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医女发家记_时见微【完结】(122)

  “杜大夫好雅兴!”方寒云裹着一身寒气钻进竹林。

  “你今日怎么得了空来我这儿,案子审完了?”杜槿执起红泥小壶,“羊奶里调了玫瑰露、姜汁与蜂蜜,喝些暖暖身子吧。”

  方寒云接过茶盏一饮而尽,砸吧着嘴道:“这滋味儿好,再来一碗!”

  一口气喝下三碗,他餍足地抹抹嘴,这才想起来意。从袖中取出一封请柬,方寒云郑重地双手递上:“三日后赵王府设暗香宴,特邀杜大夫赴会。”

  杜槿手中一顿:“暗香宴?”目光落在了帖上的梅纹处。

  “说是赏梅,实则是为王爷相看正妃。”方寒云压低声音,“王爷母妃早逝,也没有舅家支持,便托了宫内一位太妃入府亲自坐镇,也请您一道帮着参详。”

  “王爷竟要议亲了?”杜槿微一愣神,“也是,他如今得封赵王,府中却没有正经娘子掌事,是该相看正妃了。”

  方寒云嘿嘿一笑:“还要多谢宫中恩典。”

  杜槿将茶盏轻轻搁下:“多谢王爷邀请。只是我这身份,哪敢品评未来王妃?”

  “可是还在担心商陆与郡主的婚事?”方寒云摆摆手,“杜大夫莫忧心!王爷早就在奏章里写明了,商陆是为查清西南叛乱和铜矿走私之案,这才假意尚主,同裕王府的婚事自然不作数。

  “如今朝野上下都知晓他在青阳有妻室,你和阿鲤的户籍也恢复了。”

  杜槿抬眸:“此事商陆可答应了?”

  “他那边自然有王爷同他说,我今日却是专门来邀请你的。”方寒云起身一揖到底,“若是请不来杜大夫,我回去了定是要挨板子的!求杜大夫高抬贵手!”

  杜槿失笑:“行了行了,我去便是。”

  “得嘞!到时候府上会派车马来接你。”方寒云突然神秘一笑,“还有件喜事要同你说。”

  “直说吧,什么喜事?”

  方寒云嘿嘿笑道:“商陆刚晋了骁骑营副都指挥使,加授明威将军。若不出意外,明年他就会成为禁军里头最年轻的营首。”

  杜槿挑眉:“那我便多谢王爷栽培?”

  “那我也贺喜将军夫人!”他促狭地拱手作揖,又从火炉上顺走两个蜜薯,一阵风似的跑了。

  三日后。

  正值腊月深寒,新雪簌簌,赵王府前却是车马如龙,一派热闹景象。朱轮华盖在门前排成长列,绒毯自阶前一路铺至内院,珠翠摇曳间,衣着锦绣的贵人娘子们踩着积雪缓步入府。

  府内景象也与往昔的冷清截然不同。

  园中遍植红梅,雪落枝头,艳色灼灼。水中央的琉璃暖阁中更有各式珍奇梅花,绿萼梅清冷,墨玉梅幽深,还有南国进贡的垂枝梅,金蕊琼瓣,暗香浮动。

  花园的抄手游廊以绛云纱遮挡寒风,每隔五步便设有暖炉,一刻不停地烧着银丝炭,廊内暖意融融,一丝烟味儿也无。

  偶有几枝红梅自纱外斜探进来,花瓣上还凝着晶莹雪粒,俏生生地点缀在游廊之间,分外可爱鲜活。

  花园里珠翠生辉,京中各家贵妇带着适龄女娘们齐聚赵王府。这场赏梅宴的目的,众人皆心照不宣,赵王南霁霄乃当今圣人最宠爱的皇子,风度翩翩,母妃早逝,嫁进来便是当家主母。

  这般金尊玉贵的夫婿,谁不心动?

  众贵人娘子正闲谈间,忽见游廊尽头款步走来一道身影。

  那女娘一袭月白缂丝袄裙,外罩雪狐裘,领口一圈银狐毛更衬得肌肤如玉似雪。她发间只簪了一支羊脂白玉兰花钗,耳垂悬着珍珠坠子,素净中透着低调的矜贵。那通身的气度,竟宛如雪中初绽的白梅,十分清丽脱俗。

  更令人惊讶的是,王府大管家魏乔竟亲自为她引路,躬身垂首,态度十分恭敬。这般待遇,引得众贵妇纷纷侧目。

  “那是哪家的娘子?怎么从未见过。”

  “我也不认得,容貌如此出挑,京里何时多了这么个灵秀人儿?”

  魏乔俯身道:“杜娘子,还请在此处稍歇,等会儿有人引您去暖阁拜见太妃娘娘。”

  杜槿回礼:“多谢魏管家。”

  “槿娘!”崔灵慧快步迎上,亲亲热热地挽住杜槿。二人行至梅树旁的石凳旁坐下,崔灵慧这才轻叹道:“我父亲补了兆州通判的

  缺,年后便要赴任了。”

  杜槿若有所思:“兆州?”

