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315)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明明已经伤了心脉的杞国夫人,却被廖医姑在濒死之际唤醒,留下了临终托付遗言的机会。

  发现信件消失后,她以最后的一丝清明神志,明白了太子的凶险意图。

  但在彼时彼刻,她知道以自己仅存的时间,无法当面戳穿他偷盗信件的行为,更无法提醒不明真相的女儿提防戒备,而她最无能为力又害怕的,是女儿从此被太子蒙骗摆布,引狼入室,毁了终身。

  所以她放弃了一切能说的话,用尽最后的力气,抬手指向了面前所有人——只除了,站在她身后、藏在阴影中的太子。

  “灯灯,你定要,嫁给他……然后,带他回家!”

  她相信女儿会听她的话,会在她所指的人中选择一个,带他回家——无论是谁都可以,但绝不会、也不能是太子。

  这是她一个出身乡野、见识不多的女人,用尽自己毕生积累的考量,为女儿选出的最好的道路。

  无论她选中哪个男人,都可以带他回龟兹。写信给她的人自然会出现,她依然有选择命运的机会,在远离权势喧嚣之地,自由地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原本这一切都应该随着杞国夫人的死去而尘封,甚至太子也及早替她寻来了棺木,好将一切秘密朽烂掩埋。

  只是太子因为内心的煎熬,在荐福寺往生殿的解厄释怨池中试图超度解脱时,却被时景宁撞见。

  而太子怎敢让他带着秘密逃离,否则,以千灯的聪慧敏锐,定会立马察觉真相,于是毫不犹豫便示意韦灃阳将其斩杀。

  可他没料到,本以为天衣无缝的行动,在千灯的调查中,却很快便发现了破绽。

  那被随意焚烧的厚重封纸叠了多层,因此夹在香灰中间未曾彻底焚毁,后来被福伯留意到,留存了下来。

  而在那之前,他们便已想到,福伯作为杞国夫人伤情的唯一知情人,为防万一,自然需要清除。为了不留下痕迹,韦灃阳顺手选择了那柄刻刀,将他杀害,嫁祸于南禺。

  县主最终虽找到了真正对她母亲射出一箭的苏云中,但押解的任务只需太子一句话,便分配到了他的手上。

  于是在十八盘的峭壁之上,他趁人不备故意松开了苏云中脚上的绳索,趁他下意识逃跑时,将他杀害并伪造成坠崖的假象,稳妥地为太子清除了所有一切隐患。

  即使这般谨慎地处理一切痕迹和相关联的人,即使他们认为所有证据和证人都已及时销毁,一无所有的她终究还是洞察了真相,最终反倒利用他们伪造的信件为诱饵,将真相逼了出来。

  第三十六章 密信

  “所以……那封信,我娘要交给我、却因此被你杀害的龟兹来信中,到底写了什么?”

  出乎意料,听完所有一切后,千灯并未痛哭崩溃,反而神情更加冷峻,问话也更显冷冽。

  或许是因为,她早已在心中反复推演并且确认过这一刻,以至于经过长久的跋涉终于到达彼岸时,她心中涌出更多的并不是灼热痛苦,而是冰冷的理智。

  她仿佛已抽离了躯体,如同这些洞窟上的飞天伎乐般,盯着遭受痛苦报应后兀自不解自己罪孽的人,冷漠疏离,甚至带着一丝复仇的快感,袖手旁观。

  太子扼着自己的脖颈,似乎还不敢相信自己体内有一条可怖的小红鱼正在孵化,缓缓放出毒素,最终让他迷失神志,陷入疯癫。

  他望着面前的千灯,隔着佛前的袅袅烟雾,她面容上神情飘忽,可无论他如何寻找,也找不到丝毫对他的怜悯、同情与关切。

  这一刻仿如有冰冷的寒水自头顶灌入,顺着脊椎一路冰冻彻骨。他如梦初醒。

  即使费尽了心机,用尽了手段;即使双手沾满鲜血,内心恶鬼脱枷,她的心底依旧没有他,他永远得不到她。

  他那双原本下意识伸向她、企图抓住她的手,无力地垂落下来。

  而她只用沉静得带点寒意的目光望着他,又问了一遍:“那信上,是什么内容?”

