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稚鱼脸耷拉下来。
赵葳蕤莞尔笑道:“我猜就是如此。”她是新妇,成亲之前也曾经历过忐忑难安的心情,又想着长安好几家原有望与豫王结亲的,背地里传些酸话,说豫王不喜这门亲事,她便想着来为肖稚鱼开解心情。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豫王相貌堂堂,文才武功在皇室宗亲里是最好的,虽然外头都说他嚣张跋扈,可真说起来,谁还没个毛病,比起那些混不吝又喜胡闹的,已算得是不错了,”赵葳蕤缓缓道,“我父亲都说过,这些年豫王做的那些出格混账事,大半都是为太子出头,究其根本,其实是重情义又护短。只要能入豫王的眼,他自会保护你周全。你与别个不同,将是他的妻子。”
肖稚鱼知道嫂子的意思,可听她一番劝,不由苦笑连连——李承秉对她犹有前世的恨意,今生是休想入他的眼了。自从圣上指婚,她想做皇后雄心壮志熄了大半。夫妻恩爱这种事更是做梦都未曾梦过,现在唯一想的,就是抓着豫王妃这份体面与尊荣,能幸免几年之后的战乱之苦。
赵葳蕤又说了些夫妻相处之道,到底是新妇,凡事皆点到为止,说得深了自己倒先脸红。坐了一下午,说了不少话,论本心赵葳蕤挺喜欢肖稚鱼这个小姑,自从她嫁过来,料理家中事务肖稚鱼从无二话,处处支持。为人处世半点不见小门小户的偏狭,从前她只觉得肖稚鱼容貌出众,一瞧就有富贵前程,如今却希望她能过得更平安顺遂些。
到了六月,夏木茵茵,花草芳菲,长安城中已都换了夏衣。
到了十七那日,李承秉清早就被叫起,穿衮衣,戴金冕,垂白珠十二旒,腰配革带白玉双佩,前往太极殿。
皇帝端坐殿中,见到豫王前来,面含笑意,命礼官传唱,“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勖帅以敬。”
李承秉在殿前跪拜,接旨之后离开太极殿,带着礼官侍从前往宣平坊。
今日肖家早早就有侍卫将门前一条街巷全看守起来,不许闲杂人等靠近。礼官早在几日前就来到肖家,指点礼仪与陈设。
宣平坊位置不错,临近东市,住着不少官吏,但大多是品级较低,高官勋贵少见。今日坊里喧闹,锣鼓震天,看热闹的人来了不少,都听说肖家将要出一个王妃,不由啧啧称奇。
“从未听过肖家之名,想来不是世家出身,竟能出个贵人。”
“你是没见过肖家娘子,长得跟画上的天仙似的,合该有这份富贵。”
“世道真是变了,养个小子还真不如生个女儿,若是貌tຊ美如花,说不定就能捞个妃子当当,那荣华富贵还不是享之不尽。”
鼓吹的乐声越来越近,不一会儿侍卫开道,执烛前马,豫王骑马缓行而来,路人方才议论纷纷,这时目光齐刷刷转向豫王,只见他身形魁梧高大,眉眼英挺,在日光照耀下金冕垂珠皆熠熠生辉,更添威势。
肖思齐在门前相迎,神色瞧着稳重,实则心下也颇为紧张,时值六月,已是入夏,他背上起了层细汗,一抬头看见豫王下马走来。
礼官唱喝,令双方行礼,一套规矩完成,这才到内院将肖稚鱼请出。
这便是大婚亲迎之礼。
李承秉脸上并无欣喜之色,礼官怎么说他便怎么做。
等一阵鼓吹之乐结束,肖稚鱼在婢女簇拥下款款走了出来。她身着青色礼衣,袖口、衣缘及大襟为朱纱,戴的宝钿花叙,以扇遮面。
门外有不少人争相张望,恨不能亲眼看一看王妃模样,却只能瞧个依稀轮廓,起哄着喊美。
一阵风吹过,肖稚鱼鬓边的珠翠金钿微微颤动。
李承秉目光落在她身上,只一瞬又飞快移开。
礼官引路,将肖稚鱼送到马车上,肖思齐在门前相送,眼看车轮转动就要起行,他忍不住追了两步,被礼官拦住。
李承秉上马,神色冷峻而从容,一手紧握缰绳,轻轻一挥,马蹄前行,带着迎亲队伍往王府方向而去。
【📢作者有话说】
洞房……头秃
90 ☪ 第九十章
◎洞房(上)◎
锣鼓吹吹打打, 沿途百姓皆驻足观望,直到迎亲队伍入了永兴坊。
豫王府里早就摆好喜宴,从清早到傍晚, 上门的宾客络绎不绝。正堂里坐着的全是宗室皇亲,比外间更为热闹,就连从华清宫回来就一直称病少有出门的吴王都来了。各桌都已呈上菜肴和酒水, 杞王之子李茂从外面小跑进来, 来到太子这一桌, 笑着道:“来了来了,已经接回来了。”
