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医女发家记_时见微【完结】(17)

  李铁道:“何家没了壮劳力,他家日子可不会好过。”

  莫里正满脸愁苦地走过来,“夏税只是罚役,已是跟县里的户房老爷们求过情了。如今秋税再交不上,说不准还要罚钱!”

  “罚钱?哪能再掏出钱来。”旁边村民哭道。

  众人抱怨几句就不再多言,纷纷去田里挽救剩余的谷子,能救一点是一点。待到中午,村中各处空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铺满了浸湿的稻谷,通风晾晒后脱壳,至少能做饱腹的口粮。

  杜槿与商陆回到山坡上的竹林小院,又陆陆续续有村民找来,都说是昨夜在田里被冰雹砸伤。

  一村民先前自己囫囵拿布巾止血,此时伤口已粘连,处理起来十分麻烦。“怎的才来寻我?”杜槿叹气道。

  “哪里顾得上,先去地里捞谷子了。”那人痛得龇牙咧嘴。

  正处理着,何粟喘着粗气寻上门,“商陆,里正说明日村里青壮一起去县里寻活计,你可要与我们一同去?”

  商陆自然是要一起,杜槿追问:“村里可有妇人去?”

  何粟点头,“连姜寡妇都说同去,她家多年来都靠嫁妆生活,估计也是实在没办法了。”

  次日一早,杜槿早早起来准备了炊饼、馒头等干粮,又收拾了一筐药材,就同商陆一起赶着驴车到村口等待。

  村口榕树下熙熙攘攘不少村民,赵方平父子、孟北、姚康都来了,都准备去镇上找些活干,杜槿甚至还在人群中看见了李蔓娘。

  “蔓娘,你这是带了什么?”杜槿见李蔓娘拎着大篮子,旁边李铁头则挑了个担子。

  “唉,就是自家做的菜干和鸡蛋,到县里换些铜板。”李蔓娘忧心忡忡,“也不知能不能卖出去。”

  青山村到青阳县这条路并不好走,一路翻山越岭,步行要两天。一行二三十人带上满满当当的货物,无非是些山货野果、自家种的菜蔬等,踩着泥泞的山路出发前往青阳县。

  第15章 第一次卖药赚钱

  一路群山峻岭间斑驳多彩,红叶黄花随风摇曳,秋意满满。

  赶路的青山村众人却无心赏景,快步穿梭在山林间,需要在天黑前赶赴到最近的白河村借宿。

  “这边泥土也浸了水,十分湿润,林间不少树枝断折,应当也是前日夜里的那场雨雹。”商陆捻起路边的泥土查看。

  “呵!那场雹子竟下得这么大。”莫大岭感慨。

  商陆起身道:“恐怕青阳县附近不少村子都会受此影响,县中或许会有应对。”

  莫大岭明白过来,“商郎君,你意思是会减税?”

  商陆摇头,“要看全县受灾情况如何,不管怎样,我们可以试着与县衙反应,争取减免。”

  莫大岭苦笑,“这谁能说服户房的官爷们呢。”

  到白河村一看,情况竟然更加糟糕。

  白河村建在半山腰,地势略高些,水稻成熟比青山村略晚两天,才开始收割就被这场冰雹砸毁所有收成。加上白河村人口土地都多,相较青山村损失更为惨重。不少村民为了挽救田里稻谷被砸得头破血流,甚至还有一人夜里被砸晕在田里,待天亮发现时身子都凉了。

  白河村里正询问众人来意,听到是要到县城找工,便喊了村中青壮同去。

  莫大岭答应了,“白里正,我们明个儿早些出发,最好下晌就到县里。你们村伤得可严重?我们同行的有位大夫,可以帮忙救治。”

  白河村里正十分欣喜,见杜槿是个年轻女娘也不多言,忙领着到村中各家去查看。杜槿给挨家挨户白河村受伤的村民细细处理伤口,又敷上自制的药膏,回礼则是一碗豆子、一把蘑菇干、两块豆腐等,得了不少感谢。

  待到村尾最后一家时,天已擦黑,杜槿正要进去,却被赶来的李铁喊住:“莫大夫,走吧!可别进这家门。”

  杜槿疑惑,李铁声音洪亮地嘲笑道:“这家人脑子不正常,屋里也糟蹋得很,没得污了杜大夫眼睛。”

  话音刚落,院门砰的一声打开,里面窜出一个瘦小男子喝骂:“李铁头,你嘴里嚼什么蛆!”正是李蔓娘那出轨又贪图嫁妆的前夫高万。

  两人互相骂几句,高万嘴里还不干不净攀扯上李蔓娘,“不下蛋的母鸡,还天天往娘家跑,也不知是要回去做些什么腌臜事。”

