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枭夫爱上悍女_布衣祺【完结】(107)

  不等我真的跪在地上,双臂便被谢姑娘一个箭步上前托住,她说道:“先生不必多礼!”

  我自称奴,她竟叫我先生!

  不及我内心过多的感叹,谢姑娘已然引着我落座,有小厮为我倒上热茶,鼻息间是一种极为浓郁又清新的茶香。

  姑娘将曲谱交给我,对我说:“先生,您先看一看词和曲子。”

  我接过来粗粗扫了几行,人就一下子站了起来!

  这!这么动听悦耳让人耳目一新的曲子,我浸淫其间十多年,古今的乐谱尽在我胸,还是被狠狠地震撼了!无他,真的是雅俗共赏如闻仙乐啊!而且这曲子一旦面世,势必会迅速地唱满大街小巷,传遍庙堂之高,传遍江湖之远!

  我拿着乐谱的手有些颤抖,与谢姑娘说话的声息也有些颤抖:“这,这个曲子完美如同天籁,谢姑娘还有何为难之处?”

  谢姑娘说:“先生,我需要您动用种种乐器,给这首歌编曲。”

  我纳闷地问:“何为编曲?”

  谢姑娘与我细细地解释何为编曲,并为我讲解了词曲中所描绘的画面与抒发的情感,我听得心潮起伏澎湃,仿佛有一种极为陌生又极为强悍的力量在我的血脉之中觉醒,蠢蠢欲动似要破土而出。原来,曲子的配乐是可以这样做的!

  随后就是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尝试与创作,我感觉那几天的我不再是我,而是从耳目到身心,从头发丝到汗毛孔,皆是沉浸跳跃在旋律与乐点中的精灵。我忘记了我的肉身,我只幻化成丝竹管弦中的灵魂。

  谢氏药庄是个好地方,我住的院子清幽安静,有茶有饭,有日光树影,有星辰月光。

  我甚至听到了久违的、山野间秋虫的鸣唱。

  谢姑娘的曲子既委婉又清刚,既低回又昂扬,涤荡人心洗耳朵,非我昔日打情骂俏的靡靡之音可比。

  我三日后就将稿子交给了谢姑娘,在上面做了很多乐器的标注。谢姑娘毫不犹豫,将我带到了演练室,将我写的谱子誊抄了几分,当场就由几名乐师配合演奏,由一男一女两名歌者配乐演唱。

  一开始是陌生慌乱的,反复尝试半日之后,整个乐队配合顺了起来,那三日三夜萦回在我脑海中的声音旋律被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谢姑娘回眸问我:“他们所奏出来的,可是先生中意的效果?”

  我有些惶然又惊喜地点头。

  谢姑娘坐在我的身边,微微向我探了身子,对我说:“若是加一些鼓声,先生觉得是不是会更好些?”

  鼓声!我的脑子一下子炸裂开了!对,从词曲描绘的画面情感来说,鼓声会是点睛之笔,但鼓是我的薄弱点,我只是一个以色侍人的官伎,朝堂气势恢宏的军舞演出与我没有半分干系,宴饮调笑不需要鼓声,我不会打鼓,更不懂鼓的任何诀窍!

  那个瞬息之间我绝望而惊恐。就好像是十五年前那个冬天,我惶惶然跟着陌生的族叔,以为他会是我今后的依靠,然后被他冷笑着弃如敝履推入深渊!

  谢姑娘望着我,用一种谦卑的、尊重商量的姿势倾听着我的回答。我咽了咽口水,难堪且尴尬,甚至带着一种自弃的荒凉,垂眸低声地道:“谢姑娘,奴,奴不会鼓。”

  话说出口,似乎松了一口气,如同溺水认命的人放弃了一切挣扎。

  谢姑娘的眼神中似乎有吃惊,但也仅仅是一瞬。她右手往桌上一拍,笑言:“不会鼓也没关系!从刚才的曲子就能够看出,先生在音乐上的灵性,对乐器的领悟与驾驭世所罕见!乐器之事,一通百通,鼓于先生来说不难突破,原来不会正好,接下来我的想法有些不同流俗,咱们正好不落窠臼。”

  听了这话,我诧异地抬头。竟然不换掉我?遇事还能这样想?话,还能这样说?