当即便有几个年轻李氏子弟嚷嚷着要去见新娘子。如此大喜日子,没人扫兴,又有个最喜看热闹的李茂在,领头凑了一群人往内院去了。
太子见状摇头轻笑, 这时却听旁边有人唤了声“太子哥哥”。
惠安公主李云萱举酒坐到他身边,笑盈盈道:“今日瞧你这脸色都红润许多, 想来是太子妃得你心意,到底是京兆名门家的娘子。”
太子李业知道这位妹妹一向作风大胆,却也不想与她讨论内院之事, 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着。
李云萱说了几句沈霓的好话,话锋一转,又道:“太子妃的兄长沈玄,原先不肯听逆相吩咐, 也没逢迎杨家,在大理寺压着不得迁升,如此良才放着只去管那些刑案实在太过可惜, 豫王妃那种不上台面的出身, 她兄长如今娶了赵家女郎, 上月竟升任殿中侍御史,为官才一年不到,谁有他升的快,不过是沾着裙带关系才冒出头,太子哥哥,沈玄是你妻兄,如此下去倒要让人小瞧了你。”
“惠安,慎言。”太子皱眉,明眼人都瞧的出,肖思齐升官是皇帝的意思,摆明了是要抬举肖家。他正要说两句李云萱。刚才去后院看新娘子的一群宗室子弟跑了回来。
堂中顿时又热闹起来,李茂与众人夸口道:“可惜你们没瞧清楚,我曾见过一回,豫王妃那样貌,啧啧,真是少见。”
原来刚才几个宗室子弟刚才跑去后院,在花园入口还真碰上了迎亲队伍,可肖稚鱼被婢女围着,不曾停留直接往寝殿去了,有胆子大的要往前凑,却见豫王亲兵往那一杵,气度森然,到了跟前他们反而不敢再闹,灰溜溜地回来了。
在座的一群人里,没几个见过肖稚鱼,听李茂形容的跟仙女似的,有的信有的不信,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起哄。
李云萱见太子与众人说说笑笑,刚才说的也不能继续,耳边又听几个宗室纨绔在那夸豫王妃貌美,她心下不喜,拢了拢头发,对李茂道:“你呀,见着个齐整点的就能夸成天仙,不然能往家里收那么多个?我瞧着都是些庸脂俗粉,要说美人,太子妃那等样貌气度,才是长安女郎里最拔尖的。”
李茂一撇嘴,知道惠安公主看着是出家了,实则性子极厉害,也不与她争辩,喝了一口酒道:“反正我见过的女子,就属豫王妃最美。”
李云萱愈发觉得不舒服。
这时堂前一阵喧闹,李承秉来到席间回礼,李茂蹭地一下站起,提着酒壶就去敬酒了。
这些宗室子弟前两个月刚参加过太子婚宴,不过太子是储君,又比他们年长许多,闹腾不起来。几人打定主意要闹豫王一回,敬酒的人一窝蜂全拥了上去。李承秉来者不拒,来敬酒的他都回一杯,席间推杯换盏,不知上了几回酒。
太子心疼兄弟,眼见外头天都黑了,赶紧过去劝阻,“平时不见你们几个这么能喝,要灌醉七郎不成。”
众人哈哈直乐。
齐王见状也过来挡酒,道:“我代七哥喝。”
众人便起哄道:“这岂有代的。”
李承秉摆摆手,让开齐王的手,手持酒杯,一口气连饮三杯。
宗室子弟又喝道:“好。”
太子吩咐人准备醒酒汤,借着斟酒的空当,将李承秉拉到一旁,见他一身酒气,没好气道:“成亲第一天,你就这样去见王妃,也不怕她嫌你。”
李承秉漫不经心“呵”地笑了一声。
太子觉得有些不对,亲自出面挡了两回酒,这才把那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宗室子弟给挡了回去,又叫来陆振,让他扶着豫王回去,别耽误了洞房。
陆振没想到豫王喝了个酩酊大醉,扶着人往后院走,路上正遇到宫女送醒酒汤来,赶紧停下。
宫女见豫王醉着,大着胆子将醒酒汤喂到他嘴前。
李承秉喝了两口,手一挥,将醒酒汤连碗打翻,抬脚往寝殿走去。
肖稚鱼坐在榻上,身边有宦官与宫女各四人候在殿前,瞧得出豫王府规矩不错,没人打量她,也无人说话。倒是前面厅堂不断有热闹的声音传来。景春和两个婢女将她的妆奁和衣物都收拾摆放好。
此时已入夜,宫人急步到殿前,道:“殿下来了。”
肖稚鱼重又坐正了,只听一阵略沉的脚步声靠近,在殿前停了一停,然后迈步进来。陆振送到门前止步,侍从徐云见豫王醉眼惺忪,忙上前搭把手,道:“殿下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