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纷纷应下,五十个人相继走进松树林,继而分散开。
春仙没跟任何一方离开,他从篮子里取一把砍刀沿着山脚行走,寻找新生的松树在树干上多砍几刀。帝陵的大夫说过,松树的树干受伤后长出来的疙瘩也是药材。
他在定远侯陵生活二三十年,近来才知道松树是个宝,松树的枝枝叶叶都有妙用,就连枯死的松树也是宝,枯死的松木根下会长茯苓。
春仙一路持刀划树一路寻找枯木,可惜他不认识茯苓长什么样子,只能在枯树上做标记,等帝陵的大夫路过时再带人来看。
……
五月十二,录事官途经定远侯陵,他们从山外运来五十张油毡和五十张油布,此外还有十袋火折子。春仙去帮忙卸货时,他听见领队的录事官吆喝着让小卒们把火折子搬去屋外,免得走火引燃油毡和油布。他脑中灵光一闪,松木易燃,他是不是可以把松枝砸烂,再混着松木的木屑和松香以及棉絮做火折子?
有了这个念头,春仙当即转身回去,他家的柴堆里有松木,他取一截拿进屋,用他娘擂花椒和辣椒的石钵擂松树皮和松树渣。干松木不出绒,他又砸烂一撮松针,再混以棉絮,浇上融化的松香将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搓成一个长条。
“哥,吃饭了。”秋仙喊。
“你们先吃,不用等我。”春仙头也不抬地说。
“又在忙啥,饭也不吃了。”秋仙推门进来,就见春仙用簪头在剔火折子里的东西,而屋里还有一股浓郁的松香,他嘱咐说:“你可小心点,别把房子烧了。”
春仙没理,他把火折子里的东西都剔出来,再把他搓成的松条塞进竹筒,末了用油盏上的火苗把松条引燃。他静静看着松条燃烧,看见凝固在棉絮和木絮上的松香融化,如烛泪一样滚落,进而想到松香能不能做成蜡烛。
念头一出,春仙激动地站起来,然而下一瞬他又萎顿下去,松脂出产不丰,但蜡烛用量大,往后为供应蜡烛,大量取松脂必定会伤松树,松树受损,他这个陵长定要担罪。
情绪平息下来后,春仙又坐回去,他不能做落人把柄的事,杜贾一家还盯着他呢。
于母又来喊吃饭,春仙看一眼燃烧正旺的松条,他盖上火折子开门出去吃饭。等他再返回卧房,他手上端着一碗猪油,猪油虽还是凝固的,但不硬实,用簪子轻轻一戳就挑起来了。
春仙打开火折子,带着火星的火折子遇风顿生火苗,他把炉子引燃,把猪油碗放置在炉子上。猪油融化后丢几坨砸碎的松香,待松油融化,他把碗挪下来,静静等碗里的油凝固。
一柱香后,碗里的油凝固,春仙伸手一按,油塌下去了,油面留下一个指印,但比猪油端来时硬多了。
春仙顿时来劲,他像一阵风一样冲出去,把他老娘的猪油罐子搬进来,又拿来秤杆秤砣,笔墨也准备好,先称好五碗五两重的猪油,他分五次加入不同重量的松香,一碗碗熬化再冷却,一直忙到后半夜,才得出一碗软硬相当的蜡油。
*
五月十五的集市上,定远侯陵的陵户在集市上分发求购各种兽油的单子,三斤兽油可换一根筷子长擀面杖那么粗的蜡烛。
至于火折子,春仙搓出来的火折子不耐用,一夜过后,火折子里的松条已经烧完了,之后又试几次,各有各的问题。
不过他春仙也没放弃火折子这门生意,陶桃出山前,他交给她五十两银子和一个任务,让她在山外想法子弄到做火折子的方子,方子到手让下一年回陵的陵户带回来。
第252章 番外四 结伴远行
十月间,天凉下来了。
前些天下过一场雨,之后阴了两天,今儿才出太阳,然而风大,明晃晃的太阳照着也没什么温度,石慧在院子里坐一会儿,被冷风吹得直流鼻涕,她只得拿着做长靴的牛皮进屋。
西北边跑来一串小孩,跑在小孩前面的还有几只狗,卧在草垛上晒太阳的两只黑狗猛地叫起来,石慧闻声放下手上的针线和牛皮,忙开门出去。
小核桃大声呵斥叔爷家的两只懒狗,她领着一帮小伙伴大摇大摆靠近小院,一看见人,她立马露出笑:“二堂婶,你在家啊?我婶婶和我小叔带牛驮烛台回来了,她让我们挨家挨户通知一声,你得空就去拿。”
“好,我这就去。”石慧应下,她又问:“去哪儿领?演武场上?”
小核桃点头,她手一挥,说:“走,我们去下一家。”
一群高矮不一的小孩像一群小耗踢踢踏踏跑过去,石慧这才发现她家的青果也在其中,这小子愣头愣脑的,路过自家门口像是路过外人家,看见她目不斜视像是不认识。啧!帮陵长大人跑腿传话,到他这儿像是给皇帝老爷传圣旨,一副正义凛然的狗腿样。
石慧满腹嘀咕,见到陶椿的时候,她玩笑说:“陵里的小孩都被你哄傻了,一牵扯公事,个个没有私心。”
“这话咋说?”陶椿问。
石慧把青果的表现说给她听,“我晚上倒要审审他,看他还认不认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