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娘颇得圣眷_屋里的星星【完结+番外】(156)

  这群朝臣只顾得三年一选秀到了时间,却忘记了册封皇后的这一年本就不该选秀。

  御书房。

  胥砚恒翻看着奏折,摆在上面的三本都是谏言选秀,他没忍住冷笑了声。

  魏自明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三本奏折被胥砚恒留下,才继续让人读奏折,奏折那么多字,看着费眼,翰林院有官员的任务就是替皇上读折子,所以说,翰林院都是天子近臣。

  时间过晚,胥砚恒点了点被留下的三本奏折,他语气平静:

  “明日就是十五大早朝,将这三本奏折带上。”

  胥砚恒掀唇,眸中泛着冷意。

  明知他意愿,还要逼迫,有人找死,他不介意成全一番。

  第127章 “不会再有了。”

  翌日,十五,大朝会。

  胥砚恒端坐高位,满朝文武站立两侧,甚至殿外都站了人,其中内阁六位阁老几乎都站在最前段,内阁也分主次,第一阁老也称为首辅,如今首辅乃是高阁老,他老态龙钟地低垂着眼帘,身后一排官员都肃穆无声。

  朝中十日一休沐,三日一小朝,五品官员都上朝行列中,月初、月中的大朝会,凡是在京城的七品及以上官员都要出席。

  平日中,各衙门或者朝臣有什么事,都是统一递折子,先由内阁筛选一遍,再转呈到御前由胥砚恒批阅。

  也因此,才说内阁的权利甚大,几乎相当于朝堂的权利巅峰,其中首辅权利占五分,次辅权利占三分,余下四位阁老再占两分。

  褚青绾的祖父曾任内阁首辅,也因此褚家一门壮大,但当她祖父退下来后,褚门也不得不收敛低调下来,而去年,褚青绾的父亲任职六部之一的吏部尚书,也一脚踏入了内阁。

  六部中,吏部和户部一贯是热门,毕竟前者关于各位朝臣官位自身,后者握着国家钱财,褚父能当上吏部尚书,也可见如今胥砚恒对褚家重用,再有外孙太子,可以说,褚家只要本本分分,褚父迟早会升到首辅。

  高阁老恭敬地低头,上头的皇帝已经不再是十年前初登基时的势力薄弱,当年褚阁老交权退位,也让皇帝一步步地把持住了朝中权利,皇权集中到了一定程度,内阁的权利也因此被分散。

  但即便如此,内阁依旧在运转着,有些消息,高阁老知道就会比别人更快。

  昨日送到御前的奏折,一部分得了红批或者评语被送了下来,但最顶上的三个奏折却是不闻音讯。

  高阁老不着痕迹地瞥了眼立于他后首的褚父,那三份奏折为何摆在最前面,他当然心知肚明,但他老了,不久就要退下去,总要替后代考虑,褚门兴盛已经势不可挡,他乐得卖个好。

  其实那些奏折本不该送到御前的,但后宫皇后娘娘一人独大,总有人会心生侥幸,当内阁要将奏折撤下去时,次辅较为强硬地将奏折留了下来,是高阁老挑挑拣拣,最终只选了三本送上去。

  褚父对此没有异议,储君已立,非是抄家灭族之罪,轻易不可废黜储君,再有,如果天家真有选秀的心思,他再是拦也是拦不住的。

  后宫,前朝,褚家都是兴盛,也不是一件好事,某种程度上,褚家需要政敌。

  高阁老老神在在地低垂下头,已经有预感今日会发生什么。

  选秀一事,有人已经预热了很久,于是今日早朝,礼部的掌局李大人上前率先发问:

  “皇上,如今已经三月,依着往年惯例,今年该是大选之年,不知皇上意欲何时下旨大选?”

  往年都是三月初开始将旨意传到各州各省,车马劳顿,等各州秀女入京,也都到六七月份,再经三次选拔,最终殿试结束也得八月左右。

  是以,如今提选秀已经当不得早。

  李大人也是内阁之人,正是次辅。

  胥砚恒拨弄了一下奏折,只看递奏折之人,便知晓是哪一派。

  胥砚恒嗯了一声,轻描淡写地问:

  “爱卿们觉得如何?”

  户部的掌局刘大人率先上前:“臣觉得不妥。”

  李大人微变了脸色,目光沉沉地看向刘大人,他本以为就算有人反对,也该是褚门的人,没想到第一个反驳他的居然是户部的刘大人。

  刘大人才不管他,他管着户部,论六部重要性本就比礼部要重上一筹,其次,他也深知自己在给谁卖命。

  再说了,选秀,选秀,一群人不管家不知事,每办一次选秀都要耗费不知多少银两,前头各国使臣才走,如今又要选秀,银子是礼部给他造吗?

