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几个月之后,她竟被诊出怀了身孕。
皇帝又将她接回了原有宫苑,可叶清苑不知为何,自搬回之后身子一直就不太好,时不时还会磕绊几脚,她也没太在意。
只想着等生下孩子,她们母子或是母女俩,可以有个稳定的院子生存下去。
可惜好景不长,在裴颂诞生的一年之后,叶清苑就因病重离世了。
裴颂也被交由奶娘和叶清苑带来的侍女抚养。
在他有了记忆之后,也曾怀疑会不会是有人故意陷害,但因为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就算有证据又能证明得了什么呢?
万一就是皇帝授意的呢,他又能做什么。
在那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孩子们喊出那几个字后,他是起了杀心的。
可惜还没来得及动手,耳边突然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住手!在本姑娘眼皮子底下伤人,皮痒痒了不成!”
裴颂身子愣了一瞬,一时不察,被一只不知道从何处伸出脚踹到小腿处,他的小腿昨日刚刚受了伤,如今依旧处于被包扎着的状态。
这么一踹,他直接一个踉跄,当场跪倒在地上。
【作者有话说】
本章以及下一章,应该都是主要讲一下男主什么时候喜欢上的女主,怎么喜欢上的,都是女主还没飞升时的事啦~
呜呜今天字数不太多,最近几天实在太忙了,明天还得早起,只能先码这么多明天再看情况了[爆哭][爆哭]
82
第82章
◎初遇◎
耳边那个声音一下子更近了,与此同时,他还眼睁睁地看着,刚刚那几个还冲着他耀武扬威的几个人,无一例外都纷纷趴倒在地上,看上去还鼻青脸肿的,甚是凄惨。
相比起来,他小腿上被踹的那一脚,顿时显得轻飘飘多了。
虽然他原本也没有打算放过那几人,但被这突然冲出来的人一打断,最初那股誓要置人于死地的怒火,一下子就消失了。
他直起身来,正打算好好感谢一下这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朋友,可等他好不容易缓过来转过身后,只余阵阵清风,以及倒在地上哀叫的几人。
裴颂低头看了他们一眼,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虽然未能亲自向那人道谢终究有些遗憾,但同在宫中,日后定然还会再有相见之日。
裴颂并未将此事放在心里,日子依旧如从前那般,不好不坏的过着。
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本以为那几个堵他的人会再来找他的麻烦,毕竟他们并不太像是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道理的人。
没想到一连等了多日,竟一直都风平浪静,莫非那几人转性了?
他还是偶然从几个宫女的闲聊中得知,原来是一向深居简出的国师大人突然出门,就是为了同皇帝“探讨”一下,近些年的勋贵子弟们似乎德行不太高尚。
不用国师点明,皇帝自然明白过来他的意思,当时就下令严禁大臣子嗣欺负他人。
裴颂也算是因祸得福,此后果真没什么不长眼的人再往他跟前凑了,只是宫人们对他的态度依旧不冷不然,这些他也不怎么在意。
不过有一点却让他不禁思索起来,国师不是一向不理朝事多年了吗,怎的如今却突然出面,只是为了这等无足轻重的小事?
传闻国师收过一个弟子,一直生活在国师府中,外人也无缘得见,只知道国师似乎非常看重这个弟子,几乎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莫非……那日突然出现的人就是国师的那个弟子?
也就只有这一个可能了,毕竟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值得国师大张旗鼓去找皇帝的。
心中不禁也对这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人,产生一股好奇。
再之后就已经是九年之后了。
上申节比武大会上,女子的惊鸿一剑,不光惊艳了世人,也令裴颂对她总算有了实际意义上的第一印象。
再之后就是入军队,去边疆,赢军功,沈挽舟在梁国百姓心中的地位,甚至隐隐有超越皇帝的架势。
裴颂也存了心思想要结交她,这些年来他游历四方,心中有一个不可为外人道的想法逐渐成了型,正需要沈挽舟这样一位,既有威望又有才能的人从旁协助。
可惜沈挽舟常年驻守边关,近些年皇帝又不知抽了什么风,严令要求皇子非召不得离京,裴颂也便一直没有机会同沈挽舟见面。
直到又是两年之后发生的一些事,裴颂一看就知道皇帝是在借题发挥,目的就是革了沈挽舟的职位。本以为她会同皇帝顶嘴,毕竟这种憋屈的事,是个人都咽不下这口气!
