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医女发家记_时见微【完结】(85)

  谷内数百人的差事,时间长了,账册日渐厚重。

  “杜娘子!”红嫦声音从屋外传来。

  杜槿正伏案算得头晕眼花:“何事?”

  红嫦风风火火推门进来:“马厩里好几匹马病了,阿息保急得直跳脚,你可有空去看看?”

  虽只学过给人看病,但谷内没有兽医,如今也只能由她出面。

  马厩建在山谷西南侧的谷地里,两间高挑敞亮的木屋,一间是马儿的住所,另一间专门存储各类草料。屋内草帘相隔,收拾得干净齐整。

  几匹矮脚马在栏杆后头耷拉着脑袋,神色萎靡,连喂到嘴边的糖块都不吃了。

  杜槿的身影刚出现在马厩门口,养马的胡骑们便如见到救星般围了上来。

  阿息保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杜大夫,已有十余匹马不肯进食饮水,怕是染了疫症……”

  杜槿沉声道:“不急,我来看看。”她仔细查验马儿的眼睑、耳蜗、齿龈,又蹲身查看蹄甲,“近日喂的草料可新鲜?饮的是山涧水还是囤积的雨水?”

  乌萨嗤笑:“难道还能同饮水有关?若是换作咱们草原的骏马,饮雪水都无事!”阿息保额间渗出细汗:“闭嘴!问啥答啥便是,休说那些有的没的。”

  杜槿追问:“养马一事你们最有经验,从前可见过类似的病?”

  众狼骑面面相觑,乌萨撇嘴:“从前可没有过,这些南蛮子送的马怕不是有问题!”

  “乌萨。”杜槿眸光一沉,“你既跟着山姜学冶铁,就该知道百越和青杏谷亲如一家,这种话不可再说!”见乌萨不服气,她也冷了脸,“若是林听他们一口一个北蛮子,你也能心平气和吗?”

  阿息保一拳重重锤在乌萨背上,摁头让他道歉,乌萨这才不情不愿地低了头。

  “青杏谷人口复杂,有汉人、胡人和百越人,不论从前是农夫还是士兵,大伙儿都该友爱互助才是。”杜槿不愿将此事囫囵过去,“敌意和歧视只会动摇青杏谷的根基,你若心中存着偏见,不如趁早离开!”

  她语气不重,却让整个马厩为之一静。

  阿息保见杜槿真生气了,忙出来打圆场:“乌萨就是急昏了头!这几日大伙儿又要打铁又要养马,空闲时还得出谷打猎,实在疲惫得紧……”

  杜槿不为所动,冷脸道:“商陆正在邺都办事,身边缺人,你去寻他吧。”

  马厩里顿时落针可闻。

  “这、这……”阿息保不敢再劝,只好将乌萨往前推了推。其余几人从未见过杜槿如此生气,拼命朝乌萨使眼色。

  这些虎背熊腰的汉子围着杜槿,活像一群棕熊围着只炸毛的猫儿。明明身型差距极大,凶悍的野兽反倒个个缩着脖子,大气都不敢吭一声。

  “我、我不想走。”乌萨嘀咕着,“是我错了,不该这么说。”

  杜槿撇着嘴:“你说啥,听不见!”

  乌萨心一横,单膝跪地大声喊道:“我错了!我乌萨对长生天起誓,再敢胡言,就叫我……”

  “行了,到此为止。”杜槿环视周围,眼风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青杏谷容不得挑拨离间之徒,若是再有这样的言论,无论是谁,即刻逐出谷去!

  众人肃然应下。

  杜槿正要去查看马儿情况,忽见草帘外探出个脑袋。

  阿荆挠着后脑讪笑:“听说马儿病了,我来看看。”杜槿眼前一亮:“也是,百越的马还得是百越人最懂!”

  阿荆虽不是兽医,但从前见得多了,也大概知晓寨中养马之法,因此很快便找到问题所在。

  “蹄甲太长了,外头看着齐整,里面估计已溃烂。”

  乌萨抱臂不服:“这蹄甲我们也定期修剪,现在厚度正合适。”

  “草原那套养马的法子,放到山里却是不妥。”阿荆笑道,“我们百越马生在山地,最忌湿气淤积,蹄甲要修薄些。”

  “再薄容易受伤!”乌萨梗着脖子道。

  杜槿打断他们争执:“那就寻一匹病得最严重的,剪开蹄子看看便是。”

  只略剪开一只,脓水便混着血丝流了下来,内里果然溃已经烂。乌萨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又气又尴尬,只好闭上嘴老老实实修剪马蹄。

  既找到病因便好治了,黄连消炎、艾草祛湿,蹄甲修剪后辅以药浴。阿荆又提了排水沟和蹄套的做法,都是百越常用的养马秘诀,阿息保连连应下。

  杜槿刚开好药方,还未来得及同他们细说,又被小五拉到布坊。

  屋内蒸汽氤氲,角落里的皮毛已堆得跟小山似。四五个妇人正围着大锅煮麻,青壮们将硝好的皮子绷在木架上,忙得不可开交。

  “杜大夫,您瞧瞧这光景!”小五急得跳脚,“谷里就给咱拨了十人,哪怕全坊的人不吃不睡干活儿,也完不成分配的任务哇!”