  崔灵慧点头:“此次科举案牵连甚广,兆州官员落马不少。那里是前朝旧都,苦寒之地,父亲本不愿去,奈何一时没有更好的选择。”她语气怅然,“我若随行,怕是许久见不到你了。”

  杜槿笑道:“那可未必。”

  崔灵慧正要追问,忽听不远处一位长脸夫人指着暖阁高声道:“王爷身边那郎君是谁?瞧着器宇轩昂,不知可曾婚配?”她身后跟着的小娘子已羞红了脸。

  另一个圆脸夫人笑道:“说出来大伙儿都晓得,那人就是骁骑营新任的副都指挥使!”

  众妇人掩面笑道,“原来是他?”“就是那个与郡主丫鬟拜堂的郡马?”“此事早澄清了,那是为查案做的戏,人家在青阳县早有妻室。”

  长脸夫人面露遗憾:“竟已娶妻了?青阳县乃边陲蛮荒之地,能有什么好闺秀?”

  “那可不!听说是娶了个乡野村妇,先前还曾找上京城来。”“可惜了这般人才……”

  崔灵慧听得柳眉倒竖,正要上前理论,却被杜槿轻轻按住手腕:“不急。”她从容起身,“我先去给崔老夫人请安。”

  行至崔老夫人跟前,杜槿盈盈下拜:“多日不见,老夫人气色愈发明朗了。”

  崔老夫人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好孩子,多亏你的药膳方子,今年冬天老身竟再未犯过腿疾。”

  一旁的长脸夫人忍不住插话:“崔家老夫人,这位哪家的闺秀,如此水灵!”

  杜槿福身,朝那夫人浅浅一笑:“妾身是骁骑营副都指挥使商陆之妻杜氏,青阳县人。刚从边陲蛮荒之地来,不懂规矩,让夫人见笑了。”

  那长脸夫人顿时面红耳赤,活似被人掐住了喉咙,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第113章 启程!前往兆京

  园中霎时安静下来,崔老夫人状似不觉,捻着佛珠笑道:“这话却是过谦了,杜娘子是青阳县鼎鼎大名的神医,黎州谁人不知你的贤名?”

  圆脸夫人忙携了杜槿的手落座,面上堆满笑意:“原来夫人出身杏林世家?”杜槿含笑道:“不过是乡野村医罢了,不值一提。”

  崔灵慧扬声道:“邺都那家出名的青山药堂,就是槿娘的铺子!”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青山药堂这半年来名声大噪,不仅售卖京城少见的奇珍异草,各式药膳秘方和妇人隐疾的调养法也极受欢迎。后院设的雅间需提前半月下帖,连尚书夫人都要排队候着。

  众夫人这才恍然,难怪药堂崛起如此之快,原来是有赵王府在背后撑腰。

  珠翠围绕的贵妇们渐渐聚拢过来,客客气气地同杜槿见礼。她的雪狐裘上沾了三两瓣红梅,乌发如墨,举止大方,谈吐间引经据典,哪有半分传言中村妇的模样?

  一时竟成了暗香园的焦点。

  众人正在梅树旁谈笑,忽见游廊尽头转出个年轻妇人,身后跟着两个捧手炉的侍女。那妇人行至杜槿跟前,盈盈下拜:“太妃娘娘与王爷在暖阁相候,还请夫人移步。”

  杜槿颔首起身,已听到身后传来窸窣的议论:“那位是韩氏?”“区区妾室也配待客?”“嘘!听说她在王爷面前颇有脸面,手里管着王府对牌呢。”

  一路穿过游廊,两侧侍女见了韩氏俱都垂首退避,十分恭敬。杜槿瞥见她腕间的金累丝镯子,不由莞尔:“二娘如今气色倒好。”

  韩二娘驻足,眼底泛起真切笑意:“若非姐姐当日点拨,妾身早不知流落到何处了。”

  因在洪州传信有功,她虽不得齐肖宠爱,还是被带回了京城,而那位嚣张跋扈的岳八娘则早早就被打发出府了。如今韩二娘帮着魏乔打理内务,倒比外面的正头娘子还体面三分。

  杜槿笑道:“二娘聪慧机敏,当谢自己才是。”

  行至暖阁前的九曲桥,韩二娘忽地压低嗓音:“里头那位敬太妃,膝下三位公主皆嫁得显赫,极得圣人尊重。她为人最是慈悲不过的,姐姐无需拘束。”

  她既愿意投桃报李,杜槿也笑着道了谢。

  杜槿刚走上九曲桥,忽见商陆负手立于池畔。

  他一身玄色窄袖圆领锦袍,身形十分利落挺拔,见她行来,三两步便跨过石桥:“怎的现在才来,可是有人为难你了?”

  “无妨,只是同崔六娘多说了些话。”杜槿由他解下大氅,忽觉指尖被轻轻一捏,抬眼便撞进了那双深潭般的灰蓝眸子里。

  他剑眉微蹙,眼底分明写着,“晚些再细细问你”。

  杜槿不由得抿唇轻笑:“我去去就回。”

  暖阁内一片雕梁画栋之景,柔和日光从琉璃花窗间透过,伴着袅袅青烟,将阁内映得如梦似幻。窗外雪拥红梅,池中水波荡漾,点点疏影如碎金般投在屋内的绒毯上,恍入瑶台仙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天作之合 种田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