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27)

  她的祖父与父亲,都为了同一个信念而牺牲。

  即使昌化王府只剩得她一人,即使她只是一介女子,她也必定会继承父祖遗志,为保护大唐而拼尽全力,至死不渝。

  不管是为了大唐的安定、为了父祖的信念荣光、还是为了太子在她山穷水尽之中,送来的这一口黑漆棺木。

  千灯抓起那把有怪迹的弓,戴上帷帽,只身追上了东宫侍卫。

  侍卫们见她过来都惊愕不已,千灯只道:“我去向太子致谢,也想去朔方军中找人看看这把弓。”

  到朔方军驻处时,天色已近黄昏。

  见东宫侍卫们带了个身段纤柔的年轻姑娘回来,营中将士纷纷投来惊讶与暧昧的目光。

  千灯也不管他们,快步随着侍卫们进了太子居处。

  朔方军临时征用了京郊空置的几座别院,太子所居的庭院虽然狭窄,倒也洁净。

  只是几日不见,太子脸上颇现憔悴之色,在室内昏黄灯烛下,显得有些黯淡。

  见侍卫们引着个女子进来,他正在诧异,却见她摘掉帷帽,烛火隐约摇动,照亮那张熟悉的清绝面容,令他一时如坠迷梦。

  他猛然起身,向她走去时,声音也显得恍惚:“零陵?”

  千灯屈身向他行礼:“零陵来此,特向殿下致谢。殿下在如此局势中还心系我娘身后事,此恩此德,零陵铭感五内,没齿难忘。”

  太子忙扶住她:“你我之间何须客气?当年你舍身掩护我与父皇母后避难,我亦终身难忘,定会为你竭尽所能。”

  千灯抿唇点头,起身后匆匆扫了周围的环境一眼,略略安心,轻声问:“殿下在这边一切可好?”

  “挺好的,只是长安尚未光复,局势未稳,你何必为些许小事,冒险来向我道谢?”

  千灯尽量轻描淡写道:“我听说长安攻城战正如火如荼,想必临淮王定能尽快光复长安,送殿下入朝吧?”

  “是,这几日攻城战捷报频传,昨日临淮王亲自督阵,在通化门下斩杀了朱泚麾下最得力的几员大将。今晨他出营时对我说,今日城门必破,还……还问我是否要去观阵。”

  千灯心下倒是一怔,看这情形,临淮王似乎并未拘限太子,难道她一路来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

  “既然如此,殿下为何不随临淮王一同前去?”

  烛火摇动,照出她眼中满满的关切,太子下意识别过了脸,不敢看她晶莹明澈的双眸,支吾道:“我自然信得过临淮王,刚刚斥候也传信来说,丹凤门将破,但,我、我不想踏着血路进宫……”

  “帝后已避于奉天,太子殿下自当入主长安,安定朝野民心,如何可任性躲避?”千灯看他神情似有畏缩之意,便劝道,“殿下大可放心,有临淮王和这么多将士在,定能护您平安入城,安然无恙。”

  “可是零陵……”太子终于再也忍不住,声音哽咽道,“你可知昆阳王的尸身现在还曝于丹凤楼下,齐国公的头颅……悬在楼顶……他们是我的堂弟与舅舅啊!昆阳才十六岁,他……他前几日还与我在曲江投壶,说着笑,喝着酒,说他年底要迎娶杜家三娘子了……”

  望着他脸上深深的恐惧,千灯心下终于了然,同时也伴随着些许不该有的失望——

  临淮王有没有拘禁太子挟持权柄之心尚未可知,如今,是太子殿下无法克服自己的畏惧,不敢踏进那血腥旋涡,背负起他需负担的责任。

  千灯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说话,却听外面脚步声响,混合铁甲摩擦与皮靴踏地的橐橐声,起落迅捷。

  侍卫奔到门口,禀报道:“殿下,临淮王来了。”

  第二十九章 暗室中

  千灯心下一惊,当即站起。

  但临淮王已从门口进入,她出去必与他撞见,太子也是一时无措。

  眼见那条渊岳般凛然的身影已经迈过院落,千灯抓起自己的弓与帷帽,闪身进了内堂,紧贴在了板壁上,大气都不敢出。

  临淮王脚步声迅疾沉稳,转瞬进了门,那迫人的气势,似可隔着薄薄的板壁传来,令千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向太子殿下问候,便坐下问:“战事正吃紧,局势一日千里,怎么殿下不随我前往大明宫,反而在此蹉跎?”

