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男配亲妈是大美人_终日看山【完结】(74)

  “?”蒋行舟一懵。

  回到房间,程以时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想要跟蒋彦辞分享了一下儿子的茫然表情。

  “你不知道我说完这句话后,他立马跑了出去去看他的小鹅。要不是门锁着,估计他应该会带着小鹅离家出走,给它重新找一个家了。”她说着笑着,笑得乐不可支。

  蒋彦辞看她白白嫩嫩的脸蛋因为笑容而变得红扑扑的,就像打了腮红一样。心里一动,手已经开始了动作。

  程以时的声音被突然堵住。

  “别提他,这几天你想我了吗?”他问着,伸手拉了灯。

  “……没有。”

  “我想你了。”

  “好吧,有想一点。”

  阒静的夜里,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月光如流水一般皎洁,照亮了夜行人归家的路。

  不知不觉,又过了几个小时。太阳破开被黑夜的遮蔽的天空,带来光亮。

  新的一天又悄然来临。

  “百味鱼锅”的研发就在这一天。

  程以时十点多拎着四条鱼去了小火炉。冰冻的鱼先放到温水里化了化,活蹦乱跳的鱼则是直接交由新来的小帮厨处理了一下。

  新来的小帮厨也姓刘,叫刘少福。跟刘明是同一个村子的。他今年虚岁只有十五,是刘明见他可怜,给胡波推荐的人。

  刘少福家里头姊妹们一共有八个。村里头的刘父刘母扶持大的,心疼小的。又加上他们家不缺男孩,对中间排行老六的刘少福一点都不关心。

  在刘少福刚从小学毕了业,就断了他的学费,打发他去跟村里办流水席的大师傅学手艺去了。

  大师傅是村子里的老人,年纪六十多岁。见刘少福勤快,也起了一点爱财之心,准备把手艺交给他。

  结果天有不测,人有旦夕祸福。大师傅三个月前突然得了病,耗尽了家里的积蓄治病也没留住性命。大师傅去了世,他的家人就用“师徒”的名义把刘少福身上的钱都要走了。

  刘少福钱给大师傅家人了,这事被家里人知道了,刘父刘母对着他劈头盖脸一顿指责就把他赶出家门了。

  一个虚岁才十五的少年,被赶出家门,又没有钱可以住在外面。只能住进了村子里原本废弃的一个牛棚。

  靠着去山上摘掉东西,再把东西卖掉过日子。

  这事被村支书知道了,他思来想去,才想到刘明在市里一个饭店工作的事,这才把人推荐给了刘明。

  不过事实证明,大师傅也是个实心眼的。虽然还没有来得及传授刘少福一些做菜的做法。但是教给他的一手刀工确实实打实的。

  因此,程以时才会直接把“片鱼”的工作交给了他。

  也只有在片鱼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刘少福这样一个经受家庭忽视的少年脸上的自信。

  他一手按在鱼头的位置,一手按在刀柄上。用刀尖戳开鱼的肚子,顺着鱼骨的方向横向一切,一片不带鱼刺的肉被他完整剔下。另外一半的鱼肉也被他施以同样的刀工剔了下来。

  然后手起刀落,把剔下来的鱼肉切成片,每一片的厚度都一样。

  程以时检查了一下鱼片,也给出了称赞:“小福片鱼片得很好。”叫小福是为了跟刘明区分开。

  刘少福实际才十四岁大,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听到老板的夸赞,红了耳朵,不好意思地笑笑,手上还继续不停地处理剩下两条鱼。

  “老板说得不错,小福这一手刀工真是出神入化,连我都比不上。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比我高。”刘明也加入了夸夸夸的小组。

  不过两个人也懂得适可而止,鼓励了刘少福后,就继续忙活下一步了。

  程以时起锅倒上了热油,然后把白嫩嫩的鱼片直接在热油里面炒了一炒。等到鱼片开始卷起来的时候将准备好的花椒辣椒倒了进去。

  鱼片开始沾上红红的颜色。

  然后,再加入盐,调料粉,以及之前剔下来的鱼骨大火一起爆炒。等到辣椒的香味被激发出来,整个厨房都飘着香味。

  “百味鱼锅”之一的麻辣鱼锅已经出炉。

  门东大街小火炉隔壁的茶室老板闻到这股味道,当即都想过去吃一顿。

  “你去干嘛?”