  韦灃阳见太子情形有异,又见零陵县主居然敢进逼太子,他的手下意识按在了瑞虎佩刀上。

  “韦左率,你先退下吧。”到了这一刻,太子已放弃了挣扎与辩解,他挥退了韦灃阳,“无论有何动静,你……只要守在外间,无须再进来了。”

  韦灃阳无奈俯头,应了声“是”,退出洞窟。

  佛窟内又只剩下他们二人,日光从高高的小窗照进来。佛前焚的香拥着细微尘埃,在金色日光中漂浮飞舞,让一切又显得虚幻迷离。

  “那封信,是龟兹军中之人写给你的。前面是汉文,他们表示你父祖虽殁,但军中众人尚在感念昌化王遗泽。如今龟兹局势不稳,听说零陵县主作为昌化王唯一血脉,却在长安因为相格而备受世俗讥嘲,他们有意邀约县主回故国,若是习惯西北的风土气候,他们愿尊奉县主为领袖,如父祖般长驻龟兹。”

  太子声音嘶哑,但那封信深刻于他的记忆中,他连一个字都不曾遗忘。

  千灯静静听着,低声道:“这提议确实能改变我在长安的处境,而且亦无损大唐的利益。所以我娘希望我考虑此事,也敢将此信托付给太子。”

  “可信件的最后,写的是伏惟万福,旁边同样附了四字吐火罗语。若以常人看来,定会以为那是龟兹语的信件结语。可我自幼学过西域文字,看得懂吐火罗语,那上面写的是,拆封近火。”

  毕竟,对方应该拿不准昌化王的后裔是否还存有故国之思,因此留下了故国文字的指示,以作保密。

  太子惨然道:“我闻到信封内似有淡淡的牛乳腥气,想起之前听军中人说过,龟兹军传递信息时,会用牛乳在纸上写字,待到牛乳干掉便是一张普通白纸,其他人难以知晓机密。于是我便将信封拆开,靠近烛火查看。牛乳遇热先于纸张被烘烤变色,果然……那信封内部呈现出了焦黄的吐火罗语。

  “在信中,他们吐露了邀约你前往的真实打算。龟兹军中颇有一部分人不满于如今归附大唐的现状,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大唐对西域的掌控力日渐衰微,而龟兹地处西域咽喉要害,他们认为这连年战乱都是因为龟兹首当其冲,要替大唐抵御各国而起。尤其如今西番崛起,两国地缘更为接近、又同属佛教兴盛之地,若是弃大唐而归附西番,龟兹必定能有更好的前途。

  “可要与西番合作,如今的龟兹王却是最大的障碍。当年他的父王赶走了幼弟昌化王、意图与西番和安史乱军合作,脱离大唐掌控,谁知却惨遭背刺,下场凄惨。目睹了父亲遭遇的现任龟兹王因此而一直保守谨慎,不敢摆脱对大唐的依附。而他们希望,你会是解决龟兹这个困境的方法。”

  信件中并未明言,但太子与千灯都是见识过朝堂风雨的人,又岂能不知道他们的用意。

  若要实现他们的计划,龟兹必须改换政权。他们需要一个便于控制又能服众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而且,最好还得是身上流着王族之血的人。

  而她,零陵县主白千灯,在长安备受非议讥嘲,逃离现状回归故国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她在王府娇养长大,十几岁的单薄少女,很方便掌控;她是被龟兹人视为传奇的昌化王唯一血脉,足以服众;她的祖父当年被龟兹王迫害而丧母流亡,这仇怨足以让她师出有名……

  可以想见,若是她当时手持这封信回到龟兹,在大唐元气大伤、西北动乱之中,龟兹王族必定也会如今日一般遭受重创,而她将被拥戴成为最高掌权者,如同她的高祖母一般,成为龟兹的女王——

  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可,多少人能抵挡这样的诱惑呢?

  从遭人耻笑非议的“六亲无缘、刑克夫婿”的不祥之身,到掌控西北最为繁华昌盛的王国、接受西北万众跪拜,成为高祖母、祖父一般的青史传奇。

  至少,设身处地代入,太子不敢让她去抉择。

  若是在其他时刻发现这封信,他定会详细勘查,将一切来龙去脉彻底审查清楚后,明确千灯的抉择用意,再行决断。

  可那一夜,奉天之难初起,他身为储君,却被帝后与朝臣抛弃于乱军之中,他与大唐一样,都处在朝不保夕的惶惑恐惧之中。

  托赖于白家庄子存身的太子,却发现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人,随时可能与乱军合作,抛弃甚至出卖自己,头也不回奔赴她华美的前程。

  奔逃往西北的帝后与朝臣们,本就已在混乱颠沛之中,更不可能再承受一个动荡的安西与西北边疆。

  想到她可能为了权势而抛弃大唐回归龟兹,想到动乱的大唐失去安西都护府这个最重要的西北重镇,正面临一生中最无助时刻的他,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这般背叛。

  他唯一的,下意识的选择,便是毁掉了这封信,永远的,彻底的,将她的前途命运埋葬在火光之中。

  可是一步错,步步错。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手上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鲜血,最终被血海反噬,承受这注定要到来的没顶之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