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咋办?我爹是奸臣_王廿七【完结】(16)

  曹妈妈与他们大吵一架,一怒之下带着两个孩子,去娘家暂住了一个多月。

  有心想将两个孩子留给在娘家,可娘家也极困难,老娘早逝,老爹瘫痪,兄嫂虽是厚道人,却要同时照顾三个孩子和瘫在床上的老爹,不是给钱就能解决的。

  她反是留下了一笔钱,小住了段日子,就带着孩子回到主家。

  林月白叹了口气:“可怜这两个孩子,亲娘不在身边,不知吃了多少苦。”

  婆母正想给平安找两个玩伴,玩伴这不就来了。

  她让曹妈妈将两个孩子带去洗个澡,赶了许久的路,吃口热饭,好好休息。

  曹妈妈应一声,便带两个孩子下去了。

  林月白叫来平安商量:“小福芦比你瘦小些,有些穿不着的衣裳,还崭新的,让陌露带着你挑几件,给小福芦穿如何?”

  “不想给的话,可以不给吗?”平安问。

  “当然可以,让陌露带他们出去做几件就是。”林月白道。

  平安笑嘻嘻道:“我开玩笑呢,这就去!”

  他不但有穿小了的衣裳,还有大的穿不了的衣裳,阿蛮也很瘦小,估么着也能穿,又给他们找出很多玩具,打了个小包裹,一股脑给了阿嬷。

  他的衣裳都是男孩儿款式,阿蛮黑瘦,穿上更像个小子了,陈琰回来看到都是一愣,谁把这么大的男孩儿领到后院来了?

  林月白对他解释一番,陈琰几乎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管他什么小葫芦小福瓜,只要让平安有点事做,别总逮着他一个人霍霍,就是上天派来救他于水火的贵人。

  林月白转而对曹妈妈道:“翻过年去安哥儿开蒙,就让阿蛮和小福芦陪他一起读书吧。”

  曹妈妈喜不自胜,险些跪在地上磕头,林月白拦住了她。她也是有私心的,待丈夫中举,必定要赴京赶考,此后不论是留京还是外放,她和儿子都要随着去任地,平安也太小,最好是熟悉的人都能跟在身边才好。

  曹妈妈是聪明人,知道主家在担心什么,当即表态道:“大奶奶放心,只要您和大爷不嫌,安哥儿去哪里,我便去哪里。”

  阿蛮和小福芦就这样住了下来,小孩子的友谊建立的很快,只两三天,就玩的热络起来。平安这辈子接触的都是族里的熊孩子,很久没见过这么正常的孩子了,玩的差点忘了正事。

  直到第三天轻微咳嗽,被娘亲灌了太多煮梨水,凌晨被尿憋醒,看到书房的灯还亮着……

  陈琰这几日都在东院的书房里读书,因为平安不大敢弄出声音打扰娘亲休息,内宅里反倒清净。

  阿蛮和小福芦的到来也为他转移了部分火力,平安每天在隔壁园子里释放精力,按时睡觉起床吃饭,再没打搅过他。

  早秋屋里闷热,书房门扇大开,陈琰正要提笔做一篇习文,只听天井里跑步声踢踏作响,忽然有个东西窜进来,带起一阵风,刮灭了灯碟上的火焰,一整个扑在自己身上。

  陈琰险些被砸懵了,定定神才发现,原来是个人。

  天光昏暗,平安的眼睛晶晶亮的:“爹爹,我昨天跟九环姐姐新学了一招,咱们打一架吧!”

  陈琰:??

  怎么会有人提出这种要求?

  他扔开毛笔,将平安放在地上:“第一,现在是爹读书的时间,你不想睡觉可以去旁边画画;第二,你如今的身量,爹可以打八个,但爹不是恃强凌弱的人,所以不会跟你打架。”

  “我!不!信!”平安跳来跳去地叫嚣:“打一架嘛,打一架!”

  陈琰:“来人。”

  平安被九环拦腰抱走的时候,还在踢蹬着两条小短腿挑衅:“爹爹,你是不是怕了,哈——哈——哈——”

  ……

  书房里终于恢复了平静,陈琰揉着眉心,重新点灯,锁门,铺纸,刚写一段破题,已觉得大失水准。

  一日之计内在于晨,万籁俱寂之时,人极易保持专注,陈琰读书,几乎全靠一早一晚。

  可这孩子最近偏喜欢早起和晚上闹他。

  他百思不解,怎么会有孩子喜欢早起呢?他自开蒙以来,除了年节几天不动笔墨,几乎是寒暑不辍的读书,都不记得赖床睡懒觉是什么滋味了,如果可以回到平安的年纪,他宁肯天天睡到日晒三竿。

  陈琰没心情再写下去,索性命陌露收拾东西去县衙。

  孙知县今天有事相托,请他为一位参加县试的童生做担保,人情往来难以避免,事后这位父母官还热情地请他鉴赏一副吴道子的画。

  陈琰道:“堂尊近来颇有雅兴。”

  孙知县直接笑着拆穿:“你索性说我消极怠政罢。”

  陈琰也跟着笑。

  孙知县又问起陈琰家中如何,孩子可还乱藏东西?

