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起来可靠了许多。
也好,明珠想着,那自己走着,也能放心一些。
***
临行前,母亲给她在衣物里缝制了平安符。千言万语,最后却都化作了沉默。
母亲从来都是无条件支持她的任何决定的。
这是爱,是尊重,也是信任。
即使明珠知道,她会担心地在夜里落泪。
“娘,你放心,”她将母亲没说的话,都说出了口,“我一定会平平安安回来的。”
后边还有很多陆陆续续给她送行的人,包括她那个弟弟。最后来的,是小皇帝。
明珠以为他会作为徒弟说些,一路顺风、注意安全的话,或是作为皇帝,说旗开得胜、保卫国家这种话。
结果他只是在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却是开口说道:“等你回来了,我就能比你高出许多了。”
明珠愣了愣,她这才发现小皇帝如今甚至要比她稍稍高出一些,不变的,是依旧出挑的容貌。
她总是在心里一口一个小皇帝地叫着,这会儿却蓦然发现,那小不点,已经长成了少年。
不对,明珠想着,长得高了,那也是长得高的小屁孩。
她于是笑着说道:“知道了,知道了,皇上马上就完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那哄小孩一般的语气,让赵昀冕身侧袖里的手微微握紧。
到底,在她眼里,自己还是个孩子,可他最终也只是嘱咐了一句:“你要小心一些。”
这话让明珠的笑意更盛了:“这话得我说才是,皇上可要小心一些,以后,就没有我在你身边保护你了。”
无意的一句话,让少年的心,再次沉到底。
没关系的,他想着,这只是……暂时的分离而已。
***
打仗跟打架,还是很不一样的,但明珠天赋极高,很快就崭露头角,连连得胜。
这仗打了几年,她在军中的威望也日益增高,朝中一些反对她的折子不停地送往赵昀冕面前,拿她女子身份说话的人比比皆是。
赵昀冕无一例外都扣留了。
后来有一次,他无意中听到了一些人私下里的议论。
“这军营里可都是男人,她一个女子混在里边,还不知道干净不干净呢。”
旁边人也是笑得异常猥琐:“那都是常年见不着女子的如狼似虎的男人,可有得她……”
后边的话在看到赵昀冕黑得仿佛滴墨的脸色中噤了声。
那是赵昀冕第一次感受到愤怒,滔天的、想要把这些人都杀光的愤怒,那次他也确实发了不小的火,甚至回头就将那些原本只是压下去的奏折找出来问责。
“不得无故诋毁为国征战的将士。”
他又增加了这样的律法。
可这样,似乎还是不够,自己能为她做的,还是太少了。
***
明珠倒是没心思管这些京城里的事情,对于小皇帝的种种动作,她有所耳闻也只是听听就过了。
正如日中天的时候,有心腹劝她应低调行事、暂避锋芒,恐为皇帝所忌惮。然而没多久,明珠就收到了小皇帝的来信。
“做你想做的事情。”
那是赵昀冕所能想到的,自己能做到的、最简单的、却也是古来将士最重要的东西——帝王的信任。
明珠唇角上扬,将信收了起来。
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应了楚凌一开始的想法。
没白白师徒一场。
***
这场战争获得最后的胜利时,明珠正是三十岁。
三十岁未嫁、整日混在军营里的女子,有人以她为榜样赞颂,也有人对她嗤之以鼻。
但毫无疑问,她的名字已经成为家喻户晓、名副其实的明珠。
明珠没有随大军一同回京,她自己先快马加鞭地回了京城,第一时间就去看了母亲。
在看到母亲因为过于激动,眼里泛起的泪花时,明珠的眼眶一阵酸涩。哪怕是岁月已经对她足够优待,尽可能地在减少遗留下来的痕迹。
可明珠还是能轻易地感觉到,母亲老了,在自己不在她身边的时候。
她抱着自己的力度是那么紧,紧到让明珠无比清楚,她对于母亲的真贵。
那是让人无比安心的怀抱,明珠笑着:“娘,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母亲声音哽咽着,“明珠,娘真的为你骄傲。”
明珠的人生,想做的事情,都去做了,向往的经历,都经历过了。她决定了,往后的岁月里,就要陪着母亲一起。
翌日她的副将来拜访时,说到了昨日皇上亲自来城门迎接回归的大军。
“原本好像还挺高兴的呢,一看到是我们,当时那个脸色难看得啊!”副将学着赵昀冕的语气,“你们将军呢?”
明珠被逗乐了:“是我的错,是我的错。倒是把他忘了。”
“唉哟!谁能忘得过你啊?”
他们刚说完,宫里就来了圣旨,宣明珠进宫觐见。
小皇帝倒是体贴,大概是知道她是去了哪里,所以给了她一天的时间与家人团聚,今日才宣她。
明珠跟着宣读圣旨的太监进了宫里。
她与小皇帝,有几年没见了,刚进入御书房,她就看到了身着明黄色龙袍的皇帝。
只一眼,她就意识到了,小皇帝已经不小了,他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吧?他好像生得愈发妖孽了,那唇红齿白的脸,让明珠都有一瞬间的慌神,但同时改变的还有那周身的气质,皇家的威严,已是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