  刘大人只管哭穷:

  “非是臣觉得不该选秀,而是各国使臣刚走,招待各国便花了十几万两,再有给各国的赠礼,加之年关期间给兵部批了一百万两,工部也还需拨款,实在是没银子了。”

  本朝看似稳定,但周围下国不少,为震慑其余国家,造船造炮是势在必行。

  兵部尚书一听到刘大人提到给兵部的拨款,当即警惕起来,他年前求爷爷告奶奶的,才求了一百万两银子,这还是紧巴巴的,他本来还想让户部拨点款项给底下边关士兵换套装备。

  今年的选秀要是成了,他就甭想再从户部手里抠出银子了。

  选秀往大了说,是国事,往小了说,就是皇上家事,皇上自个都不乐意纳妾,还能逼着皇上睡女人不成?

  选秀和他没关系,户部要是没钱了,他才是头疼,于是,兵部尚书也是上前:

  “臣也觉得不妥。”

  李大人气得够呛。

  前年杨家和陈氏抄家抄了五百多万两,这才过了一年,就能花完了?他又不是将国库的银子往自家扒拉,李大人根本不心虚。

  次辅一派的人也都上前谏言,说到最后,数派都各持己见,几乎都要吵起来,其中也包括御史言官:

  “皇室无家事,后宫只专宠一人,长久以往,对江山社稷不稳啊!”

  此话一出,满殿倏然安静了下来,有人隐晦地朝褚父看了一眼。

  褚父依旧情绪不变,但若细看下去,就会发现褚父眯起了双眼,眼里泛着冷意,若有似无地看了眼那位说话的御史言官。

  褚二哥反应更剧烈,一张脸直接黑了下来。

  于江山社稷不稳?你不如直接指着皇后说她祸国殃民,红颜祸水!

  胥砚恒蓦然笑了声,不轻不重,偏是响在了这个时候,叫众人心中都是狠狠一跳,李大人都不由得在心底骂了一声那个御史言官。

  提选秀就提选秀,谁叫他将矛头指向皇后娘娘的?

  那是一国之母,能由得他们肆意评判?

  胥砚恒望向底下那个御史言官,他意味不明地问:

  “帝后琴瑟和鸣,于你眼中,是一件于江山社稷不稳的事?”

  闻言,众人有人沉下心,也有人朝褚父看了眼,褚大哥不动声色地松开了拉住褚二哥的手,褚父一颗心更是安稳下来。

  那位御史言官也心颤了一下,但还是鼓着勇气道:

  “帝后和睦乃是佳话,但长久霸占皇上不放,不许其余妃嫔侍寝,此乃善妒!”

  褚大哥淡淡地朝这人看了一眼,那眼神不亚于在看一个死人。

  胥砚恒也笑出了声,眉眼却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冷意,他有时候觉得这御史言官也是神奇,有时为了青史留名,什么都能不管不顾,性命也能抛之脑后。

  褚二哥却是再也忍不住了,他直接上前一步,冲着后宫方向拱手:

  “皇后娘娘自入宫起,上孝太后,下慈皇嗣,尽心尽责地侍奉皇上,诞下皇嗣有功,此乃众所周知之事,帝后和睦,更是朝野心之所向,穆大人口口声声道皇后娘娘善妒,意欲何为?”

  “帝后失和才是于江山社稷不利!任何挑拨帝后关系者,才是心怀鬼胎之辈!”

  穆大人被人指着鼻子骂,几乎要气得晕过去,手指颤抖地指向褚二哥:“你!你!臣一心忠诚,岂由得你信口雌黄污蔑!”

  褚二哥讽刺:

  “穆大人适才信口雌黄污蔑皇后娘娘,可不是这番态度。”

  褚父嘴角轻抽。

  褚大哥隐晦地观察了一下天家的神色,微不可查地低了低头,没有再去拉回褚二哥,索性天家没有不喜,放老二出去撒野一次也不妨事。

  左右,他也看这位穆大人不爽很久了。

  想至此,褚大哥平淡地开口,不着痕迹地给穆大人埋了一铲子土:

  “臣曾有耳闻,穆大人府上的夫人已经到庄子上住了半年有余,府中一直都是妾室管家。”

  主母离府,妾室管家,谁还能不懂穆府的情况。

  褚二哥接收到信号,当即嘲讽出声:“原来穆大人还是宠妾灭妻之辈,怪不得看不得帝后夫妻和睦。”

  穆大人涨红了一张脸。

  褚二哥可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他上前一步,抬手朝上一拱:

  “本朝律法写得明明白白,以妾为妻者,徒三年!穆大人饱读律法,想来比我更清楚这一点,怎么,穆大人身为御史,这是知法犯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天作之合 宫斗文 情有独钟  屋里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