  他拉着杜槿四处巡视:“沤麻要七日,硝皮得半月,好多步骤才能做出一块布,后头的缝制也耗工夫。”

  布坊的人个个面目苍白,眼下青黑,一看就是连轴转了许久,早已筋疲力尽。

  杜槿思索:“谷中实在抽不出人了……”小五不信:“青山村那边的弟兄呢?”

  “大半在炮制金疮药,余下的都去黎州采买粮草了。”杜槿叹气,“眼下粮价未涨,须得抓紧准备。”

  小五团团转:“再这般熬下去,怕是要出人命了!”

  杜槿思索半晌:“或许还能寻些帮手。”

  数日后,白河村迎来了一位贵客。

  “杜大夫可是稀客!”白里正忙不迭地倒茶,“自打瘴疟过后,老朽去青山村拜访数次,可惜你不是去了洪州,便是往黎州贩药去了,这是一回也没见着哇!”

  “这一年在外的日子多些,确实很少归家。”杜槿放下茶盏,“实不相瞒,此番其实是为招工而来。”

  “招工?”白里正眼睛一亮,身子不由前倾,“可是药行那边缺人手?”

  “正是。洪州分号近日接了不少生意,青山村人手实在周转不开。”

  “自然是愿意的!”白里正大喜过望。他早听闻青山村跟着杜大夫赚了不少银子,心中痒痒,无奈莫里正将此事看得极重,并不愿向外透露。

  他们受了杜大夫大恩,又哪好腆着脸去追问这种赚钱的活计?

  “白里正怎么也不问问做的什么工,工钱几何?”杜槿哭笑不得。

  白里正摆摆手:“哎!杜大夫对白河村有救命之恩,我们报答还来不及,工钱什么的休要再提!”

  杜槿笑道:“这可不行,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她报了个价,“不拘泥妇人小子,只要手脚勤快都可以来做工。每日都是这个数,还管两顿饭。”

  这工价比县城高了一倍不止,离家又近,对白河村村民来说是个极好的差事。

  白里正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明日......不,今日我就去知会大伙儿!”

  第二日,杜槿顺利带着几十个的壮劳力回到青山村,他们接下了砍柴、沤麻、硝皮等辅助工作,大大减轻了谷内压力。

  小五只需将苎麻、兽皮等原料送到青山村,数日后再取回,便可专心织布制甲,省了不少人力。

  虽然活计辛苦,但报酬十分丰厚,每日还有两顿饱饭,白河村村民也满意得紧。

  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偶尔也有人问起这些麻布和皮料的用途,杜槿便用生意的理由搪塞过去,倒也没人怀疑。

  青杏谷和青山村的活计慢慢步入正轨,杜槿计算着各坊产出和消耗,眉间郁色终是舒展了几分。

  羁縻山地势险要,依托山势地利,零星敌人绝不是青云寨和狼骑的对手。加上谷中盐粮充足,兵刃药石皆可自产,养活数百人不在话下。

  若真到了危急关

  头,全村老少退守青杏谷便是。

  想通了这一遭,杜槿如释重负。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如今的自己也能为身边人撑起一片安稳天地。

  好景不长,不过三五日光景,外出采买的村民便带回噩耗。

  乌蒙叛军已在武定县同官兵交战,黎州粮商趁机抬价,城内粮价暴涨,寻常百姓连买粮都要受限制。

  赵方平声音发紧:“如今黎州百姓天不亮就要去粮铺排队,卖到辰时就关门。咱们进城时米价还是八十文一斗,离开时竟涨到二百文了!”

  “莫说新米、陈米,就连喂牲口的豆料都抢购一空。”莫大岭忧心忡忡道,“咱们日日守在粮铺门口才买回这点粮,还差点跟人打起来!”

  “多亏有仁爱堂梁英周旋,要不是他出面说情,咱们连这几车粮食都带不回来。”

  杜槿安抚道:“下回买不到便罢了,平安回来最要紧。”

  虽数目不多,但在此时能带回这些,已是万幸。

  莫大岭面色铁青:“抢粮还算好的,回程路上才叫凶险!官道上都有人探头探脑,肯定是盯上咱们这些粮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天作之合 种田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