  第64章

  茶室老板娘愤怒地把抹布往他身上一扔, 怒斥他:“一天到晚就知道往小火炉里跑,天天往里送钱,不知道老老实实呆在茶室里泡点茶招待招待客人。”

  被训斥的老板面红耳赤, 但是并没有一味地让自己处于被斥责的状态, 懦懦地辩解:“说实在话, 你去小火炉吃饭的次数比我多!”

  老板娘闻言,腮帮子动了两下,似乎是被他戳穿真相,面子上有些看不过来。

  过了半晌,她才愤愤说:“我去小火炉是跟我那些姐妹们联系感情, 你能跟我比吗?”

  好嘛!

  花钱请人吃饭还能美名其曰成“老姐妹之间联系感情了”。也就是他没几个能一起八卦吐槽的小伙伴, 否则他也得搞一个“妇男联合会”的名头,老板腹诽。

  但是面上却说:“对对对, 老婆,你说得都对。所以我们今天晚上关了店, 要不要去旁边尝一尝新菜?”

  他以他敏感的嗅觉保证, 小火炉那边一定出了新品。

  老板娘被他这么一问, 顿了一顿, 才接着话茬儿, 问他:“那今天晚上这一顿算你的还是算我的?”

  意思很坦然。出门吃饭可以, 但是花谁的钱还是要提前说清楚的。

  “算…我的。”老板为即将大出血的私房钱心痛了一番后给出结论。

  老板娘一听,乐呵呵地说:“那行, 那咱们五点就关店, 还能去那边占一个小桌, 到时候多点几个菜。”

  老板:“……”

  能找到“你的就是我的, 我的还是我的”的老婆真是他的幸福。

  他艰难地扯了扯嘴角,硬生生挤出一点笑容, 点点头道:”行,早点关门早点过去,到时候你多点几道菜。”言下之意,不用担心他瘪瘪的钱包会变得更瘪。

  老板娘点点头,微笑以对。

  反正不是她掏钱,花老公私房钱吃饭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事实上,经营茶室的夫妻俩不到五点就把茶室关了门,忙慌去小火炉门口排号了。

  没错就是排号。

  由于天气变冷,经营一段时间的小火炉不仅客人没有变少,反而靠着充足的菜量,特色的味道,以及足够舒心的服务态度在客人们口中人传人口口相传而吸引了更多的客人。

  因此,一到晚上营业的时间点,排队人数就会每每增高。

  排队人一多,而且还往往是一排就好几个客人。小火炉特地在外面设置了一些泡着薄荷叶的热水,专门提供给那些已经叫了号但是还在等里面位置的客人。

  茶室夫妻俩过来排队的时候,前面还有三两个人。春生教着新来的一个服务员为排队的客人送上热水。

  新来的服务员是个高高的女人,名如其人,叫李大英。

  李大英个头有一米七,在个头更高的春生面前,会稍微显小一些。但是在不够高的木芳芳面前,就更大只了。

  人高力气也大。

  在所有人都觉得冷的外面,她光着手一趟一趟地送着热薄荷水,并一一核对排号的顺序。

  “三号。”

  茶室夫妻俩在听到叫号后,非常默契地站了起来。

  茶室老板姓许,叫许贤。他老婆姓楚,叫楚交梅。夫妻俩拿着小字条跟李大英核对了号码后,就跟在里面负责接待的春生对上了眼。

  许贤来得次数多,楚交梅来得次数也不少。但是这俩人一起来还是比较少见的。春生也多看了几眼,眼中有些意外这两个老客竟然是一对夫妻。

  许贤和楚交梅都没注意到他的眼神,因为他们的注意力正放在他们即将要去的位置。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春生带着他们在最后一张小方桌面前停了下来,对他们说:“坐在这里吧,接下来先点菜?”他问。

  “等等。”许贤和楚交梅一起说。

  春生一顿。

  许贤和楚交梅对视一眼,两个人大致交换了一下意见后,由许贤开口询问:“程老板今天是不是做了新菜?”

  春生组织了一下语言,并没有问这两个人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而是直接说:“做了新菜,但是现在三种口味的百味鱼锅只剩蒜香口味了,你们要试一试吗?”

  “蒜!”

  “蒜?!”

  两个人异口同声。

  春生以为他们两口子对蒜味也很难接受,赶紧解释:“是这样的,老板做了三种口味的鱼锅。麻辣锅和酱香锅很快就没了。现在就剩一个蒜香的,我们员工之前试过菜,蒜香的蒜味很地道,鱼片也很入味……”

  许贤听着听着,发现他可能误会了一些什么,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两口,清了清嗓子,小声地打断了他:“那个春生,我是陕省人。”话落,改了个地方的语调,说了一句“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美食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终日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