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见川一顿,见人话音都有哭腔,他瞬间有点头皮发麻,他想起来他刚见到的姑姑和姑父,有点犹豫。
姑父说是微服私巡,但这个消息应该不需要瞒着表弟吧?
这般想着,褚见川也就将这个消息拿出来安慰表弟,他迟疑道:
“其实”
舒儿仰起头看他,他长得很好,一双眉眼精致憨态,静静地看着人,只恨不得将人心看化了。
褚见川也有点遭不住,他忙忙说:
“其实姑姑和姑父也想你,适才姑姑和姑父还来看望你了。”
舒儿傻眼。
这两日,他当然知道褚见川口中的姑姑和姑父是谁,母后和父皇来过了?
父皇和母后来过了,却躲着不见他。
一想到这点,舒儿的嘴越噘越高,忽然,他哇的一下嚎哭声,扯着嗓子嚎哭,屋外的李嬷嬷等人立刻闯进来,褚夫人和褚父等人听见动静也立即赶了过来,都聚集到了这个房间内,争先恐后地安慰他,越是如此,舒儿越觉得委屈。
褚父拉过褚见川,低声:“发生什么了?”
褚见川还有点懵,不懂表弟为什么就哭了,他一五一十地将他和表弟的对话告诉了祖父。
祖父一顿,见长孙还有点呆滞,他哭笑不得:
“傻小子。”
褚夫人心疼地抱住舒儿:“快快,殿下快别哭了,待会伤了嗓子怎么办?”
舒儿整个身子都发抖,他一抽一抽地哭着:
“母后,我要母后,我要见母后。”
褚夫人本就偏疼褚青绾,如今难得见一面的外孙在她怀中哭成这样,瞬间什么要求都想答应他:“好好好,外祖母这就派马车送殿下去见皇后。”
舒儿听见这话,渐渐止住眼泪,满眼信任依赖地看向褚夫人。
于是,半个时辰后,胥砚恒正和褚青绾在用晚膳的时候,包间的门忽然被推开,有人腾腾腾地跑进来,一头栽进了褚青绾的怀中,他声音还有点哽咽:
“母后不要舒儿了。”
一听这话,再见女子心疼得不行的模样,胥砚恒顿时扯了扯唇角。
得,千防万防,还是没甩掉。
第131章 if线强取豪夺番外
京城,谢家。
谢家在京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尤其是谢家如今的长子,官居翰林院五品,深得皇上信重,乃天子近臣。
谢府,位于升平街,入目的便是一座四进四出的院落,谢家未曾分家,三进院的东侧则是少夫人的院落。
近来谢府不是很平静,内外都着一股冷硬地僵持。
底下伺候的人都小心翼翼的,行走间都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生怕招了哪位主子的眼。
韶光院,褚青绾对着铜镜中照了照,玉簪挑了又挑,半晌没挑中一个满意的样式,许久,她厌烦地扔下了玉簪,啪嗒一声,玉簪落在了梳妆台上。
迟春和弄秋听见动静,都是一顿,彼此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无奈。
许久,迟春低声道:“少夫人,少爷上值前留了话,说是晚上回来陪您用膳。”
闻言,褚青绾眸中流出些许嘲讽,她平静地轻嗤:
“用膳?”
谢贺辞用得下去吗?
弄秋实在忍不住了,她不忿地吐槽:“夫人太过分了!您和姑爷才成亲多久,就闹着给姑爷纳妾!”
昨儿夫人出了一趟府邸,再回来时,身边就多了两个身姿曼妙的婢女,当晚,就请了姑爷过去用膳,打的什么主意,弄秋都懒得说。
迟春隐晦地了一把弄秋,这个时候提起这个事,不是给姑娘添堵么。
褚青绾看见了迟春拉住弄秋的动作,她眼中情绪半点波动都没有,只是衣袖下的手忍不住地攥在了一起。
她心底不是不憋屈。
她和谢贺辞青梅竹马,后来定下婚约,如今成亲不过三年,眼见她膝下还没有子嗣,谢夫人终于憋不住对她的不满,整日要闹幺蛾子。
谢贺辞倒是态度明了,言明了不会纳妾,但是昨晚依旧拗不过谢夫人的强硬,到了雁声堂用膳。
昨儿拗不过谢夫人喊他用膳,明儿难道就能拗得过谢夫人让他纳妾的要求了?
午膳期间,弄秋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气得胸膛起伏不定:
“夫人居然将那两个婢女留下了。”
褚青绾用膳的举止一顿,她眉眼若有似无地透着些许冷意,她问:“父亲呢?也同意了?”
