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胥时舒这个名字上了玉牒。
消息传出去后,各人都各有心思,长乐宫中,宋妃低着头,手中拿着的银针却是一个不慎戳破了手指,殷红瞬间溢出来,竹青当即惊呼:“娘娘!”
宋妃眸色平静地放下手中的银针和外衣,淡淡道:“只一个针眼,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竹青堪堪噤声,她蹲下来替娘娘擦掉手指上的血珠,正要替娘娘上药时,宋妃却是将收回了手,竹青一脸不解。
宋妃低垂着头:“一会儿便自己愈合了,不值当上药。”
竹青瘪唇,小声嘀咕:“哪有什么值当不值当的,娘娘千金之躯,再是如何金贵都不为过。”
宋妃低笑。
千金之躯吗?十余年前,她和竹青等人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伺候贵人的奴才罢了。
如今锦衣华服一穿,倒似她也是世家贵女出身了一样。
这宫中深究出身,没什么意义。
寒门子弟经皇上封爵,清贫也瞬间变成了清贵,万般卑贱的奴才也能一跃成为高高在上的娘娘,有时候众人毕生所求,不过是皇上一句话的事罢了。
宋妃拿帛巾按住手指,明明那么微小的伤口,却也传来细微的疼意。
这疼意让她觉得自己也是个活人,让她忍不住想起她生琉儿时的艰难。
她没瑾贵妃那般好命。
不如她出身好,也不如她得皇上心意。
她伺候胥砚恒时,胥砚恒还未出宫建府,除了头一晚,胥砚恒一向是不待见她的。
外人恐是想不到如今的宋妃娘娘究竟有多么不受皇上待见。
但宋妃记得清清楚楚,她伺候胥砚恒十五年了,却是一共只侍寝了三次,偏她说不清是不是命好,次数再少,她也怀上了琉儿。
可想而知,她生琉儿时的处境,胥砚恒是来看她了,那恐怕是胥砚恒第一次踏入长乐宫。
毕竟她当时怀的是他的长子,便是为了江山社稷,他也该表现出一点看重。
他来得很慢,她疼得死去活来时,听见了外间的请安时,又听见他问了宫人何时能生下来?在听到答案后,他便转身回了御前。
前后是否待了有一刻钟的时间?
宋妃记不得了。
瑾贵妃诞下皇嗣后,还敢安然入睡,她却是不敢,外面都是一些豺狼虎豹,她硬是睁着眼,等来胥砚恒让她亲自抚养皇嗣的旨意。
那时,她想,她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入宫前,她连饭都吃不饱,入宫后,她也是人人可欺的小宫人,偏生得一副好身段,被上面娘娘看重,赐给了皇上。
相较于从前,她日子越过越好了,不是吗?
但人的野心是越来越大的,胃口是永远喂不饱的,衣食住行无忧后,她抱着她的琉儿,就再也不想让她的琉儿日后会受制于人。
宋妃低声问:“当初琉儿是何时上的玉牒?”
殿内一静,竹青不敢说话了,关于大皇子的一切,娘娘都记得一清二楚,不可能忘记这么重要的事情。
宋妃也没指望谁回答她,她依旧低着头,话音平淡:“瞧,得圣心,和不得圣心,是不一样的。”
竹青偷看了一眼竹归,想叫她说说话。
竹归却是隐晦地摇了摇头。
许久,宋妃转头朝外看了看,她忽然轻叹了一声:“快要三月了。”
竹青忙忙接话:“是啊,马上桃花就要开了,到时,奴婢给娘娘做桃花糕吃。”
宋妃笑了笑,她说:“说起桃花,我记得三年前那一场桃花开的是真好,只是可惜……”
竹青呐声,竹归埋头。
可惜什么呢?
那一年,宫中选秀,一众秀女入宫参加初选,又因着太后和周贵妃打擂台,没人会那么没心没肺地还去赏花。
宋妃唏嘘了一声:“这宫中好久不曾那么热闹了。”
有人独得恩宠,其余人自然会变得冷清。
但所谓冷清也是相对而言,一些低位妃嫔不觉得冷清,只觉得安稳平静,总归不是瑾贵妃得宠,这恩宠也落不到她们身上,反而要时时谨慎小心,生怕会被卷入什么波澜中。
现在这样就好,瑾贵妃不苛刻,她们拿着份例,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够了。
竹青不敢说话,竹归却是上前了一步,替娘娘倒了杯茶水,她说:“娘娘说得是,这宫中是平静很久了。”
话落,竹归稍稍压低了声音:“但前朝贪污一案闹得人心惶惶……”
哪个缺心眼的敢在这种时候提起选秀一事?