  “倒是不藏东西了。”陈琰道:“还不如藏东西呢。”

  孙知县:??

  陈琰将平安近来的怪异行为描述一遍:“他似乎对我读书考试十分抵触。”

  孙知县听完沉吟片刻,一针见血的指出:“你最近是不是太忙了?”

  “一直很忙。”陈琰道。

  孙知县道:“那就对了,你现在忙,以后去了任地岂不是更没时间理他,他只能靠无理取闹来吸引你的注意。”

  陈琰皱起眉头。

  “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不过希望爹娘都在身边陪他。”孙知县又道。

  第14章 我爹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陈琰听了这话,一阵心酸愧疚,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

  可巧,孙知县的七个儿子散学,孙知县便让他们向陈琰问好。

  “陈叔叔好。”

  七人齐声道。

  陈琰看着眼前七个大小不一的男孩,大的八九岁,小的至少四五岁,密集恐惧症都犯了,一口唾沫悬在喉头,半晌没咽下去。

  孙知县颇为骄傲的说:“本官还有一个小女,尚在襁褓,不便见客。”

  陈琰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他明明记得孙知县只有一个发妻,九年生八个,这是人类可以做到的事吗?

  孙知县看着孩子们,笑呵呵的点出四个孩子:“这四个是我兄长的孩子,兄长早逝,长嫂改嫁,拙荆心善,把他们都带在身边了。”

  陈琰恍然大悟。

  “秋闱之后带你家安哥儿来,让他们结伴一起玩。”孙知县道:“其实官员外放,转迁频繁,小孩子多是留在老家的,可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他们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陈琰看着七个彬彬有礼的孩子,莫名有些羡慕,不是羡慕孙知县孩子多,而是羡慕他们个个知书达理,不像平安的那些堂兄弟们,天天在陈家巷上演大闹天宫,害的他儿子都没什么玩伴,每天跟狗说话。

  人人都看自己的孩子好,带有亲爹滤镜的陈琰此时仍不肯承认,陈平安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

  孙知县的话对陈琰触动极大。

  读书好的人,大多行动力极强。傍晚一到家,他就带着妻子和儿子,去县里最好的酒楼,点了七八个菜。

  “一壶酸梅汁,一壶上好的杏花白。”陈琰拿出一角银子给店小二,叮嘱道:“少盐少油,葱姜大料炒过之后仔细挑干净了再上。”

  小二殷勤的应声。

  平安小声对娘亲道:“娘,我爹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林月白轻斥道:“没大没小,哪有这样说自己亲爹的。”

  “真的。”平安道:“我早上找他打架,他还请我吃饭呢。”

  林月白差点气笑了:“你也觉得自己应该吃板子是吧?”

  平安怂哒哒的捡起筷子:“还是吃饭吧。”

  不年不节,酒楼人少上菜快,不一时,花花绿绿的菜蔬摆满了桌子。

  看着平安大快朵颐的欢快劲儿,陈琰心中歉意更深,上次带孩子出来下馆子,都不记得是哪个年月的事了。

  “还真是饭菜隔锅香,好像家里没给你吃饱似的。”林月白一边打趣着,一边拿帕子给平安擦嘴。

  在外头吃饭,心情自然不一样,好吃之外还有新鲜好玩,只觉得样样都合心合口。

  平安从小不怎么挑食,吃饭很香,吃相也很干净,嘴角沾上点油星儿都要及时擦掉。闻言朝娘亲咧嘴一笑,指指远处的酸梅汁。

  陈琰会意,提壶倒进他眼前的小杯子里。

  “谢谢爹爹。”

  冰凉的酸梅汁入口,清爽解腻,平安舒服的眯着眼睛笑:“娘,咱们能多玩一会儿再回家吗?”

  平时陪他最多的是娘亲和祖父,祖父也很好,可毕竟不是爹娘,只有在爹娘一起陪他时,才能将那些焦虑畏怯的事暂时搁在脑后。

  林月白又看陈琰,距乡试只有一个月时间了,旁人可都在争分夺秒的苦读呢。

  陈琰笑道:“一会儿让娘亲先去街上逛逛,爹带你去个地方。”

  “你要带他去哪儿?神神秘秘的。”林月白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科举文  王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