沈挽舟却不同,她表情淡然,不论皇帝说什么都只是一味认罪,皇帝也只是想敲打她一二,并没有打算真的将她给如何了。如今梁国表面看上去“人才济济”,可实际如何,也只有皇帝清楚。
他做这些,也只是想警告一下沈挽舟,要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梁国的天下说到底是他裴家人的,他才是那个一言九鼎的人。
也便顺着沈挽舟的话说下去了,罚了她禁足一年,其余职位一律保留,只是暂时交由他人代为处理。
这一年里,沈挽舟竟真的非常听话,老老实实在国师府中待着,裴颂又实在找不到由头去国师府拜访,只好将拉拢计划暂时搁置,先行为自己日后的计划提前做准备……
一年期满,沈挽舟的禁足令终于将要解除,在彻底解除的前一天夜里,也恰好是她的十八岁生辰。
在生辰宴散去之后,沈挽舟为了散心,独自在街上散步。
裴颂就是在此时遇见她的。
虽说手段可能不太光彩,深夜尾随一女子,只为了同她结交,怎么想都不太像正人君子所作所为。
不过裴颂本来也不认为自己是正人君子。
女子远比他想象中更为谨慎,他只跟了不过几步,就被对方察觉到了。
所幸他本身也没打算隐藏,也就大大方方的出来了。
自上申节擂台上的匆匆一瞥,之后的年头里他从未见过沈挽舟,如今这个幽深昏暗的小巷子,则更像是二人的第一次正式见面。
尽管可能有些不甚体面。
两人并没有太长的交流,只能算是寥寥数语,就匆匆分别了。
望着女子消失在黑暗中的身影,不知不觉中竟与幼时那个突然出现替他出头的身影重叠。
虽然他当时并未看到那人的背影,只能闻得其声,但却不知为何,那个本应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身影,莫名与眼前之人重叠。
他渐渐看得出了神。
待回过神来,出了吹过令皮肤感到一阵颤栗的冷风,哪还见半个人影。
裴颂这才想起自己似乎忘记说正事,不禁一阵懊恼,看来只好令寻机会下次再说了。
本以为这个“机会”会需要很久,没想到次日早朝两人竟再次相遇。
是了,算算日子,今日恰好是沈挽舟解除禁足,重归朝堂的日子。
这些年来,皇帝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太子性子懦弱不当事,二皇子又常年体弱多病,早在多年前就已不幸病逝。
皇帝可能注定子嗣缘稀薄,在之后几年里宫中又新进了许多人,也未曾在发生过之前后宫妃子无缘无故丧命的骇闻。
可依旧是无子,可能偶尔有几个,但要么中途流产,要么就算生下来也活不过一年就夭折。
眼看大梁江山将要无人继承,皇帝不得不将目光放到裴颂身上。
说起来他这个三儿子,一直都是不争不抢默默无闻的性子,但每每派发出去的任务都完成的非常漂亮,皇帝也不禁动了心思。
不过就算这样他也没想着要培养裴颂当皇帝。
一来,裴颂母族势力不够,压不住朝廷众位大臣;二来,他也是有些私心,更愿意让自己的嫡长子称帝。
尽管这位并无帝王之才,但无妨啊,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是真正有才能的,中庸之王一抓一大把,多太子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
皇帝想将裴颂培养成太子身边的一把刀,一柄剑,平时只需要替他斩断登往帝位的阻碍,可做一个辅佐者。他很清楚只靠太子没有治世之才,身旁必须要有一个贤德之人从旁辅佐,与其将这么一个权力极大的位子交由外姓臣,还不如让裴颂来当,说到底是他裴家人。
而且因为他没什么势力,日后就算有什么异心,也掀不起什么太大风浪。
皇帝自认为自己考虑地非常周全了,在做下这个决定的时候,他考察了裴颂数年,这才可以得出结论,裴颂并非那种有野心之人。
他也曾试探过裴颂,结果自然令他非常满意,裴颂虽有些才能,但却自视甚高不懂藏拙,骄傲自满且恃才傲物,偏偏是这等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劣质的品性,却让皇帝非常满意。
一个连本性都不会隐藏的人,指望他有什么大心机吗?
自此皇帝在裴颂身上付出的精力,显然已经可以与太子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