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咋办?我爹是奸臣_王廿七【完结】(230)

  整条巷道里,被他做饭的香味“折磨”了整整九天的考生松一口气——这混蛋终于交卷走人了!

  不提中途出场半天半宿,接连九天的考试,也足以使人严重透支。他看到五十岁的吴监生是被人架着出来的,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又觉得趁着年轻把科举考完,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平安找到了在贡院门口等他的尤七和冬青,三人顺着拥挤的人流往外走,穿过两条街,才看到家里的马车。

  平安这一路上紧张地四处打量,官署之外有没有悬挂缟素,娱乐场所有没有关门歇业……还好是一切如常。

  平安掀开车帘,发现老爹就在车上。

  “爹!”他惊喜道。

  陈琰见他状态不错,一脸“关心”地笑道:“你那神鬼莫测的押题押中几道?”

  平安就知道会被嘲笑,翻着白眼假装晕倒。

  陈琰笑得更大声了。

  平安忽然想到更重要的事,又从车座上爬起来:“爹,别笑了,快说正事。”

  陈琰道:“陛下已经退烧了,每日输液修养,照常饮食,如今是太子监国。”

  平安不禁振奋:“真是太好了!”

  陈琰拿出一个精致的食盒,里面是八样精致的点心,全是平安日常最爱。

  “你娘给你准备的。”陈琰道。

  平安两眼直冒光,用干净的棉布垫着,先吃了一口油酥泡螺。

  陈琰笑道:“吃完赶紧回去歇一觉,陛下这两日必定召你进宫。”

  平安又咬了一口豌豆黄,好吃到眼睛都眯起来:“别人爹娘都很紧张他们的成绩,您也不问问我考得怎么样?”

  “刚刚不是问了吗?你押题押对了几道?”陈琰问。

  “……”

  平安气呼呼的:“还是别问了!”

  平安回到家,好好洗了个热水澡,刚吃完点心的肚子又饿了,又吃了一大碗鸡汤面,被娘亲和祖母撵到院子里消食。

  谁知在秋千上晃了几下就睡着了,陈琰只好将他抱回东厢房去。

  一觉就睡到第二天天黑,透支的精神才将将养回来。

  第三天,平安便接到了圣旨,皇帝赐他金银、绸缎布匹若干,赏赐陈家一套位于明时坊的宅邸、一座位于京郊的占地三百多亩的庄园,并下旨令盛安县督造“忠义”牌坊一座,立在陈家巷中。

  因平安还没取得功名,散阶通常不会超过正六品,这次的赏赐主要体现在金银田宅上。

  皇帝还觉得这些俗物太轻了,殊不知比起那些华而不实的虚衔,平安可太喜欢钱了!

  当然,平安还没被金钱冲昏头脑,也极想看看皇帝的恢复情况,便跟着传旨太监进宫谢恩了。

  来到乾清宫,从殿门外就听见皇帝中气十足的声音,听上去是在为朝中的事跟太子吵架。

  平安一听,恢复得不错呀。

  里里外外的宦官似乎都已经习惯了,神色如常、各司其职。

  吴公公进殿禀报,等平安进门时,发现清儿也在,正往皇帝患侧的手臂上绑上杉木皮,吊在脖子上。

  皇帝瞥一眼自己被固定地手臂,几近央求地说:“别绑了,朕不动就是了。”

  “陛下昨天也是这样说的。”沈清儿不为所动。

  其实不是骨伤,原本不需要如此的,但皇帝刀口尚未恢复,就总想揍太子,清儿只好出此下策了。

  太子还敢开玩笑,说父皇手臂都被沈医官绑起来了,成了没爪的老虎,色厉内荏。

  皇帝将一颗柑橘砸过去,太子一闪身,险些砸到刚进来的平安。

  平安忍着笑,大礼参拜。

  “平安,过来。”皇帝这几日躺在床上不能动,被太子气死气活好几次,此刻才终于有了点笑脸。

  太子还好死不死地在一旁煽火:“呦呦呦,看到平安就另一副面孔,到底谁才是亲生的?”

  皇帝又一颗橘子砸过去:“你但凡有平安一半懂事,朕也能多活几年!”

  平安其实很理解太子的心情,亲爹终于活过来了,又可以肆无忌惮地“犯贱”了。

  太子嘴上嚣张,还是很贴心地摞起一沓枕头,让父皇舒舒服服地靠着。

  “朕这条命算是被你们捡回来了。”皇帝笑看着沈清儿道:“沈医官,你有大功。平安的赏赐你同样有一份,但朕想额外嘉赏于你,不知下有所求?”

