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看着城外开始有序收拢俘虏的场景,长长舒了一口气。最危险的时刻,终于过去了。他转身对身边幕僚吩咐:“立刻统计此战缴获的军械、马匹、物资。阵亡将士的名册,抚恤方案,今日必须拿出草案!还有,伤兵营的药材,要保证供应,若是缺药,安排人去辽东调配。对了,俘虏伤兵也要给他们治疗!”
水生在监督沂州士兵打扫战场,快到午时,去邻界赵州截获支援沂州城外朝廷军的军粮和锅具的铁骑军小队人马回来了。两百辆的运粮车,共计十万斤军粮。三百口铁锅。水生大喜,这些铁锅可是好东西,以后可以配给三州军营。
截获朝廷大军军粮的铁骑军刚回来不久,押送往沂州的四千越州朝廷降兵也到了。
水生把越州和沂州降兵混在一起,共一万一千人,青壮年九千人,老弱两千人。水生安排老弱的两千士兵种植沂州田地,每人种二十五亩地他要用这些粮食养活这一万多降兵。青壮年中的六千降兵去矿山开凿石头到时候石头用于修缮城墙和沂州打深水井用,两千青壮年修复城墙和街道,一千士兵让小桃派白月湾的二十名烧砖师傅来沂州,他要让这一千士兵修砖窑和制砖,把整个沂州街道城墙修缮好。等把城墙修缮好后,他会让沂州士兵带着两千修缮城墙的降兵和征集民夫去打井,以免三州遇到旱灾百姓无水可用。
当降兵们得知自己不用被坑杀,还能有饭吃,可以种田地,许多人眼中重新燃起了求生的光芒。虽然被驱使着干最苦最累的活,但至少,命保住了。
辽东总督府议事厅内,气氛肃穆。宣王已换下丧服,身着素色常服,但眉宇间那股冰冷的杀意并未消散,反而沉淀得更加深邃。周叔坐下手,抬眼看了眼王爷。
亲卫统领快步走入,呈上两份八百里加急军报:“王爷!沂州谢大人、裴统领军报!”
宣王接过,迅速拆开沂州那份。当看到“沂州城外朝廷残军已尽数歼灭,俘获降兵六千余人”时,他紧绷的下颌线微微松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再看越州那份详细战报,裴崇安对越州战况及张怀庆父女表现的描述,让他微微颔首。
“好!”宣王放下军报,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放松,“谢大人、裴崇安、张怀庆、李云峰、李老指挥使,皆辽东功臣!此战大捷,重创朝廷根基,稳固我辽东及三州!传令:犒赏军中士兵!所有参战将士,记功升赏!阵亡者,从优抚恤!”
“王爷英明!”周叔应道。
宣王的目光转向周叔“周大人”
“下官在。”
王爷道:“阵亡将士抚恤恩银你来安排发放。”
周叔恭敬道:“下官领命。”周叔明白,此次,沂州,越州阵亡士兵不少,抚恤恩银是一大笔钱,王爷不放心让其他人经手。
布政使司衙门内,灯火通明。水生终于能坐下来,喝上一口热粥。婉宁轻手轻脚地端来热水和伤药:“爹爹,您胳膊上的伤,该换药了。”
水生看着女儿懂事的样子,心中暖流涌动。他温声道:“好,辛苦婉宁了。”他脱下外袍,露出包扎的手臂。婉宁小心翼翼地用剪刀解开染血的布条,露出狰狞的伤口,眼中含着心疼,动作却轻柔熟练。
水生笑道:“啥时候学会包扎伤口的?”
婉宁轻声道:“下午去伤兵营跟着大夫学会的,连普通刀伤撒啥药我也背下药方来了。你和祖母的我帮着你们包扎。”
水生是逃荒过的,一直觉得多一分本事就多一分活命的希望,摸摸婉宁头,柔声道:“好,我和你祖母的伤你来包扎,有时间让秋霜教你点功夫,关键时刻,自己会一点,能活命。”
婉宁点点头,不说别的,身手灵活点,别人刀砍过来,也能躲得快点。
给爹爹包扎好后,婉宁回去陪祖母去了。
水生娘担忧问道:“你爹爹刀伤严重么?”
“祖母别担心,军医说了,爹爹这是皮外伤,没伤到筋骨,养些日子就好了。”婉宁一边给祖母喂参汤,一边轻声安慰祖母。
“那就好,外面……都安稳了?”
“安稳了祖母,城外的朝廷军被裴统领和炤炤姐夫家祖父带兵彻底打败了,抓了好几千俘虏。沂州,安全了。您就安心养伤。”
水生娘这才长长舒了口气,精神也好了些。和婉宁道:“真心疼景宇,这人参汤真难喝,要我说还不如喝半碗鸡汤。景宇常年累月的喝,估计嘴里都吃不出其他东西味来了,他可真是遭老罪了。还这么死贵,一根人参能在辽东买上二十亩地。”
婉宁笑道:“你说的二十亩地的是年份少的,没听说年份多的,能换百十亩地。”
水生娘撇嘴道:“明儿给我喝鸡汤。我喝够了,不想喝这东西了。”
婉宁打趣道:“你这话就在家说说得了,让外人听去,以为我们富的流油了。”
布政司里,裴崇安一身戎装走了进来,“崇安,辛苦了!快坐下歇歇。”水生招呼道,“此战大捷,多亏了你们及时回援,勇猛作战!”
