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咋办?我爹是奸臣_王廿七【完结】(107)

  皇帝奇怪地问:“朕的身份暴露了,你尴尬什么?”

  “对啊!”平安后知后觉地说:“你都不尴尬,我尴尬什么。”

  吴公公忙道:“什么我啊你啊,称陛下。”

  平安还未开口,便听皇帝笑吟吟道:“叫大叔。”

  “大叔。”平安笑道:“虽然我爹、我大师祖二师祖小叔公还有老钱他们都不让我跟您说话,但还是谢谢您的念珠,救了我堂兄一命。”

  “嘿,”吴公公冷哼,“这老几位都挺不知好歹的。”

  这时侍从拿来一盘冰块,吴公公拿帕子包着替他冷敷额头。

  皇帝也在钱祭酒的大案后坐下来,听平安絮絮叨叨讲他堂兄如何遇险如何获救,又如何被小叔公打个半死送回老家的。

  皇帝“啧”一声:“你家家教很严啊。”

  平安摇头道:“在我家只要不玩命作死,通常是不会挨揍的。”

  “怪道养出你这么聪明灵气的孩子。”皇帝道。

  平安眼睛乌亮乌亮的:“大叔,您又有事要问我吧?”

  “何以见得?”皇帝问。

  “您通常不夸人,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平安道。

  皇帝朗声笑道:“还真被你看出来了。”

  遂命人拿出几张试卷来,将前因后果讲给平安听。

  平安捧着试卷笑得直不起腰。

  问:暇余时好做某事?

  公主答:马球射柳嬉冰投壶。

  众考生答:读书。

  问:生平最爱某书?

  公主答:《三侠平妖传》。

  众考生答:“十三经”。

  问:日常最喜某色?

  公主答:鹅黄、湖蓝。

  众考生答: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一个说城门口子,一个说胯骨轴子。”平安笑着总结。

  皇帝摇头吹着茶杯里的浮叶:“别光笑,帮朕出出主意。”

  平安道:“一时半会儿我也拿不出主意来,容我回去好好改改,三日之内给您答复。”

  皇帝点头表示同意,又问他:“念珠用过一次,还想要什么赏赐?”

  平安想了想:“劳烦您跟我爹、我大师祖沈佥院、二师祖郭尚书、我小叔公陈庶常各说一声,这三天别给我布置功课,我要专心研究这份考题。”

  皇帝瞥一眼吴公公:“都记下了吗?”

  吴公公一边帮平安冰敷额头,一边道:“是,奴婢稍候挨个去传口谕。”

  平安见皇帝答应的这般爽快,肠子都快悔青了,早知道就要求七天了!

  不过能玩三天,也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听说京城户籍的庞翰林即将致仕,翰林院里他爹的一干神童同僚们正撺掇着老大人重开学堂呢。

  起早贪黑上学的日子,哪有在各个衙门混工作餐来的开心,最关键的是,还接触到最核心的资讯,譬如璐王这次闹出来的大乌龙,要是错过了该有多可惜。

  他立刻向孔子许愿:希望甜水胡同的学堂永远不要重开。

  回家的路上,平安问陈琰:“爹,我也算简在帝心了,对吧?”

  “嗯。”陈琰心不在焉的应着,查看他脑袋上隆起的大包。

  “有什么比较实际的好处吗?”平安又问。

  陈琰想了想,客观地分析:“等你将来考科举的时候,你的试卷会被很多人盯着,防止陛下偏私。”

  平安:“……”

  “还有呢?”

  “进了官场之后,因为跟陛下走得近,容易被同僚排挤。”

  “还有呢?”

  “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受人关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众矢之的’。”

  “……”平安问:“没有一点好处吗?”

  “也不是完全没有,”陈琰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你就能真正做到‘君子慎其独’了。”

  第88章 陛下,术业有专攻。……

  都不用等到科举,奉旨不用做功课的陈平安,就已经被很多人虎视眈眈地盯上了。

  接到口谕的当天下午,沈廷鹤准备了几十首制诗,郭恒找出了十几份字帖,陈敬时整理出一米长的书单……

  还是亲爹陈琰有办法,只要闲下来,就坐在离平安不远的地方念书,平安看他一眼,默默地换个地方玩,陈琰就不动声色地跟过去——说不让做功课,没说不让听吧。

  平安第二天索性不去国子监了,出门找小伙伴。

  先去了大师祖家找沈清儿,结果沈清儿跟她娘亲出诊去了,又跑到二师祖家里找郭琦玩,郭琦也去上学了,最后只好去何家、王家、陆家……呼朋引伴,把以前在甜水胡同的同窗们攒起来玩。

