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面临生与死的选择时,他宁愿自己赴死,也要把生的机会留给他。
那一夜,在裴瑾的坚持下,他们并肩躺在了一起,断断续续地聊了整整一个晚上。
他轻描淡写地向他说起了自己在江湖中漂泊时遭遇的种种锁事,也听他认真坦然地和分享了这些年在帝都生活的喜怒哀乐。
从那些细碎的对话中,他终于知道了裴行州当年为了寻找他,历经了多少的艰辛,遭遇了多少的危险。
在终于打听到曹方一家已被灭门而误认为他已经不再人世后,又陷入过怎样的痛苦自责。
在他因为这场阴差阳错的悲剧而暗自神伤时,裴瑾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那一刻,他一直以来的痛苦、悲愤、不甘和遗憾,都被对方掌心传来的温度,温柔的治愈了。
第95章 真相(3)
自那个夜晚之后,马小六与裴瑾之间开始有了一种新的默契。
两人在一起说话聊天,相互陪伴的时间也逐渐多了起来。
对于他态度上的变化,裴行州看在眼里,只觉得又是高兴,又是欣慰,于是就盼着两个儿子身体大好之后,能够正式将马小六的身份昭告天下,光明正大的认回这个儿子。
对于马小六而言,那也是他有生以来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
在历经了那么久颠沛流离,无所归依的生活后,他的心终于有了可以休憩的归属,身边也终于有了视他比性命还重要的家人。
除此之外,他的心里还多了一份羁绊,是关于那个与他一起历经过生死,共度过许多美好时光的女孩。
从裴行州的口中,他已经得知了她叫温沉吟,是当朝侍卫司统领温北堂的女儿。
所以他一直满心期盼着,自己身体康复后,用自己真实的身份与她重新见面的那一天。
然而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他无意中听到了裴行州与裴瑾私下里的对话。
也直到那个时候,他才知道,在强行换血救他性命的过程中,裴瑾的身体底子受损而变得十分脆弱,虽然经过精心的调理后,外表看上去已经与常人无异,但一旦历经高强度的对抗,便很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损伤。
对于一个自幼勤学武功,未来要子承父业,在沙场征战的少年而言,这样的结果无疑是危险的。
即便裴瑾表现得不以为意,只是一个劲的安慰着自己的父亲,但马小六却因此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他不希望裴瑾的未来因为这样的经历而蒙上阴影,更不愿意他在战场上因为这样的隐患,而陷入危险的境地。
经过一番打探后,他终于知道了如果用生长在祁山中的雪莲入药,或许能够有机会让裴瑾的身体彻底恢复。
但祁山天寒地冻太过凶险,要在那样的环境中找到雪莲,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若是被父兄知道了他的打算,必定会尽力阻止,不会让他去冒这个险。
所以最终,他留下了一张纸条,胡乱编造了一个理由,只身一人去了祁山。
然而事情的进展比他想象的要更艰难。
虽然他曾经在祁山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对当地的环境也算熟悉,但严酷的环境还是让他屡屡受困。。
漫天的风雪中,他好几次都被狂风带进了雪沟里,几乎性命不保差点。
但是满心的执着与关切,还是让他咬紧牙关,一天天的坚持着。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去往祁山后没多久,裴瑾也在尉迟上恭的不断催促下,正式去往了荟英堂。
在那里,他遇见了已经已经恢复女装打扮的温沉吟。
按照裴行州最初的想法,原本是想在马小六伤愈之后,安排他与温沉吟相见。
但是因为他的突然离别,却将原本计划全然打乱了。
满腹担忧之中,裴行州实在不知该如何对温沉吟解释,她抱着全部的信任和期待交到他手里的男孩子,为什么就这么忽然消失了。
等他终于冷静下来,准备想要和她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时,接踵而来的公务又暂时将他调离了天启。
因为这场阴差阳错的误会,温沉吟理所当然的将裴瑾错认为马小六,并因为曾经那些生死与共的交情,对他报以了格外的关注。
对所有的因果一无所知的裴瑾,也在日渐接触的过程中很快对这个特别的女孩子有了不一样的心情。
等到马小六终于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从祁山带着雪莲回归时,他们三个人的命运,已经暗中交织在了一起。
