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医女发家记_时见微【完结】(87)

  “但既然有人疑我藏私,那干脆就趁着今日机会,将粮窖位置公之于众便是!”

  杜槿这一番话语掷地有声,祠堂内沉默良久,安静得只剩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莫里正颤巍巍起身,手中拐杖连连顿地,痛心疾首道:“糊涂!糊涂啊!杜大夫想尽办法为全村谋生路,你们竟还怀疑她一片苦心!”

  “万万不可公开粮窖位置!”李铁最先反应过来,“此事关乎全村性命,不能如此随意!”

  窦娘子掐着嗓子道:“有些人是猪油蒙了心吧!反正我是听明白了——这粮窖位置,咱们还是不知道的好!”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么浅显的道理,咱们还是听得懂的!”

  “就是!只有杜大夫知晓才是稳妥,我们相信杜大夫的为人!”

  见众人纷纷附和,老巴梗着脖子嚷道:“咱们村都是良善人,又不缺粮,怎会出那种偷粮的败类!”

  何粟抱臂冷笑:“过去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太平年月自是无妨,可如今青阳县封了城,哪里都买不到粮,谁知道日后会是个什么境况!”

  “咱们村家家户户是不缺粮,但谁家没个亲戚?”莫大岭也站了出来,“以后娘舅叔伯来村里借粮,大伙儿借是不借?不借,总不能看着亲人饿死。借,自家的存粮又能撑多久?”

  陈大宽突然开口:“老巴,上个月药行发的工钱,你可曾买粮?”

  老巴眼神闪烁:“什么……我、我当然拿来买粮了!”

  “听白河村的人说,曾见你在青阳县的赌坊门前转悠。”陈大宽意有所指,“你家如今还有多少粮?”

  见老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将工钱拿去赌了!”“难怪追着问粮窖在哪儿!”

  “挑拨离间的狗东西!”何粟一把揪住他前襟,“自己做下了腌臜事儿,倒来污杜大夫的清白!”

  “你你你你、是你污蔑我!”老巴还在嘴硬,可那惊慌失措的神情谁都看得明白。

  莫里正气得胡须乱颤,带着几个后生直奔老巴家查验,米缸里果然只剩薄薄一层陈粮。

  乱世能把人变成鬼,再老实的人也难免不会起歪心思。事实摆在面前,众人将老巴骂了个狗血淋头,莫里正铁青着脸,命人用麻绳将老巴捆了直接锁进祠堂。

  先前起过疑心的村民纷纷上前,一个个涨红了脸向杜槿赔罪,甚至还有人跪下磕头。杜槿并不想与他们计较,沉默将人扶起。

  经此一事,村中再无人敢对粮窖之事说半个不字。

  当夜,杜槿独坐窗前,望着山下村落星火点点,心中却隐隐不安。

  前线的战报一日比一日紧急,流民涌入青阳县,粮价飞涨的消息也不断传来。偏偏在这般风雨飘摇的时候,青杏谷与青山村又接连生出矛盾。

  在谷中生活已久的乌萨,竟仍对其他族人心怀恶意。平日里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也会为几两赌债就敢挑拨离间。

  如今难的不是囤物资,而是安人心。

  黎州城外烽火连天,青山村内却恢复了宁静。村民们照常耕田除草、炮制药材,这般太平光景,倒像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这日一早,杜槿在飒飒雨声中醒来。

  阿鲤正小猫似的蜷在她身边酣睡。举目望去,竹窗外远山如黛,山风凉爽,细密的雨线从屋檐间落下,仿佛织了一层朦胧纱帐。院中石径泛着水光,芭蕉在雨中簌簌轻颤。

  杜槿神清气爽,起身到灶房中准备朝食。

  洁白粳米煮到开花,蒸饼暄软香甜,她将脆嫩爽口的泡菜码在粗瓷碟中,又从滚水里捞出两枚温热的鸡蛋。

  阿鲤揉着眼睛蹭过来,垫着脚帮忙拿碗筷。

  “去廊下吃可好?”杜槿将矮桌搬到檐廊下,阿鲤立刻抱着布老虎跟上,亲亲密密地挨了过来。

  这雨下得绵密却不喧闹,雨打竹叶的沙沙声像是谁家娘子在轻摇纺车,听得人昏昏欲睡。阿鲤捧着粥碗打哈欠,脑袋一点一点的,险些栽进碗里。

  杜槿笑着扶住他:“乖宝,吃完再进屋睡会儿吧!”

  阿鲤戳着碗里蒸饼,撅起嘴道:“阿山说雨后能寻着地皮菜,可雨这么大,什么野菜都要泡烂了。”

  “往日都同赵山他们玩耍,今天倒是憋闷得很。”杜槿笑道,“晌午跟我温习字帖?”