  他们虽然各自被约束在家里读书,但他们翘家的点子多,不一会儿就聚起来了,满街乱晃。

  两日之内,陈琰就收到了数份投诉。

  第一天,几个孩子跑到京城最大的叆叇店,要求配镜师傅给他们做什么“凹透镜”和“凸透镜”,险些被掌柜报官。

  因为此时的镜片多用东海水晶,加上配镜师傅精湛的手艺,造价昂贵,店主根本不信几个孩子是诚心购买,又见他们冒冒失失的样子,生怕碰坏了店里的成品,只好遣人告诉了东家。

  叆叇店的背景也不容小觑,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翰林院,熊孩子们才各自被领回了家。

  陈琰问平安,要叆叇镜片做什么?无论是祖父祖母,还是两位师祖,都没有到老眼昏花的地步。

  平安拍着胸脯答非所问地表示:“不用担心我,我自己可以解决。”

  陈琰:“……”

  他担心的明明是别人。

  第二天,顾编修又找上门来,请陈司业约束一下陈平安同学,不要再撺掇顾金生不务正业了。

  陈琰恰好有事出门,当时没细问,回家就把平安叫来问个清楚。

  原来是叆叇的造价太贵,平安唆使人家孩子逃学去叆叇店里当伙计,因为顾金生天生动手能力强,叆叇店里的老师傅如获至宝,还真就收徒了,要传授自己一身绝技,顾金生不但磕头拜了师,还答应给人家养老……

  “你怎么能做这种事呢?”陈琰责怪道。

  平安很认真地说:“爹,做叆叇是个前景很好的营生,市面紧缺,前途无量。”

  陈琰反问:“既然是好事,你自己怎么不去,要撺掇别人去?”

  平安摊开双手:“我这两只爪子,写字都写不明白,人家也得要我呀。”

  陈琰:“……”

  得亏这话没当着顾金生他爹,否则顾编修又要碎碎念:我父亲是国子监博士,我岳父是丁未科二甲第七名,我乃丙辰科探花,我儿怎么成了叆叇店学徒云云。

  第三天,顾金生又从家里翻墙逃跑,顾编修再次找到国子监来告状,却发现人家陈平安老老实实坐在老爹的签押房中。

  平安朝他摊摊手,这次可不关他的事,陛下给他的任务只剩一天时间了,他在赶工。

  见顾编修转而去了叆叇店,平安才定下心来研究那份“驸马考题”。

  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只是浮于表面,不够具体,且这时代的考试有一个通病——主观性太强,因此衍生出了八股文,要求在规定的框架下答题,就是为了弱化主观性,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可驸马考试没有先例,更没有明确的考试范围,让人无的放矢。

  那么就要增加客观题的比例。

  譬如喜欢的颜色可改为色系、单项选择,喜欢的书籍、食物和衣料可改为多项选择,确保二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增加情感类问题,确保未来驸马是个心思细腻、体贴入微之人,另多加五道附加题,针对公主最喜欢的《三侠平妖传》展开,以确保二人有共同语言。

  前两个部分的答案由公主提供,而附加题,他有标准答案——《三侠平妖传》的作者空山闲客就是他家小叔公。

  陈敬时看着他狐假虎威地在眼前蹦跶了三天,已经很不爽了,当平安拿着一份《三侠平妖传》的节选说要考考他时,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

  拿他的文章来考他,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抓起试卷,抖一抖,只见顶头第一题:

  「‘他得了一场无根的富贵,明里拥趸无数,暗处嫉恨丛生。’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

  这句话的……作用?

  陈敬时目光由笃定变得迟疑,又由迟疑变得涣散,吹散水面漂浮的茶叶,缓缓地啜了口茶,然后靠在椅背上,想了想,又探身去摸案头的文玩核桃。

  “小叔公,能不能专心一点?”平安对他的态度很不满意。

  陈敬时只好实话实说:“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哪有什么作用?”

  平安小声咕哝:“看来作家做不出阅读理解是真的……”

  “你说什么?”陈敬时问。

  “没什么,”平安笑道,“您看下一题。”

  「何三的法器是什么?被石竹山道院开除后,将法器藏在了哪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科举文  王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