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庆盯了叶莺她们片刻之后,脸部肌肉微动,明明没有出声,大家却仿佛听见了一声轻嗤。
她倨傲地坐下。
怀庆的眼神被众人看在眼里,大家都跟人精似的,一下就明白了,怀庆殿下不喜欢这个妹妹。
很正常。
在宗学里,除了宜芳,她谁都不喜欢。
其实连宜芳也算不上喜欢,只是因为对方愿意无条件服从她罢了。
早课的博士进来了,对大家来说是个新面孔。
叶莺对上徐夫子的脸,还愣了一下。
无他,徐琦今日换了一身浅绯公袍,胡须也打理得清爽整齐,眉目舒朗,一点也看不出从前那个“村学夫子”的模样了。
徐琦看见她,眨眨右眼。
“噗”叶莺差点笑出声。
严谨官袍配上这幅顽皮表情……她抿住笑,学着他眨了眨眼。
徐琦清清嗓子,开始了授课。
今早讲的是《史记》中的范雎蔡泽列传,叶莺以前就听他讲过这篇,正以为可以出神偷懒,却不想被徐琦点起来回答问题,还是曾经问过她的同样问题。
“……”
叶莺摸不着头脑地回忆了一下。
当时徐夫子对她的回答不满意,纠正之后的答案是什么来着……哦。
得亏她素日在徐夫子的要求下,并不靠死记硬背,而是靠领悟,略一沉吟,便将答案娓娓道来,眼下温故而知新,还又加入了些自己的理解。
待看到义明几人都用那种钦佩的眼神看着她时,才忽然反应过来。
徐夫子是故意“抬举”她,给那些表面不说,其实心里认为她粗鄙的人看。
一股暖意淡淡流淌心间。
宜芳觑着怀庆小声道:“其实也就那样,殿下不是说她与这位徐博士是故交?兴许就是放水了呢。”
怀庆虽未说话,但看面色,是十分满意她的懂眼色的。
紧接着后头是书画课,教书法的颜博士令她们今日写“明德”二字。
义明扭过头来,不意瞧见了叶莺的字,“噫”的一声:“殿下的字也写得这般好!”
抬眼,又闭上了嘴,老实转过身去。
叶莺回头,颜博士正站在那儿,目光落在她的字纸上,隐有赞赏。
拿起来仔细端详,不住颔首:“殿下之字,风骨峭峻。”
叶莺受宠若惊。
因她一笔字,先前无论是徐琦还是崔沅都表示过嫌弃,后来被崔沅压着练字,不知不觉间仿了他的字体,竟也有天被赞“风骨”了!真是……
课后,宗女们都围过来传阅叶莺的字,她们也想看看得到一向严格的颜博士赞赏的字长什么样。
叶莺听着她们恭维,到底本性难移,忍不住眉眼弯弯,忘了要沉稳淡然。
宜芳约莫是怀庆心里的蛔虫,知她想看,却不屑说,于是主动向旁人开口讨要了过来。
“呀……”本想挑剔些什么的,宜芳也不好睁眼说瞎话。
怀庆斜睨她一眼:“果真有那么好……”
她不说话了。目光忽然凝住了。
倾慕一个人,便会想了解他的一切。怀庆曾经使人高价从一个官员手里买得一张崔沅的字,精心收藏。
嘉阳的字与他何其相似。
仿佛是手把手握着教出来的,那么像。
只不过崔沅那张是少时所作,更为疏狂,但骨子里、风骨里,是极相似的。
怀庆甚至闻见了纸面传来一缕淡淡的香气,如空谷幽兰。
这味道仿佛一层薄薄阴翳,笼罩上怀庆的心头。
嘉阳和崔沅之间必是有什么关系。
指甲掐进了掌心。
待回过神来,耳边是宜芳的轻呼:“怀庆殿下……”
雪白宣纸上,斑驳墨痕。
旁人都看着她,眉头轻蹙,却又不敢作声。
只有义明颇不平:“那是嘉阳殿下的字……”写得可好了,就这么被毁了。
叶莺拽了拽她的衣角,轻轻摇头。
怀庆心里存火,被她们看得恼怒:“不过是一张大字,脏便脏了,本宫不当心罢了,怎地,还需得本宫向你赔礼道歉吗?”
语气实在尖锐不好听。
不当心?