“谢叔运筹帷幄才是关键!”裴崇安由衷道,“截粮道、内外夹击,环环相扣!若非谢叔当机立断,今日未必能如此顺利全歼敌军。”
水生摆摆手:“是大家同心协力。接下来,安置降兵、修复城池、抚恤伤亡、安抚百姓,千头万绪。王爷那边……”他看向裴崇安,“王爷……可还好?”他隐约知道太妃之事,但不敢多问。
裴崇安神色一肃,低声道:“王爷……已知道了。悲痛可想而知。但王爷非常人,悲此刻正与周叔筹划稳固三州、积蓄力量,我们这边大捷的消息,定能稍慰王爷之心。”
水生默默点头。他能做的,就是替王爷守好这三州,尤其是这刚刚经历血火的沂州。“崇安,”水生看着眼前这个越发沉稳可靠的年轻将领,“王爷志向远大,未来必有大战。你得空要多看兵书。将来才能走得远。”
崇安点头道:“听谢叔的。”谢叔因着清雅的关系,拿他当自家人。裴崇安对谢叔是尊敬又敬佩。
第313章刑场
周叔一听到沂州大捷,立马让随从回去把消息告诉小桃。小桃当时从陆大人给她暗示后,担心三州战事,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小桃听到周叔随从告知她,婆母重伤,水生也受了伤,眼下沂州已经安全,立刻要准备第二天动身去沂州照顾。担心周叔身体,只能留了春月两姐妹留在辽东照顾周叔。
宣王在沂州大捷后,总算是把悬起的心放下了。谢大人的才干有些让他意外,心里可惜了谢大人的先生李尚书去世了,要不他应该请到他身边来。单看把谢大人调教得如此出类拔萃,就知李尚书本事了。薛海的事提醒了他,谢大人在辽东场场战事都参与,性格沉稳,又心细如发,他得给谢大人手里一支人马。除了裴崇安的铁骑营,他自己还有近一万铁骑,现在看来辽东铁骑对上步兵,以一抵三都没有问题。谢夫人的长月滩,现在一年能有近五百匹马可以供给军营,他会安排人把马训好了,以后得想法给谢大人配上五千铁骑。可惜这次缴获的几百匹朝廷战马,比起辽东铁骑的匈奴战马差太远了。
战事平息了,他也得去见见给谢夫人传递消息的陆大人。只是在见陆大人前,他让人去把他的表兄苏大人的衣衫剥了下来,套在一个死囚的身上,让人把死囚砍了头。等把国舅爷亲信的两具尸首分离的尸体和穿了苏大人衣衫、尸首分离的死囚尸体抬到刑场,再吩咐人去把牢房里的陆大人押到了刑场。
亲兵去陆大人牢房押陆大人时,陆大人得知要把自己押往刑场,吓得哆嗦道:“能不能让我见见周大人或者谢夫人?”他希望看在同乡又熟识的份上,请他们帮他在王爷面前求求情。
王爷的亲兵面无表情地道:“陆大人,走吧,你总不能让王爷等你。”说完就把陆大人往刑场押。
陆大人到了刑场,宣王的目光落在陆大人身上。陆大人只觉得那目光如阴冷的铡刀,不敢与之对视。宣王冷冷道:“陆大人,你看看草席上的三颗人头,你可还认得?”
陆大人一看,三颗血淋淋、披头散发的人头放在死尸的脖子处,惊得面色灰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王爷!罪臣陆嘉良有罪!罪臣虽奉国舅之命前来,但入城时已借和谢夫人同乡之谊,向谢夫人暗示太妃噩耗!只求……只求王爷看在罪臣也是不得已来辽东、给谢夫人传递消息的份上,饶罪臣一命!”
宣王盯着他,沉默了许久。刑场里呼呼的寒风声和陆大人粗重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
“陆大人,”宣王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冰冷,却少了杀意,“你传递的消息,确为本王争取了时间。若非如此,沂、越两州后果不堪设想。本王念你未助纣为虐,尚存良知……本王放你一命。”
陆大人如蒙大赦,连连磕头,话在心里过了一遍,说道:“谢王爷不杀之恩!罪臣也是因为周大人乃是一心为民的好官,他都愿意一心一意追随王爷。王爷驻守边境多年,保了百姓平安,听说王爷善待军中将士,对辽东百姓轻徭薄赋,王爷所做之事令罪臣钦佩,所以罪臣冒死给谢夫人传递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