而且,今年本来也不该选秀的。
再有前朝一事,选秀绝对是要不了了之了。
宋妃当然懂这个道理,所以,她说瑾贵妃好命,留得一年时间休养生息,等来年选秀,瑾贵妃早就彻底把持了宫中局势。
褚青绾不知道有人打着选秀的主意,她养了一个月,终于能下床出门,硬是沐浴了两次,褚青绾才觉得浑身利索了。
江南一案涉及朝臣太多,根本不是一时就能有结果的。
同样的,谢贺辞至今也还在牢中关着呢。
开春,冷意褪,褚青绾一身简单轻便的襦裙,迟春替她打着扇,还在嘱咐她:“才开春,您别任性,出门还是要带着披风。”
褚青绾忙不迭地应声:“知道了,知道了。”
弄秋偷笑着拿来披风替娘娘披上,还在一旁说话:“这样,娘娘就不用听迟春姐姐唠叨了。”
迟春恼瞪了一眼弄秋,弄秋忙忙跑开:“娘娘快替奴婢挡住迟春姐姐,迟春姐姐要恼奴婢了。”
弄秋俏生生地立在了仪仗旁,还给同样在仪仗旁的小路子塞了块糕点,她压低声:“御膳房新送来的桃花糕,我尝过了,甜而不腻,路公公快也尝尝。”
一块糕点被塞入手中,小路子放松了手劲,生怕将糕点捏碎了,他转头看了眼弄秋,才低头将糕点咽下,一点点吃得格外认真。
是很好吃。
褚青绾只当看不见弄秋的动作,她上了仪仗,弄秋跟在一旁,还有点纳闷地问:“也不知皇上叫娘娘去御前做什么。”
这才出月子呢,今早魏自明就来了,道是皇上请娘娘过去一趟。
褚青绾也不知道。
而此时的养心殿。
魏自明想起自己刚不小心瞥到的奏折,没忍住低声:“皇上是要放了谢大人?”
胥砚恒头也没抬,他用一种极为平静的声音道:“他无罪,朕为何不放?”
他若是不放,岂不是坐实了谢贺辞和褚青绾的那些流言?总有人会无端揣测。
谢贺辞死不足惜,但褚青绾的名声不能因此有一点折损。
而且——
一旦谢贺辞死在现在,女子会不会有一丝觉得其中有她的缘故?
即使只有丝毫,胥砚恒也不能容忍。
作者有话要说:
女鹅:有事直说,行不行?
小胥:月子中别费神。
第111章
褚青绾下仪仗时,魏自明已经在外等着了,忙恭恭敬敬地迎上来:“娘娘来了,皇上在里面等着您呢。”
褚青绾拢了拢披风,她狐疑:“公公给我透个底,皇上到底有什么事非让我来御前一趟?”
两人昨日明明才见过面,有什么话昨日不能说?或者晚上再说也不迟。
魏自明捧着笑:“娘娘快别为难奴才了,您都不知道的事情,奴才就更不知道了。”
褚青绾不着痕迹地挑了下眉。
这话说的,颇有点奉承之意,但的确是让人爱听。
话已至此,褚青绾也知道她从魏自明这里打听不到什么消息,索性作罢。
对于魏自明,褚青绾只抱着不得罪的心态就够了,至于多么交好,却是没有必要,人家是皇上眼前的得意人,过度地讨好反倒是不妙。
殿门已经被宫人恭敬地推开,褚青绾踏入了殿内,弄秋跟在她身后,殿内暖意连连,她解开了披风的系带,弄秋立即接过。
青色襦裙席卷着春意,俏生生地立在了殿内,她略施粉黛,白净的脸上晕染了些许浅淡的脂粉,发髻上的玉簪莹莹,她整个人都是顾盼生姿,叫某人看得眸色稍暗。
许久没来这御前,褚青绾四处打量了一下,才慢悠悠地对着上面好整以暇的人请安:“臣妾给皇上请安。”
有人轻哼:“虚礼。”
他这么说,褚青绾也就径直起身,她也轻哼:“皇上觉得是虚礼,臣妾可是喜欢得紧。”
她百般心思地往高位爬,不就是要看别人对她行这些虚礼吗?
拎着裙摆,褚青绾一层层地踏上台阶,胥砚恒没动,他好整以暇地等着她,于是,他眸色微深,视线从俯视到平视,直到褚青绾一点点地走到他身边。
咫尺之遥,触手可及。
女子的不解抱怨声如约而至:“遮遮掩掩的,您找臣妾到底有什么事,非得折腾臣妾跑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