才怪。
众人都这般想。
毁了别人东西,还这般气焰,太气人了。
叶莺本欲张口息事宁人的话也咽了下去。
“一张字而已,脏了还能再写,当然算不得要紧。”她看着怀庆,心里觉得十分讨厌,却平静地道,“只我观姐姐心浮,仿佛不曾明白博士令我们写这‘明德’二字的含义。”
“可叹姐姐长我岁余,也议了亲,该是大人了才对啊。”她摇摇头,起身离开。
众人反应了一下,才回过味来。
竟还能这样骂人!
叶莺说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意思是日月本自光明,人的良知德行却会被私欲蒙蔽,是以,一个人除却身体上的成长变化,代表心智成熟的伊始便是修身弘德,弃恶从善,循君子之道,去除这些遮蔽。
拐着弯骂怀庆这个人幼稚,德行有亏。
众人相继离开后,怀庆才愕然看着宜芳:“她、她骂——她竟敢骂我??”
云扶在文思阁外接到了叶莺,见她嘴角微微含笑,与义明几人道别,心情不错的样子,面上便也带了笑意:“看来小殿下今日适应得很好啊。”
叶莺笑着点点头。
“义明县主纯善,殿下初来乍到,与她们结交是很好的,其他人里……”云扶声音温柔,与她走在千步长廊上,穿过月华门,往紫宸殿去。
紫宸殿里,皇帝也向几位博士打听。
颜博士道:“嘉阳殿下虽进度稍逊,但基础牢固,且于书画上颇有灵气。”
徐琦:“???”
个屁灵气??当他没见过小殿下那笔字吗?这颜贼,拍马屁功夫竟这般纯熟了,脸都不红。
皇帝听了自是欢喜,正想夸赞徐琦两句,一扭脸:“你这副表情是做甚?”
徐琦谄媚躬身:“臣欢喜。”
“……”颜博士嘴角抽抽,没眼看。
还想说什么,宫人通传“嘉阳殿下到”,皇帝便不留情地将两人赶了出去。
出去时,三人打了个照面,叶莺下意识喊了声“先生”,徐琦笑眯眯地:“小殿下进益了。”
待目送她进去后,徐琦才虚点颜博士:“我教出的学生,什么样我能不知?你这厮,媚惑君主,当诛,当诛!”
颜博士嗤笑,“你这当先生的误人子弟十余年,倒好意思欢喜?那一笔字分明是崔中丞的功劳。十年与数月……徐博士,我看你啊,趁早致仕吧。”
说罢,摇摇头,迈着四方阔步走了。
“……”半晌,徐琦“嘿”了一声,“崔家小子。”
今日里,崔沅该换药了。
先前几日,刘邈只让他停药,又令张峎换了种针灸法子,将体内毒素都逼至一处。
亦是停了药才知道,原来张峎的药这般管用。
刘邈每半日都会记录他的脉象、感受,今日亦然。
“郎君昨夜休息得如何?”
崔沅道:“只子时末刻至丑时三刻、寅时二刻至七刻睡熟。”
又问了身体里的感受。
“疼痛难忍,比先前喝药时疼上几倍。”他详尽地道,“这里,还有这里,两处最疼。仿佛有小火持续地炙烤,烫熟皮肉。”
刘邈点点头:“这是正常。”
不过又道:“睡饱精神足,往后日子还长,郎君若是白日困劲上来,就莫要端克着了。”
“安神汤不能喝吗?”苍梧在旁问。
刘邈:“最好不要。是药三分毒,还可能跟后面的药性相冲。”
什么规矩家训,与医嘱比起来,孰轻孰重,崔沅不是那等迂腐刻板之人,颔首道:“我会尽量。”
不管病情如何,大夫最喜欢就是听话的病人。何况,这次治疗不仅于崔沅而言是转机,对刘邈来说,亦是机会。一个杏史留名的机会。
他收了桌上腕枕,凝重道:“今天开始用第一个方子。两天后,便接着换第二个,亦是最险重的一环,成不成的,便在此了。”
“郎君须得知道,眼下后悔尚来得及,开弓之后,可就没有回头箭了。”
他虽说自己有六成的把握,但到底面对的是一条人命,不是纸上谈兵。
崔沅认真听完了。
“刘御医,”他道,“我无悔。”
敛襟肃容,郑重其事。仿佛宣誓。
他是三思而后行,无甚可悔。
刘邈不住颔首,“好,好,既如此……”
“自今日,某每个时辰都将记录郎君的脉案。”
“郎君且宽心,勿多思。”
崔沅既选择信他,自是十分地宽心。
却没法答应那后半句。
因心有所思,竟夕相思,无有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