  太子嗫嚅着,没有说话。

  内堂的千灯屏住呼吸,借着门缝偷偷望向外间。

  临淮王背对着她而坐,那身明光铠上染了不少血迹。他下阵后除了头盔,从她的角度,能看到他耳后与下颌上也溅了些许血污。

  烛火摇曳映照,令他隐于血腥与阴影中,一如杀神。

  她心下暗自发紧,心知他这副模样,显然是从前线冲杀出来,赶赴过来寻找太子。

  “孤现在就去吗?大明宫……已经控制住了吗?”太子在深宫中被娇养长大,难免有些畏惧他周身的凌厉肃杀之气,说话也显了怯懦之色,“临淮王这一身的血污是……”

  临淮王却毫不在意,随意抹去血迹,道:“不是我的。适才在丹凤门前有场血战,因匆忙回来迎接殿下,未来得及清理。如今城门已破,朔方军主力已控制丹凤门,请殿下即刻随臣等入主大明宫。”

  千灯听他这话,心下暗暗松了一口气。至少看这般趋势,临淮王是要送太子进含元殿的——虽然,究竟是扶助还是挟持,如今尚未可知。

  她在心里思度着临淮王的生平,想着他十八岁便斩杀监军使,跋扈嗜杀无人能制;他为了一举全歼乱军,导致她的父亲与祖父死无全尸;可无论如何,即使因为将自己当成了太子,他毕竟还是救了自己两次……

  她内心尚在矛盾厮杀,外边已传来太子的声音:“孤听说,昆阳王和齐国公的尸身……”

  这微颤的畏惧,却只引来临淮王似笑非笑的一哂:“原来殿下是担心直面自己熟人的尸身?既然如此,本王会命人提前收拾好,免得殿下受惊。”

  “不是,孤只是……”太子声音艰难,低低道,“有临淮王相护,孤自然安心,只是,朔方军尚不熟悉宫中布局,怕有逆贼漏网……孤听说,齐国公就是、就是躲在冷僻宫室中,却被人搜出来的……”

  临淮王眉梢微扬:“无妨,我定会亲身扶助殿下入宫,不让殿下受到任何惊扰。”

  他已说到这个份上,太子却还是犹豫不答。千灯从门缝中望去,却见太子背在身后的手不自觉地握紧,微微发抖。

  她忽然明白过来,或许太子最怕的,是要带自己进入大明宫的临淮王。

  她抬眼看向临淮王的背影。他依旧坐在椅中,一言不发,神情淡淡地转着手上扳指。

  从侧后方看去,他下颌的线条利落而清晰,过于浓长的睫毛沉沉压着眼眸,没有泄露任何神情。

  她正揣度着,手中的弓不自觉一斜,哒的一声撞在了门上。

  她吓了一跳,立即将弓收紧,贴在门后一动不动。

  只听得外间铁甲的轻微摩擦声响起,临淮王已经起了身,声音也放缓了,对太子道:“殿下乃是储君,安危至为要紧,原该等局势安定之后再请殿下进宫。但如今局势危急,朱泚在城中纵容乱军烧杀,而帝后百官又仓促西行,城中人心惶惶无从组织抵抗。为今之计,唯有殿下立即进宫,才能镇住局势,组织散兵游勇,一举奠定胜局。”

  千灯靠在板壁上,忽然一时恍惚。

  她想起来,四年前,也就是临淮王与如今的太子差不多年岁时,老临淮王去世当夜,十九岁的他便以雷霆手段彻底扭转自己命运、夺取了煊赫权柄。

  所以他自然不可能理解,一直生活在锦绣富贵中的太子殿下,究竟为何恐惧。

  ——李颍上,他不懂这种无法控制命运的感觉。能以铁血拼杀出局势的人,不会明白被时局推涌着、卷袭着,身不由己的可怖。

  她这样想着,却听临淮王又提高了声音,问:“殿下因何一直犹豫?难道,是信不过本王麾下的朔方军么?”

  话音未落,他一脚踹开虚掩的门,纵身踏入了黑暗的后堂。

  背后抵着的门骤然被踢开,千灯立即趔趄向前方扑去,躲开了拍击下来的门扉,却未能避开临淮王的攻击。

  他抬手向下击落,黑暗中既稳且狠,带着一击毙命的狠戾。

  就在这致命一击要落在千灯背上之时,太子慌乱急促的声音在外间响起:“临淮王,是零陵县主!”

  这仓促的话语,救了千灯的命。

  临淮王的手掌落在她背上的瞬间,堪堪收势,抓住了她背心的衣物,将前扑的她扯了回来。

  黑暗中刺啦一声脆响,夏日衣物轻薄,千灯穿的又是简素单衣,抵不住临淮王凶戾的拉扯,上身的衫子顿时被撕了下来。

  但他的力量太过强悍,即使衣服被扯破脱卸掉了,她的身躯依旧向后倾倒,回身扑倒向他。

  黑暗中,她仅着袔子与下裙的身躯重重撞在了他尚带血迹的盔甲之上,光裸的肩臂下意识抱住了他的身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