  “今日不想学……”阿鲤缩着脖子,“我前几天已认真练过了!”

  杜槿揉揉他脑袋:“也罢,你爹留下的字帖,我临摹时也常缺笔少画的,就不误人子弟了。”

  难得有这般无所事事的日子,两人收拾好碗筷,在檐廊下悠然闲坐。

  透过细密的银丝雨帘,山峦被漫山雨雾浸染得若隐若现。山风带着湿润的草木香气穿堂而过,带来沁人心脾的凉爽。

  面对如此美景,阿鲤却忍不住哀叹:“阿娘,这雨还要下多少天哇?我想找阿山和姜岫玩!”

  “再等等吧!自从咱们搬到青山村,可没见过这般连绵大雨。”杜槿突然意识到问题所在,霍然起身,“不对……阿鲤,你留在家里不要走动!我出去一趟!”

  她抄起蓑衣冲进雨幕,踩着四溅的水花直奔赵家。

  “方平叔!兰婶!赵风!”院门被拍得震天响。

  院门吱呀一声打开,兰婶探出身子:“槿

  娘,这大雨天的你怎么来了!快进屋!”话未说完便被她拽住手腕。

  “今年雨水反常,山里怕是要发泥石流!”杜槿鬓边雨水顺着下巴滴落,“得赶紧通知青杏谷!”

  “走!”赵方平闻言脸色骤变,拎起蓑衣就往外冲,赵风二话不说跟了上来。他们迅速赶去何家李家,唤来六七个人,立刻闯入羁縻山。

  山中暴雨倾盆,墨色云团压着山巅翻滚。众人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跋涉,雨帘稠密,几丈外的老树都只剩个模糊轮廓。何粟一个趔趄,被溅起的泥浆糊了半张脸。

  行至半途山洞,正撞见林听带着巡逻队迎面走来。

  听闻众人来意,林听摆摆手笑道:“早防着呢!百越的弟兄们应对山洪极有经验,我们正是为了这事儿来的。”他比划着,“这条路的险要处都堆了巨石,粮窖也都做好了防护。”

  “幸好你们机警。”杜槿长舒一口气。如今谷内有了黑石峒众人,果然助益极大。

  林听指着远处山脊:“按百越弟兄的说法,附近轻易不会有泥石流,你们安心便是。”

  “可是,我记得前年这里发过好大一场泥石流……”何粟挠头,“当时我还断了条腿,差点丧命。”赵方平点头:“正是,当时咱们几个都在,要不是商陆相救,恐怕会折不少人。”

  林听神色一凛:“当真?”

  “难道……先前那场泥石流改变了地形?”杜槿思索。

  林听皱眉道:“事关重大!我这就去寻山姜再探!”

  众人冒着大雨在山中奔走,四处查验地势地貌和草木山石的分布。

  山姜站在高处细细确认良久,才转头道:“瞧这山势走向,即便有泥石流,也是沿那几处山坳往东北方去,咱们这儿稳妥得很。”

  木蓝指着谷底:“真说起来,倒是那条河流更危险。上游有山石阻隔,如今连日暴雨,说不准会发山洪。”山姜补充:“不过咱们地势高,山洪也是往东北去,与青杏谷、青山村都不相干。”

  杜槿刚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东北?那是……”她眯着眼透过雨帘举目远眺,隐约可见下游河畔城池轮廓,城外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如蚁群般蠕动。

  众人顺着她的视线望去,齐齐倒吸一口凉气——那正是挤满流民的青阳县城!

  数日后。

  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叮叮当当砸在县衙青瓦上,扰得人心神不宁。

  崔知仁盯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额角青筋突突直跳。

  “今日又有粮铺被抢?”他将镇纸重重砸在案上,“厢巡检司的人都死绝了吗!”

  几个属官吓得齐齐后退,为首的仓曹抖着嗓子道:“回大人,平粜令形同虚设,粮商一直不肯按官价放粮。如今民怨沸腾,巡检司也无能为力啊……”

  “放屁!”崔知仁气得出口成脏,“本官前日刚拨的常平仓,三千石粮!哪里冒出那么多暴民!”

  仓曹声音陡然低下去:“大人,常平仓库存与账面不、不符……实际只剩九百石霉谷。”

  崔知仁已连轴转了数日,听闻此言只觉眼前一黑,踉跄着跌坐在椅上。

  外头突然传来粗重的脚步声,高洪一身泥水地闯进堂内。崔知仁强撑起身,声音嘶哑道:“高大人,城中暴乱频频,巡检司究竟在做什么!”

  “巡检司?如今哪有精力管城内治安!”高洪眼中满布血丝,“乌蒙叛军已破黎州大营!兵马都监王珪战死,知州李德昌带着通判王彦修缩在城里当乌龟!”

  “如今叛军已改道西南,七日后就到青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天作之合 种田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