  沈清儿不假思索道:“臣想著一本妇人科的医书,虽然现在臣的水准还不足以著书立说,但如能得到陛下允准,日后一定勤加努力,精进医术,早日完成此书。”

  她想打破女医者不能著书立说的壁垒。

  皇帝却有些惊讶:“只是想著一本书?”

  沈清儿觉得还可以再“得寸进尺”一点,便笑着道:“到了那一天,臣想请陛下及中宫娘娘为臣的医书作序。”

  第188章 孩子果然长大了,都不……

  清儿不像阿蛮那样客气,她喜欢庄园和宅子,有了钱才能心无旁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她也也乐见朝廷在老家给自己修个“忠义”牌坊,让老家人人都知道,不是只有守节的寡妇才有资格立牌坊;她还想将目前积攒的手术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然后继续专攻妇人科,编写一本妇科医书。

  只因妇人病痛常常难以启齿,便有了“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的说法,她可以预见未来,有了大蒜素的加持,外科手术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妇科呢?依然鲜少有人去研究。

  待她在太医院积攒足够的钱和名气,就辞去官职,开一家专治妇人疾病的医馆,培养更多的女大夫!当然,这些话是不便对外说的,她对任何人都没有说过。

  皇帝允准了清儿的请求,并额外加赠其父母,父亲沈佑擢升太医院正六品院判,母亲白知微为六品淑人诰命。

  “父皇,他俩都有赏赐了,赏儿臣点什么?”太子涎着脸问。

  皇帝又抄起一个柑橘砸过去:“赏你一顿竹笋炒肉!奏章批成这样还敢要赏赐。”

  沈清儿欣然谢恩,并将皇帝的手臂缠得更紧了。

  吴公公默默将满地的橘子捡进斗彩盘子里,放回皇帝手边的位置,厉行节俭,重复利用。

  谢恩之后,皇帝和太子还有国事要处理,平安和清儿便告辞离开西暖阁。

  平安看着湛蓝的天空,长长松了口气,连脚步都轻快了很多。

  “平安哥哥,你心里担心的那些事,都解决了,对吗?”清儿问。

  平安脚步一滞,对上清儿的眼睛——那双清澈的眼睛总能轻易看透他的心。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心脏“咚咚”地跳上嗓子眼,冷不丁冒出一句:“宫廷玉液酒,多少钱一杯?”

  沈清儿:??

  “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谁和谁?”

  沈清儿:???

  “你叫白云,我叫什么?”

  沈清儿担心地伸手摸摸他的额头:“你没事儿吧?”

  “……”

  “没事没事!”平安赶紧摇了摇头。

  他暗叹自己真是想多了,清儿是个胆大心细又极聪明的女孩儿,想必早就看出他有心结,但出于对朋友的尊重,没有刨根究底地问过,只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全力相助。

  “看着不像没事,跟我来,我给你把把脉。”沈清儿不容分说便将他拉到一旁的偏殿。

  “不用,真不用……”

  西暖阁中,太子还在念奏疏,有感谢宫中按例赐下的月饼“圣恩如天,香甜软糯”,并表示期待重阳节赐下的花糕;有某省某府又长出了“一茎多穗,彰显圣德”的祥瑞;也有泛泛空谈如“请天下官员清廉疏”,引经据典强调清廉的重要性云云。

  太子念这些奏疏的目的,是想让父皇下令禁绝这等空谈之音,整肃朝风。

  “父皇,父皇?”

  太子见皇帝走了神,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御榻边的窗户敞开,恰能看到沈清儿坐在雍肃殿外的台阶上,要给平安把脉。

  平安不知在说些什么,嬉皮笑脸,絮絮叨叨,沈清儿耐心听他说完,才重新搭上他的脉搏。

  吴公公进殿时,见皇帝和太子如出一辙地单手托腮,看着窗外。

  便也顺着他们的目光往外看,什么景儿这么好看?

  “清儿,你真讲义气。”雍肃殿外,平安由衷地对清儿发出邀请:“咱们两个结拜吧?”

  沈清儿:???

  乡试阅卷约十五日左右,最迟在八月三十日放榜,因是丹桂飘香的时节,故称“桂榜”。

  天不亮,整个北直隶三千名考生挤在贡院外等待放榜,平安不想跟他们挤,便待在马车里,让又瘦又有劲儿的冬青独自挤进人群。

  锣声响起,贡院外广场上吵闹的人群霎时间安静下来。尤七将平安驮在肩膀上,举得老高,平安掏出千里镜,将告示墙下的情景尽收眼底。

  “吉时已到,张榜!”

  只见两名主考官员在官差的护卫下来到贡院墙下,一人扯住红绸一角,揭开了桂榜上遮盖的红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科举文  王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