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簪笔集_陈悟【完结】(103)

  萧桓凝视他低垂的眉眼,心中疑云乍起又散。他怀疑祝昭死亡的真相,可袁琢这般失魂落魄之态,若非真遭大恸,何以至此?且平康素来任性,所言虽不可尽信,然此事关人命,她定不敢虚报。

  “听之觉得,朕该怎么处理?”萧桓缓缓开口,语带试探。

  第93章 中心藏之(二)

  殿外雷声闷滚,雨声渐沥。

  萧桓指尖轻敲龙案,似是无意般提及:“天策卫中郎将一职牵扯甚广,朕……”他略作停顿,意味深长,“一时思忖还有何人能担此重任,听之若真卸职,平康向来刁蛮,也不知......”

  他并未看袁琢,语气悠长,言尽于此,仿佛只是帝王的自言自语,诉说无人可用的烦忧。

  然而每一个字,都精准地落在寂静的大殿中,也落在袁琢的心上。

  袁琢肩头几不可察地一颤。

  他岂会听不出天子话语的试探与引导。

  沉默在殿中蔓延,只闻窗外风雨之声。

  良久,他终是以额触地,声音虽低,却清晰可闻:“陛下,臣虽在丧中,然不敢因私废公。若陛下不弃,臣愿仍效犬马之劳。”

  萧桓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微光。

  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要袁琢自己亲口说出,自愿将忠君置于

  守孝之上。

  如此,将来史笔如铁,也无人能说他萧桓不近人情,强夺臣子之孝。

  他这才微微倾身,做出体恤姿态:“只是听之新丧至亲,朕实在于心不忍。”

  “臣,心意已决。”袁琢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半分情绪,“请陛下允准。”

  “既如此......”萧桓终于颔首,语气沉重,仿佛经过了艰难的抉择,“朕,便准了。听之答应朕的史书案,朕可是等了很久了。”

  “臣,定不负圣望。”袁琢再拜。

  他答得太过平静,太过顺从,仿佛早已料定此局。

  萧桓心中忽升起一丝不安。

  袁琢此人,素来心有九窍,此刻竟无半分挣扎,半分斡旋?他本该痛哭流涕,本该恳请守孝,而非这般无欲无求。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像是下一刻就要羽化登仙一般。

  不过这与他萧桓无关,袁琢只是他手中一把特别趁手的刀而已。

  萧桓又关切地慰问了袁琢几句,话语间,雷鸣已息,暴雨已歇。

  袁琢再拜退下。

  “陛下。”钱公公悄声近前,“可要奴才着人盯着中郎将?”

  萧桓摆手:“不必。”

  他望着殿外倾盆暴雨,目光幽深,直至那袭白布麻衣消失在朱红宫门之外,萧桓方缓缓收敛了面上伪饰的沉重。

  他摩挲着温凉玉扳指,殿内烛火摇曳,映得他面色晦明不定。

  袁琢确是一把锋锐无匹的刀,为他斩除无数荆棘。

  昔日里,袁阿翁与祝昭的安危是束刀的缰绳。

  如今绳断刃孤,这世间再无可制他之人。

  若此刃心生异念,反戈相向……

  思及此,萧桓竟觉一股寒意无声窜起,较之殿外冬雨更为刺骨。

  他既倚重这把刀的锋利,又忌惮这分锋利终有一日会脱离掌控。

  而此刻,宫墙下的袁琢步履踉跄,跌跌撞撞,一把扶住了湿冷的墙面,晃了晃脑袋。

  他只觉天旋地转,头晕目眩,砖石之上的雨光泛漾,四面望不尽的血色高墙越来越近又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又越来越近,一阵剧烈的呕意翻涌而上,又被他死死抑回喉间。

  这些年来,每见萧桓,总是如此,且一次比一次剧烈。

  这难以自制的翻覆之感,几成本能。

  他的指节死死抠着,额角抵着湿冷墙面,试图压下又一波翻江倒海的晕眩。

  风声裹着耳鸣,几乎要将他吞没。

  他终是支撑不住,沿着墙壁滑蹲下去,素白孝服委顿于泥水之中,狼狈不堪。

  正此时,一辆华盖马车碾过积水缓缓驶近。

  车帘被一只涂着丹蔻的手掀起,平康公主蹙着蛾眉望向窗框外,瞥见墙角蜷缩的孤影,只觉得这身影越看越熟悉。

  她本欲入宫寻萧桓再闹和离,此刻却微微一顿。

  “停下。”她声音带着清冷,吩咐侍从,“去瞧瞧,那是谁家的人?这般模样摆在宫门外,成何体统。”

  侍从上前细看,旋即回报:“殿下,是中郎将。”

  平康公主眉梢一挑,露出几分惊讶:“是他?”