  李铁冲上去就要动手,却被一根扁担拦住道路。

  “村人都在,私怨先往后摆摆。”商陆举着扁担,指了指旁边围观议论的白河村人,神色淡漠。

  李铁冷哼一声,忿忿离开,围观的白河村人也渐渐散去。商陆正要走,却看到杜槿径直走进那家院里。

  “要大夫吗?处理伤口只需要一碗豆子。”杜槿面带微笑,仿佛无事发生。

  那表情一看就是要搞事情,商陆摸了摸鼻子,将竹笠压低了些,默默守在门口。

  第二日出发时,白河村竟然跟来了三四十个青壮,其中也有李蔓娘的前夫高万。李蔓娘神色变幻,戴着头巾坐到杜槿驴车上,一路沉默寡言。

  到了青阳县,杜槿二人先与其余人分开,去县里的药铺卖药。

  这

  青阳县是个不满五百户的下下县,全城就一家药铺。进到铺子里,杜槿扫了眼伙计身后的满墙药柜,都是些常见药材,心中略略安定。

  “小娘子需要些什么?”那圆脸伙计热情招呼。

  “掌柜,您这儿可收药材?我们是青山村的,前些日子在羁縻山里采了不少草药。”杜槿肤色白净,眉目灵动,笑眯眯地问道。

  那伙计脸上微红,“我不是掌柜……先看看有什么。”

  商陆将背篓放下,都是些三七、砂仁、天麻之类的道地药材,收拾得十分齐整,一样样用树叶包裹好分类码放。

  杜槿展示,“小哥你瞧,都是无剪口的八头三七,用丝毛刷细细清理了,品相再好不过。”

  那圆脸伙计让杜槿稍等片刻,自己去铺子后面请掌柜来。不多时,一清瘦中年男子就从后堂出来了。

  “官人要卖药?”中年男子冲着商陆询问,又见商陆身形高大,黑衣竹笠,腰间一柄短刀,还看不清面容,忍不住心中嘀咕药材来源。

  中年男子正有些警惕,却见这黑衣男子用刀鞘指了指对面,示意另找他人。一个圆脸杏眼的貌美小娘子笑吟吟行礼,“掌柜的,是我要卖药。”

  中年男子眉毛一挑,正要开口,杜槿忙接话:“掌柜的好,我是青山村的村医,姓杜,前些日子进了羁縻山采回不少草药,您看看可有铺子里得用的?”

  中年男子失声道:“羁縻山?你怎能进那处?”

  杜槿笑答:“我家原是在凛国开医馆的,有家传的祛毒方子,因此可以自如进出羁縻山。”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中年男子半信半疑,去查看杜槿带来的药材,神色微动,拿出来细细嗅闻,问道:“你这砂仁是怎么制的?”

  “用的盐炙法,黎州城带回的细盐,选的也是个大饱满的果仁。”杜槿利落回答。

  “盐炙?为何不直接火煅?”

  “盐砂仁可减其辛温,温而不燥,更适宜孕妇。我原是做给同村妇人安胎用的,多了不少,所以拿来卖钱。”杜槿侃侃而谈。

  那掌柜收起轻视之色,“我从未听过此法,想来也是你家传?”

  杜槿面不改色点头道:“正是。若是掌柜另需要火焙砂仁,我也可按掌柜意思再炮制一批。”

  药铺掌柜又问了其他几类药材的处理情况,打消了心中疑虑,行礼道:“在下姓潘,杜娘子这边请。”

  “有劳潘掌柜。”杜槿随他进了内室。

  “砂仁每两三文,三七多了道盐炙,每两作四文,天麻倒是少见,每两可八文。”潘掌柜挨个报价,那伙计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称重。

  打完算盘后,潘掌柜报了个总价,“一共一两又三百二十文,杜娘子可接受?”

  杜槿欣然同意,利索与掌柜的交接货物,带着新鲜出炉的银子离开了。

  “二十来斤药材,还是辛苦炮制过的,只卖了一贯钱,能换半石新米,连一亩田税都不够。”待从药铺出来,杜槿苦笑摇头。

  “为何不与他们议价?”商陆疑惑。

  杜槿摇头,“县城人口少,他们铺子也不需要太多药材。你看那铺子里,药柜药锅都十分陈旧,掌柜的也只是细麻布衣,恐怕铺子并不富裕。”

  “担心他们出不起高价?”

  “既然知道出不起,又何必伤了和气?青阳县可就这一家药铺。”杜槿眨眨眼,“幸好没带重楼和那株紫芝来,青阳县收不了这些名贵药材,还是得另寻销路。”

  青阳县,牙行。

  “城北周员外修家中花园,需壮劳力二十人,短工每日八十文!另包一顿饭”一管家模样的男子背手而立,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放声道。

  “官人我来!”“我每日只需七十文!”“那我只要六十文!”人群蜂拥而上纷纷自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天作之合 种田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