要说这谢家,和她褚家当真是不一样。
如果说婆母是个拎不清的,那么她这公公就是太拎得清了,至于过于心狠薄情。
褚青绾憋屈是憋屈,但她其实不怎么担心那两名婢女会被送到谢贺辞的后院,这谢家真正能当家做主的,还是她那位公公。
而她那位公公最是势利眼,如今她褚家得势,她这位公公根本不会由着婆母乱来。
她能在谢家站稳脚跟,连婆母脸色都可以不看的底气,谢夫人莫非真的以为是谢贺辞对她的喜欢?
褚青绾唇角流露了些许讽刺,扔下了木箸,淡淡地吩咐:
“准备一下,我要出府。”
迟春有点迟疑:“姑娘,姑爷他”
她欲言又止,没能说话。
但褚青绾听得出她的言下之意,她漫不经心地低头擦了擦手:“便是我在府中,他下值后,也会被雁声堂那边叫过去,你信不信?”
当初她没选择入宫,而是嫁入了谢家,许是念及谢贺辞一片情谊,终究没舍得辜负。
但在这谢家的日子过得真不是滋味儿。
也或许是她野心太甚,她越来越觉得谢贺辞的性格令人厌烦了,不是说谢贺辞不好,而是他太好了点。
于是,他对她好,对谢母也好。
她和谢母如今的矛盾几乎不可化解,谢贺辞在其中左右为难,只能尽量地做到公平,他或许也觉得疲倦。
但是婆媳之间的地位从不平等,谢贺辞的这种妥协式的公平,对她来说其实不算公平。
总归她不喜欢。
嫁入谢家后,她身上的光环依旧是褚家女,谢贺辞给不了她想要的,又偏偏不能完全庇护她。
她在谢家后院的这一亩三分地,争,都没有争的欲望。
和谢母斗?赢了又如何。
谢家能给她的已经封顶,他拿不出更多,褚青绾如今终于能彻底体会到何为低嫁。
回过神,迟春也没有再劝她,她要出府,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换洗衣物,胭脂水粉,伞扇并全,待全部收拾好,已经是两刻钟后,府中该得到消息也都得到消息。
不等褚青绾走出谢家,整个谢府就惊动了,来了很多人。
谢家不曾分家,二房和三房和她们住的地方只隔了一道小门,来往都格外方便,褚青绾才走到游廊处,二房和三房的女眷就都赶到了,二房的大嫂挽住她,轻声细语:
“这午时日头大,弟妹怎么出来了。”
一大群人将路挡得严严实实,见褚青绾脸色淡淡,谢二夫人也不敢和稀泥,她直接道:
“这件事是大嫂做得不对,你消消气,待会二婶便和大嫂去说,将那两个婢女送走。”
一时间,七嘴八舌的安慰声都骤然响起,劝归劝,态度却都是小心翼翼的,也不敢强硬地拦路,褚青绾抬了抬手,推开了一点弄秋替她遮阳的油纸伞,她抬眸,轻声道:
“二婶和三婶,还有各位嫂嫂,都先回去吧。”
二房和三房的人都站住,彼此对视一眼,最终还是二房的大嫂试探性地问:“那弟妹是要去何处?”
褚青绾心底讽刺,知道这群人压根不是真觉得谢母做得不对,也不是真的关心她,只是担心她回家告状。
她只觉得一言难尽。
这京城有的时候也没什么秘密,昨儿谢母带人回府的时候,难道没有想过褚家会得到消息?
她有时候也觉得挺奇妙的,自她父亲入了内阁后,逢年过节,只要她不回褚家,整个谢家都会提心吊胆,还要派人试探她是否是和褚家闹了矛盾,这种情况,婆母怎么敢叫她不痛快?
褚青绾抬眸扫过一众人,她语气很是寻常:
“前两日高夫人派人给我送了帖子,约我今日一同去清净寺上香。”
高夫人。
高阁老的女儿,前两年也才嫁了人,和褚青绾的关系颇好,偶尔也会相约着聚聚。
二房和三方的人顿住。
这女眷之间的圈子也是有门槛的,如同高夫人,其父亲是内阁首辅,嫁的是太学宋祭酒的长孙,身份显赫,能和她搭上话的人都很少,莫说是相约着一同上香了,至少谢家这群女眷想搭上这条门路,只能指望褚青绾。
谢二夫人眸色稍闪了闪,她膝下还有位女儿未曾出嫁,再说了,有时候这些女眷的聚会,也会影响到丈夫在朝堂上的官途,谢二夫人没忍住,她轻声道:
“柔丫头一直待在府中,平日中也乖巧听话,不如让柔丫头陪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