  谢姑娘言笑晏晏,似乎更加凑近了我,声音清晰地传到我的耳朵里:“先生,您看这样行不行……”

  接下来,我便潜心钻研鼓声。我网罗来所有的鼓,逐一试鼓,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敲法、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力度。

  然后配合上镲声,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量,暗沉张扬,与鼓声配合的起伏和声效。

  然后按照谢姑娘的建议,用一个架子,将选中的鼓和镲用机关勾连组合起来,一个人,手脚并用,操作起来如同行云流水千军万马。

  真的真的是非常美妙飞扬的感觉,在成了的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心空明悄静无形无影,似乎全部消融在那美妙宛若天籁的乐曲声中,无我无执。

  创作的灵感泉涌而至。我突然了悟了我这一生,想起来童年时的见闻,素朴的乡间,平凡人的离合悲欢。想起来后来的遭逢,权势与富贵中的奢靡放纵,人心诡谲。

  我再次推翻了之前的创作,一气呵成,于不变的主旋律中,加入了军营边关的血与火,加入了田间地头的苦与乐,于绝死沉郁中加入孩童无知的笑颜,于激昂亢进中加入妻子苦苦坚守的艰难苦涩。

  完成的时候,已是深夜子时,我全无顾忌疯疯癫癫地闯进谢姑娘的院子,大呼小叫惊起了夜栖的飞鸟。

  “谢姑娘!我成了!成了!”

  真的成了。经过配合演练之中,那让人惊为天人的效果,让每个人的脸上都出现了如释重负的笑。

  谢姑娘激动开心地对我说:“这音乐比我预想得好得太多了!先生堪称大家!从此这鼓该以先生命名,叫做江鼓!”

  一瞬间我想起谢姑娘给我的诸多评价:先生。在音乐上的灵性,对乐器的领悟和驾驭世所罕见。堪称大家。该以先生命名。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也有机会体会到了何为心花怒放。

  却见谢姑娘微微凝眉,转而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只是乐山的声音太过雄浑洪亮,若是低沉沙哑一些,会更动人心弦。”

  乐山与乐水是负责演唱的师兄妹。

  我迟疑了半晌,终是开口:“谢姑娘,室外演出,人声原本就大,届时又有水声,乐山乐水的声音一出可以冠盖全场,若是于情致上略有不足,可以放一个第三声,彼此相和相应,弥补不足,相互生发。”

  “第三声。先生的想法甚好,可有人选推荐吗?”

  “谢姑娘您听听我的歌声行吗?”

  于是我们重新分配词句,我做第三声,又配乐试了一次。完毕谢姑娘一击掌,整个人跳了起来,眉目飞扬神采奕奕赞叹道:“诸位的声音放在一起,宛若暗夜明月,光华皎皎!秋水禅这档子活儿,我总算可以交付宋大人了!”

  后续,我们又配合水秀和场景表演者,实地彩排演练了多次,最后一次,有贵人隔着珠帘观看把关。

  然后收到通知,后天,八月十六那晚,在谢氏药庄秋水禅,作为雍容王殿下献给皇后娘娘的千秋节礼物,进行第一次公开演出。

  沅有芷兮澧有兰。

  八月十六那天,秋水禅的岸边装饰满了香花香草。

  那晚天色未暗,秋水禅四周一早搭设好的、一圈圈一层层的座位已经人满为患,新建的街市客栈里面也是人山人海,五城兵马司的人都出面来维持秩序。无他,皇子给皇后娘娘的千秋节礼,千百年来百姓无缘一见,如此殊胜的机会,又岂能错过?

  月亮一升起来,皎洁初现,整个药庄远远近近架设好的高低错落的灯笼,斗折蛇行宛若天上的街市。

  秋水禅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了。

  温柔的晚风吹拂湖面,细浪清辉,波光粼粼。

  随着琴萧的合奏,低沉的鼓声响起,湖面四处腾起细细的水雾,渐渐散入湖中心和岸边的香花芦苇之中,如梦如幻。围观人群响起惊叹声,随后是让人噤声的“嘘”声。

  两条高高的水柱宛若白龙一般陡然而起,升至半空,不及观众出声惊叹,水柱跌落溅起的水声伴着三个扇形的转动的低矮水柱随之出现,宛若薄雾缭绕的水面绽放出三朵洁白的莲花。

  白龙般高高绽放的水柱再次高高升起,水雾再次漫散,两叶小小的浮舟出现在岸边。

  乐水那行云流水般浅吟低唱淡淡伤感的女生倾斜流出,伴着乐声与鼓点,我醇厚低沉略显沙哑的声息随着唱和,小舟之上的舞者相距两岸,难舍难分的别离情态复归于转身而去相离相背的远赴边关。

  “无人可知窗寒梦时,再忆起别离事,不尽心事。两行旧词几多相似,如同今宵昨日念之。”

  乐声骤然昂扬,乐山的声音响起,委婉女声与沙哑男声同时唱和起伏,鼓声伴着金戈铁马,一字一顿如泣如诉。北岸的舞者于一跃之中,凭一条丝带凌空而起,冲天之上三两翻转直直跌下,又于即将落地之时鹞子翻身而起,于浅水之上腾挪厮杀出一片千军万马鲜血飞溅,南岸的舞者于田间劳作挥汗如雨,逆风疾驰挣扎求生,睚眦欲裂嘶吼无声的惨烈绝望。家书难寄,仰天长叹,两位舞者于蓦然回首间,隔空相望,生死相隔,悲凉慷慨又缠绵悱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