?有什么需要着人吩咐一声就是,怎么自己大老远跑这一趟。”

  慕怀清行了一礼:“孩儿此次前来,是想同爹爹商量一件事。”

  “你且说来。”

  慕怀清一掀衣袍跪下。

  赵季青一惊,忙去起身去拉她,却拉不动。

  “爹爹请听孩儿说完,”慕怀清抬头看着他,神色认真,“孩儿自知身份低下,在这里惹出许多风波,如今不求认祖归宗,只一心向学,望能有机会入崇临书院,以全先母遗志。”

  说罢他郑重拜了一拜。

  赵季青叹了口气:“你莫要将他们放在心上,有什么委屈尽管来找为父便是。你既是我赵季青的儿子,我就绝不会让你流浪在外。三娘把你教育得很好,只是这崇临书院……恐怕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连我也未必有办法。”

  “孩儿知道此时入院学试早已结束,所以只想求得一个考试的机会,进不进得,全凭孩儿实力,绝无怨言。”

  赵季青被她目光中的坚定所触动,想起陈年旧事,想起那个被自己辜负的女子,竟忍不住想要落泪,于是别开头去眨了眨眼,散了眼中的氤氲雾气。

  -

  花厅里摆着瓜果点心和茶水,霍澄翘着二郎腿靠在桌边,一边往嘴里抛豆子,一边朝对面的人道:

  “知行啊,你猜猜我刚刚遇见谁了?”

  对面的人年纪同霍澄一般大,姿态却端端正正,他给自己倒了杯茶送到嘴边:“谁?”

  “慕无晦啊。”

  赵知行一口茶喷出来,喷得霍澄跳脚。

  “赵知行你干什么!

  赵知行咳了几声,待缓下来,问道:“你怎会遇到他?”

  霍澄掸了掸衣裳,复又坐下,将事情经过简单描述了一遍,末了道:“我看他为人还不错啊,有胆量有修养的。”

  “不就傻子一样送了点钱出去,还假惺惺装好人,”赵知行语气不屑,越说越气愤,“爹因为他磕破头那事对小妹责骂一通,还把小妹禁足在屋里,我看就是他故意栽赃的!”

  这时趴在边上只顾吃的逐月忍不住嘀咕了:“慕郎君哪里会是这样的人……”

  霍澄也是不信:“他怎么会磕破头的?”

  “他、他和我小妹抢一个玉牌,”赵知行又辩解道,“他编谎说那是他母亲的遗物,故意在我爹面前装可怜,我爹才大发脾气的。”

  “知行,你可不能这样护短啊。”

  “我怎么就护短了?他找上门来,说什么认亲,摆明了是要赖在我家,身份还不一定是真的呢!”

  “多一个兄弟不挺好,哪像我,在家里就孤零零一个人,成天挨骂。”

  逐月真诚道:“郎君要是不闯祸,也不会挨老太公骂啊。”

  霍澄拿一块糕点塞住她嘴:“吃你的去!”

  赵知行道:“这兄弟你爱要给你,我可不要!”

  逐月眼睛一亮,忙把糕点拿出来:“郎君要不去问下老太公肯不肯收留?”

  霍澄一把夺过糕点塞了回去:“你嫌我被骂得不够惨是吧!”

  赵知行还想说什么,突然有个小厮跑了过来。

  霍澄见那小厮行了个礼,上前对着赵知行耳语,自己也趴在桌上把耳朵凑过去,可还没听见话就说完了。

  赵知行听罢脸色震惊:“那慕怀清当真是这样同爹说的?”

  再三确认后赵知行才从震惊中回神来,随即开怀大笑:“哈哈哈哈,这慕怀清居然敢大放厥词说什么全凭实力,他以为崇临书院是什么地方,真是笑死我了,明天可得跟云程他们好好说道说道!”

  霍澄兴奋道:“什么什么!”

  “那慕怀清想进崇临书院,可入院学试已经过了,所以让爹去给他说情,我就知道他是要利用我赵家做跳板好搏个前途。”

  霍澄想起那人在后院跟刘媪说求见赵伯伯,原来为的竟是这个。他自以为看人还是准的,巷中那一见,实在不像知行口中说的那般不堪。

  思及此处,霍澄眼珠一转,笑道:“那我同你打个赌,若他学问不行进不了书院,我就请你去奉香楼大吃一顿,反之,你就得请我,怎么样?”

  赵知行信心满满道:“你还向着外人去了,这回我定要把你钱袋子吃空。”

  赵小苒听罢这个消息,和她兄长自然想法一致。

  “夸大话谁不会?我倒要看看他最后怎么收场!”

  她不肯去赔罪,这几日被爹关在房中,怎么闹都没用。那个穷酸货既然许下大话,她就只等着看热闹好了。

  -

  浓稠的橙黄余晖笼在树梢,慕怀清养了几日,眼下正在院中躺椅上看书。

  赵季青已经答应她了,机会昨天也求来了,明天就是约定上山考试的时候,说不紧张是假的。

  一路走到这里来,只有她自己知道有多艰辛,这个机会,她绝不能失去。

  最后的一点余晖渐渐从树梢隐去,新月初上,庭院暗淡下来,她这才卷了外氅进屋,少女清瘦的身影掩在氅下,笔直秀挺。

  用过晚饭,刘媪送来一桌的笔墨纸砚:“明天去书院的一些用具都装在书篮里,大官人叫送过来的。”

  “好。”慕怀清垂眸摸着那毛笔,不自觉又想起了爹。

  爹常说,若她是个男孩子多好。不是也没关系,她想做的事,什么也拦不得。

  3

  第3章

  ◎崇临书院◎

  翌日早晨,一辆马车从府衙驶出,慕怀清一晃一晃坐在车里,心情还是有些紧张。

  她伸手挑开一角车帘。

  天上依稀可见寥落星子,街道上却已有了人气。店家陆陆续续开了门,一片蒸腾白雾中摊贩们忙里忙外供应早食,还有挑着担子赶早市的百姓。

  晋州多山多水,景色养人,比之盛京的繁华多了几分恬静安适。可大梁积贫积弱,北境有胡虏虎视眈眈,南境有蛮夷心怀鬼胎,就连西边小国也动荡不安。这腹地的安稳,也不知能维持到何时。

  马车悠悠晃晃,前头赵翁赶着车,一面朝里嘱咐道:

  “书院就在城外衡山脚下,官人已经打过招呼了,小郎君只管去拜见晚渔先生便是。

  “外人只听说小郎君以前穷苦,小人却知道小郎君是个有学问的,能不能过就看小郎君自己的了。

  “小人就在外头侯着,若是过了,就给小郎君把东西收拾进去。以后书院哪里不熟悉就多开口问同窗,认识认识几个朋友也好。”

  慕怀清听着暖心,在车里应了声:“是,多谢赵翁。”

  赵翁跟在赵季青身边有十几年了,是府上的内知,总管府中杂事,府中上下都对他敬重得很。

  虽说他今日会来送慕怀清去书院是得了赵季青的命令,但赵翁对慕怀清的这些叮嘱却是真心实意的。

  行过一段路后,天光已然大亮。举目而望,青山绵延,峰顶云雾缭绕,古树掩映间,一座规整排列的院群就坐落在山脚。正值春季,山脚下学田播种不久,青色稀疏。

  官府或民间赠予书院良田,书院再将良田租赁给附近农户,这是书院的主要收入之一。

  马车最后在山脚牌楼前停下,牌楼匾额上“崇临书院”四个字,笔锋利落,劲瘦洒脱,乃是晚渔先生亲手所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