只是当时的他们,都已经因为顾正霆送往御前的那旨密报而掀起的风暴而无暇顾及。
马小六回归当日,就已经感觉到了府中充斥的低气压。
他只当是自己不告而别惹出的祸事,所以也没敢多问。
直到不久之后,那纸将裴行州调往北境驻守的圣令下来,他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好不容易才回到燕国帝都与家人相聚,一朝之间却又要离去,马小六只觉得满心的不是滋味。
裴行州舍不得他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后后还要跟着他们一起去苦寒之地,受战乱之苦,所以便计划着在京城给他找个安稳的归属。
马小六知道自己不懂兵法之道,即便执意跟去,除了让父兄分心照顾外,大概也帮不上什么忙。
但要与他们就此分离,他却又舍不得。
为了确认他未来的归处,父子三人之间进行了一番长谈。
在这场谈话中,马小六也很快得知,从过往的战局来看,无论泉州之战败北,徽城土地割让,还长屛县数万百姓家破人亡,皆是因为暗中有一只手在搅弄风云,将燕国的军情,送向了敌军手中。
只是此人显然位高权重,又藏得极深,以至于裴行州再是心有疑惑,却始终无法锁定目标。
但若任由此人继续兴风作浪,那北境的战局,乃至燕国的平安,只怕不是仅靠他们父子舍命征战,便能保住的。
身为武将,他们从提枪上马的那一刻起,就已存必死之心。
他们不怕正面抗敌,流血受伤,战死沙场,却担心刺向自己的刀剑,握在自己的同胞手里。
关于战局的种种分析,自小便跟着曹方在江湖浪荡的马小六自然是听不懂。
但是那一刻,他却被自己父兄心怀天下,为国为民的豪情和胸怀所震慑了。
在他的心中,江湖恩怨,爱恨情仇从来都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所以在此之前,他所追求的,也不过是能够与家人团聚,能够找出仇人,为死去的母亲报仇。
可是从裴行州和裴瑾的对话中,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比起他心中的那些恩怨情仇,国家、土地、甚至是那些素不相识的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才是更重要的东西。
为了保卫这一切,他们可以忍受与家人分离之苦,甚至舍弃掉自己的性命!
思绪激荡之间,马小六忽然想起了那个将他从围场中救下,说话有着燕国口音的那个男人。
虽然并不清楚他的身份,但直觉告诉他,这样一个可以在庆军大营中自由出没,并能在拓跋延设立的青鹞里暗中安插人手的人物,必定和裴行州所说的军情泄露事件有所关联。
有了这番想法之后,他便主动提出,想要利用之前的那点机缘,帮助自己的父兄,找出那只一直藏在暗处搅弄风云的手。
但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他永远隐藏自己真实的身份,作为一颗用不见光的钉子,楔在最危险的暗处。
那个夜晚,在听完了他的想法后,裴行州和裴瑾都陷入了沉默。
虽然心中藏着万分的担忧和不舍,但他们终究还是紧紧拥抱了他。
他是他们的亲人,身体里也留着裴家的血脉,所以危局面前,他们都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踏上不同的战场。
虽然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准备,但离别之前,马小六还是瞒着所有人,偷偷去了一趟温府。
他想在踏上战场之前,去见一见自己心爱的女孩。
去往温府的路上,他一直告诫自己,那只是一场普通的告别,无需给双方增添无谓的伤感。
可是真的到了见面的那一刻,女孩眼中的眷恋和不舍,却让他一直佯装无谓的心,疯狂跳动了起来。
为了让自己不留遗憾,他鼓起了所有的勇气,在离去之前,亲吻了对方的额头。
然后他下定决心,如果自己能活着回来,他一定要与她生死与共,誓死相守。
怀着这样的期待,马小六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战场,再次回到庆国。
身在敌营的那些日子,他一边从那个最底层的小混混做起,一点点的获取敌方的信任。
但那个他一心想要查明身份的大人物却再也没有在他眼前出现过,若不是对方偶尔会有任务传来,他甚至都要怀疑那个人是否已经就这样彻底消失了。
这样熬了两三年,他开始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机敏的反应,逐渐取得了敌方的信任,甚至渐渐渗透进了青鹞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