  她本不欲管,但想到自己是利用袁琢丧妻之事作由头闹和离,略一思忖,终究挥了挥手:“罢了,瞧着怪碍眼的,将他挪上车来,别在这儿污了地方。”

  两名侍从依言上前,将几乎脱力的袁琢半扶半架地搀上马车。

  袁琢一身寒雨湿衣,车内熏香暖融。

  他无力地靠坐在车厢角落,双目紧闭,面色惨白如纸,呼吸微弱却急促,长睫湿漉漉地搭着眼睑,脆弱得仿佛一触即碎。

  平康公主稍稍挪远了些,语气里满是居高临下:“喂,袁听之,你怎么搞的?你可别死在本宫车上。”

  见他毫无反应,只余细微颤抖,她终究又哼了一声开口:“啧......你这副鬼样子,要不要本宫发发善心,替你唤个大夫?”

  袁琢似用尽力气才勉强睁开眼,视线涣散,声音低不可闻:“不......不敢劳烦......殿下。”

  平康公主见他这般半死不活的模样,蹙眉嫌恶地别开眼,终是没好气地吩咐:“不进宫了,出宫拐去西街,寻个药肆把他丢下去。”

  她转回头,瞥了一眼蜷缩着的袁琢,语气硬邦邦地添了一句:“袁听之,你可得撑住了,别真死在外头了,想想祝昭啊。”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晃晃悠悠。

  车厢内暖香馥郁,更催人胸腹翻涌。

  袁琢本就强抑着恶心,平康公主的话语又像针般刺入他混沌的神智,骤然撬开了他紧封的痛苦。

  他喉头猛地一哽,再也压制不住——

  竟猝不及防地俯身,随即“哇”地一声,尽数呕在了铺着柔软锦垫的车厢地板上。

  霎时间,车内死寂。

  平康公主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狼藉,那秽物与污水玷污了她华美的车驾,刺鼻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

  下一瞬,她几乎是从坐垫上弹了起来,尖声怒斥,彻底崩溃:“袁琢!你!你混账!本宫的车!这可是蜀锦的垫子!你!你简直!”

  她气得指尖发抖,指着袁琢,姣好的面容因愤怒而涨红:“滚下去!立刻给本宫滚下去!停车!”

  袁琢呕得浑身脱力,眼前发黑,伏在原地不住喘息,连道歉的力气都没有了,破碎得好像只剩下一口气息。

  平康公主气得胸口剧烈起伏,指尖死死攥着绣帕掩住口鼻,可目光瞥及袁琢那面色惨白得仿佛下一刻就要碎掉的模样,满腹的叱骂到底没能继续出口。

  她强压下翻涌的恶心与怒火,扬声向外问道:“到何处了?”

  侍从在外恭敬回道:“殿下,刚过天策卫门口。”

  平康公主闻言,眼底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亮光,心道刚好。

  她立刻嫌恶地挥了挥手,仿佛多留袁琢一刻都难以忍受,疾声吩咐:“快!赶紧把他弄下去!就丢天策卫门口!让他们天策卫自己处理去!”

  侍从得令,两人一左一右,将几乎失去意识的袁琢半拖半架起来,袁琢毫无反抗之力,任由他们动作,素白的衣袂在寒风中飘荡,如同被折翅的白蝶。

  侍从略一松手,袁琢便软软跌倒在冰冷湿滑的石阶前。

  一男子正拢袖静立于天策卫檐下,就见平康公主车驾疾驰而来又仓促弃人而去。他未来得及上前行礼,那华盖马车便已扬长而去,只余雪地上深深的车辙与蜷缩于地的袁琢。

  周遭复归寂静。

  周涤略整衣袍,不疾不徐地步下石阶,行至袁琢身旁,俯身伸手相扶,动作沉稳而并无过多怜悯之色,只道:“袁大人。”

  袁琢借力艰难抬头,视线模糊中辨出来人,声音沙哑破碎:“周公子何以在此?”他气息不稳,难掩狼狈。

  周涤并未立即答话,只先助他略靠稳于石阶旁,继而从怀中取出一本以青布仔细包裹的册子,封皮已微显旧损。

  他双手递过,神色沉静温和,却透着一股难言的庄重。

  “旧年于徽州偶得此物。”周涤开口,声调平和却难掩一丝沉痛,“翻阅之下,方知是尊夫人手泽。听闻瑕州噩耗,惊悉才女凋零,涤,心痛难言。”

  他略顿一顿,目光落在《拾徽录》上,有无限惋惜:“祝姑娘才思清妙,见解超卓,涤昔日曾有幸得与其对诗写文,常觉自愧弗如,如今竟是伯牙绝弦,广陵散绝。”

  他将《拾徽录》轻轻放入袁琢冰凉的手中,继续道:“此物,当归于大人。愿大人能从中得见祝姑娘昔日音容心绪,稍慰哀思,亦知世间曾有此璀璨明珠,其光华,不应随肉身俱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救赎文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